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097-01
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快樂,是快樂教學的永恒追求。快樂的教學就是一種用愉快學習環境去喚醒學生的學習經驗,激活學生情思的教育。在新課程背景下,應該努力做到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得到享受,快樂地學習,在“享受學習”中,不斷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內容的實施,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那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感到學習是快樂的呢?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習呢?
一、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只有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件苦差事才會學得真實,記得牢固,用得靈活。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在教學活動中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年級小學生年齡還比較小,穩定性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使他們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教師要從實際出發多組織幾次符合小學生特點的、與數學學習有關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這些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講解計算題時,可用高斯八歲一件事。即:“從1加2加3一直到100的和。誰算不出來就罰他不能回家吃午飯。”老師講了這句話后就一言不發的拿起一本小說坐在椅子上看去了。教室里的小朋友們拿起石板開始計算:“1加2等于3,3加3等于6,6加4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個數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結果,再加下去,數越來越大,很不好算。有些孩子的小臉孔漲紅了,有些手心、額上滲出了汗來。還不到半個小時,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老師,答案是不是這樣?”老師頭也不抬,揮著那肥厚的手,說:“去,回去再算!錯了。”他想不可能這么快就會有答案了。
二、創設和諧教學情境,引發學生樂學動機
教學情境作為和諧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只有在教學活動中創設具體生動的情境,才能使學生聽其言,入其境,動其情,從而以積極愉快的心態和旺盛的精力主動探索、主動學習。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新異感特別強,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他們能在不斷更新的教學內容中獲得樂趣,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只有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學習。因此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要精心的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學習情緒達到最佳境界。
例如,在教學“10的認識”時,我用一個有趣的故事調動學生的興趣:有一天0-9幾個數字娃娃做起了排隊游戲,9最大當上了隊長,就驕傲起來,看不起別的數字娃娃。他神氣的對0說:“你呀,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和我比起來真是太小了。”0聽了圓圓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淚,悄悄的走掉了。看到9這樣欺負0,1很不高興,他牽著0的手走過來對9 說:“你看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還要大。”9聽了非常吃驚。那么1說的話到底對不對呢?這樣創設出學習情境課堂顯得生動有趣,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一開始便萌發強烈的求知欲,播下樂學的種子。
三、給孩子學習的機會,讓孩子體驗數學
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特性”中,有這樣一組數據:
能拼成 不能拼成
6.8.9. 1.2.8.
3.9.7. 4.8.3.
10.5.9. 5.6.14.
…… ……
讓學生把自己能拼的和不能拼的數據照樣子寫入數列中,這樣激起了學生進行探究的興趣,開始自發討論、研究、尋求規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主動探索、發現和解決數學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學的輕松,學的快樂。規律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輕松地掌握了。
四、體驗成功的喜悅,讓成功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幫手
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對激發自我發展和學習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一個學生由于自我獲得了成功,就得到了積極向上的成功的情感的體驗,那么它隨之而來產生主動學習內驅力,而個人內驅力的作用產生的效果是其他任何外部條件無法比擬的。因此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功感就是不斷增強學生主動學習和發展的內因,因為只有內因是事物發展和變化的依據。所以教育的過程中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學生不斷獲得學習的成功感。針對小學生的年齡小,喜歡受表揚的特點,教師在課堂上多表揚、多鼓勵,可以激發他們從小對學習產生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同時,要把學生當作平等的朋友來對待,熱情關心、循循善誘,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學生的優點,進行“激勵式”的評價。在教學中,積極創造機會,適時鼓勵、表揚、贊賞,不斷讓學生體驗成功。
例如:有些平時成績較差的學生,雖然解決的是某個在旁人看來并非困難的問題,卻因自己付出了艱辛的勞動而激動大叫起來,“我做對啦!”“我做對啦!”進而重燃學好數學的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充分肯定學生的一點一滴成績,使學生對自己的成績有一種獨特的成功快樂和自我欣賞與陶醉。
總之,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盡量創設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優化學習環境,讓更多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盡情享受成功的自豪感和愉悅感,增強自信心,使學生覺得“我能行”,并在歡樂中學得有趣味,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主動地參與學習,徜徉于學習數學的快樂之中,使自己得到充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