謝興林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083-01
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創新是一種精神,創新精神明顯不足。那么,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是怎樣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負擔太重——考試頻繁、死記硬背、作業機械重復,磨滅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參加數學活動幾乎是一種被動的行為。在新課改過程中,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是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主要問題,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創設良好的情景,激發學生這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激發學習興趣,才能產生參與的動機,才能學好數學。新課標中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因此,我們應該讓數學走進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這樣才能將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系起來,使數學的學習真正服務于學生的成長。
在創設性的數學教學中,師生雙方應成為教學的主體。一節數學課的開始,教師若能善于結合生活實際出發,巧妙地設置懸念性問題,將學生置身于“問題解決”中去,就可以使學生產生好奇心,吸引學徨,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知識的發現,這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注重開放題的教學
數學作為一門思維性積強的基礎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而開放題的教學,又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尤其對學生思維變通性、創造性的訓練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開放題的教學中,選用的問題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又要為大多數學生所接受,既要隱含“創新”因素,又要留有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充分施展他們聰明才智的余地。
如:調查本班學生的課外活動的情況,面對這個比較復雜的課題,一定要給學生以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學生要討論的問題是用什么辦法調查課外活動的情況;接著的問題是“可以調查哪些呢?”對此,學生可能有很多想法,對學生提供的辦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技能。這是一個開放題,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吸收信息和提出新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從綜合的角度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三、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弗賴登塔爾曾經說:“學一個活動最好的方法是做“學生的學習只有通過自身的探索活動才可能是有效地學習而有效的數學學習過程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就是讓每個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根據各自的知識經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地、開放的去探究、去發現,教師引導他們用科學探究的方法,主動地從事觀察、操作、實驗等“做數學”的活動“再創造”新的數學知識來。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轉變觀念,轉換角色,要把自己置于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地位,要改變過去以例題、示范、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充分相信學生,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中去,如:《認識物體》的教學,我讓學生準備了充分的材料(長方體和正方體盒子、皮球、易拉罐瓶子等)上課時,我就提出:“你能把這些物體按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嗎?分類以后,你能說出是按什么標準分的嗎?”然后讓學生動手操作,并說出相應的分類標準學生都很有興趣地投入到自主探索的活動之中,充分自由地進行分類,調動已有的分類經驗進行探索,有的按大小分,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能滾和不能滾分,還有的按形狀分。這樣,每個學生都可以獲得成功的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重光.活動教學與小學數學創新教育《教育探索》2001第9期;
[2] 康寶琴.小學數學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的幾點感悟《吉林教育》2008第16期.
(上接第82頁)海一支歌”拓寬了兒童學習的空間,喚起了兒童無限的遐想,引發了兒童對生活的關注。在教學中,我首先出示小貝殼的彩色圖畫,把學生帶入美麗的海灘情境中,幫助學生在觀察中認清小貝殼的特征,然后重點指導朗讀。先是根據詩的內容劃分出音步(用“/”表示),讀出頓挫,舒緩的節奏,然后確定朗讀的輕重音(用“·”表示),這樣,讓學生反復朗讀,在朗讀中,富有音樂性的語言變成了語言性的“音樂”,學生聆聽著自己朗讀的聲音真切地感受到了語音的美。久而久之,學生不但鍛煉了朗讀的能力,而且培養了對語言的敏銳感受。
三、朗讀評價是培養語感的重要環節
評價是課程實施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而朗讀評價易被教師所忽視,如果每位教師都能對學生的朗讀進行及時地、適度地評價,就能夠保持、激勵學生朗讀的積極性,喚醒學生內在閱讀潛能,也將會 影響到學生語感的發展與形成。在客觀真實的基礎上,要注意將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相互評價相結合,使評價成為教師、學生等多方面共同參與的交互活動。首先,教師要通過示范,使學生學會評價。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你覺得自己讀得怎么樣?”同時,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評價:“大家覺得他讀得怎樣?”教師要注意調動其他學生的積極性,引導、組織他們參與評價,發表意見。在評價中幫助別人,完善自我。如我在教《夏天的夜晚》一課時,讀到“ 亮晶晶的星星是海上的小浪花,彎彎的月亮船在深藍的大海上搖呀搖......”我讓學生自由練習朗讀,然后我抽到一名朗讀水平中下的學生來試讀,效果不理想,我請學生互相討論評議。同學們各抒已見,說得十分盡興。之后,我請全體學生根據剛才的評議再練習,最后我又請剛才那位同學朗讀,全班一致認為,他進步了很多。引導(下轉第8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