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尚金
摘 要: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高學生文化素養是語文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基礎教育中,作文教學是學生開始培養自身寫作能力的一個重要的階段,特別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文寫作對學生尤為重要。
關鍵詞: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作文教學;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394-01
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它在語文的學習中和人們的生活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學生語文成績的一個綜合的體現,也是學生語文水平的一個具體和重要的表現。
一、閱讀為寫作服務,閱讀與寫作訓練并進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教師要鼓勵和引導學生去多觀察,多讀書,多練筆,多思考,多修改,練好作文的基本功,為寫作打下踏實基礎,因此閱讀是學好如何作文的最好辦法。那么初中生又如何掌握閱讀來為寫作服務呢?通過這幾年的教學經驗和個人對閱讀的一些感悟。
1、閱讀文體
閱讀開始,就要先辨文體,培養文體意識。因為不同的文體,思維方式就不同。古人曰:“學詩讀詩,學文讀文,此古今一定之法。”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文體意識培養的重要性。不同的文體要有不同的閱讀方法,在不同的文體之中悟出需要得到的東西。掌握文體是為了整體閱讀。
2、為寫而讀
潘新和教授說:“不能內化為言語生命的營養和素養、不能最終外化為有價值的的表現和創造——主要實驗與表現和創造的閱讀,是無效閱讀,是不得法的閱讀。”他提倡為寫而讀、為寫擇讀。這是學以致用的表現,目的性很強,效率也比為讀而讀要高。
3、比較閱讀
比較往往會叫人很快地就能悟出點什么,有比較就有鑒別嘛。比較的方法有同類比較、異類比較、多篇比較、內部比較等,比較的目的就是為了進一步探究,使學生達到主動感悟的境界。同中求異,異中求同,讓比較貫穿于閱讀之中。比較形式很多,應精心設計。
4、問題閱讀
帶著問題去閱讀,會收到良好的效果。問題應該由教師設計,針對學生的閱讀實際或者閱讀狀況,設計出符合學生的問題。問題能刺激學生去閱讀,不疼不癢的問題等于白問,所以設計問題要動腦筋。
5、理解閱讀
理解就是從閱讀的內容中悟出意思,這是閱讀的本質。這是閱讀的關鍵之關鍵。閱讀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個結果。只有思考詞句的意思,將閱讀材料和閱讀者的背景知識聯系起來,才能產生理解。凡閱讀能力強的學生,閱讀時都帶有一定的目的并能運用他們的背景知識和已有的經驗。
可見,教師引導學生閱讀就非常重要了。首先我們教師要培養學生善于觀察,讓學生把自己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引導學生擴大閱讀面豐富詞語及知識背景的水平,讓學生做到真正的理解反復練習和反復閱讀。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又增進了閱讀理解的能力。
二、激發學生學習寫作興趣的重要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愉快學習,饒有興致地輕輕松寫作文是實施語文素質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新課程改革的探索之路。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呢?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當學生對寫作發生興趣時,讓他們長時間從事寫作活動,他們也不會感到累,更不會感到是一種包袱。相反他們會排除一切障礙,全身心地投入寫作活動。
單純從作文教學上看,對語文作文教學的改革,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而改革,首先要改掉學生的“苦”和“煩”,還學生一個“樂學”和“樂寫”。孔子有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那么,如何讓學生“樂”起來呢?“快樂作文”是筆者近年在語文作文教學中探索最優化途徑的一次嘗試。
三、以學生為主體,促使主動發展,掘鮮明獨特的寫作個性
創造能力的發展的關鍵是學生能夠活潑、主動地發展,因此,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學生所具有的自主、獨特精神,凡是學生能夠自己發現的,教師決不代替.在真實的生活感受的基礎上,教師還應當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合理的想象。也就是對真實生活作符合美感、符合寫作的藝術加工。這樣的作文才是一種創造,一種對生活的提升,從而加深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中學生的內心世界是那樣的紛繁復雜而又色彩斑瀾。他們有花季的情愫,也有青春的傷懷;有成功的笑容,也有失敗的眼淚。老師要鼓勵他們采用自由靈活的寫作方法,擯棄形式主義,尤其是不要受一些范文的限制使他們寫出特征,寫出個性。讓學生寫命題作文,因為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經歷,就是面對同一經歷,各人也有各人的不同感受,讓他們自由地去寫這樣,用自由的形式表達自由的內容,學生寫起來才能做到得心應手。作家葉文玲在談寫作時說:“作文要有真情實感,作文練習開始離不開借鑒和模仿,但是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東西,應該是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作文教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取得成效的,而是需要我們長期不斷地訓練才能有所提高。這只是我在培養學生作文興趣方面做出的一些有效的探索,只要激發他們的興趣,樹立寫好作文的信心,不斷地鼓勵學生多讀多寫,讓學生樂學、樂寫,就一定能夠提高作文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蔡澄清.何以解“憂”?——談改進語文教學的幾個問題[J].安徽教育;1980年10期
[2] 徐 正.淺析《師說》的寫作特色[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1980年04期
[3] 王雯靖.創新型寫作教學模式初探[A].中國寫作學會第六屆(第二次)理事會暨第十二次學術年會會議交流論文集[C].2004年
[4] 陳開玖.培養你的語文意識[N].中國教育報;2003年
[5] 傅 江.寫作理論對中學作文教育亮紅燈[N].中華讀書報;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