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迪
摘 要: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數學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任務,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始終幫助學生找到學習數學的快樂,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113-01
著名捷克斯洛伐克教學家夸美紐斯認為:“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新課程標準改革下,在教學中如何激發調動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是學好生物的關鍵之一。興趣也是認識事物的前奏,是開發智力的鑰匙。如果學生對知識不感興趣,就不會產生“欲”和“求”。而他們一旦對所學的東西產生了興趣,就會心情愉快,積極主動地投入自主學習,認為學習是一種享受。那么,如何提高初中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呢?我在課堂上做了以下嘗試。
一、將課堂教學與生物課外活動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代生物教學理論要求我們堅持兩個結合,即堅持課內外結合和堅持理論與實踐結合,那么作為教師,就必須認識到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結合實際開展課外科技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課堂以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生物課外活動小組活動,用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與創新精神。
在課外活動小組中,教師除了組織學生開展有意義的生物活動以外,還可以向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閱讀材料,內容可以包括生物學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生物技術如組織培養、食用菌的栽培、動植物標本的制作等,用來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需要注意的是,課外小組應由學生自愿參加,教師不能為了組織活動而強行學生加入。課外活動小組要有自己完整的活動計劃和活動方案,最好還要有相關的活動教材。教材應由教師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編寫,編寫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特征和生活經驗,并由學生選擇閱讀。通過生物課外活動的開展,既能夠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精心導入為主,設置懸念,發學習興趣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上課也是如此。第一堂生物課應象一出優秀的戲劇的序幕那樣引人入勝給人以美的享受。上課開始,我們教師應富有激情地應用形象生動,妙趣橫生的激勵語言開課,它能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便于學生的大腦皮層迅速建立適宜的興奮灶,產生積極的思維活動,從而為傳授新知識掃清心理障礙。對緒論中的內容進行選擇和補充,主要講述當代生物學發展的熱點問題,給予啟迪。如器官移植,基因工程,“生物導彈”,試管嬰兒,仿生學,轉基因食品等等,使同學們充分認識到生命科學的進步與人類社會發展的密切關系,從而意識到生物學的重要性。接著介紹我國科學工作者在生物學領域中取得的突出成績,給予鼓勵。如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合成 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結晶牛胰島素,1999年成功克隆大熊貓胚胎,超級雜交水稻的培育,完成人類基因組計劃中1%的測序任務等等,說明中國人完全有能力,走在生物學研究的世界前列,我們后來人通過努力必須要而且也一定能學好生物這門學科。這樣旁征博引、深入淺出,使學生整個身心都融于生生不息、奧秘無窮的生物界之中,這就為學生學好生物學知識夯實了基礎。
三、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生觀察力,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生物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分析能力、創新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許多學生正是因為愛實驗才愛生物學的。實驗除了真實、直觀、形象、生動之外,還是一項目的性十分明確的操作活動。它對培養學生認識和理解生物學概念都起著其他任何教學方法均無法替代的作用。因此,要盡可能讓學生多做實驗,并力求使學生實驗成功。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不僅滿足他們的操作愿望,更重要的是,在操作過程中動手動腦,克服種種困難獲得實驗成功之后,此時學習成功的喜悅而產生的學習興趣和愿望能夠轉化為一種熱愛科學的素質和志向,從而刺激學生更深入地探求。例如,講血液凝固的原因時,補充了下列實驗:用粗糙的竹條不斷攪動剛剛從動物體內流出的新鮮血液,竹條就會纏上許多絲狀物,其上粘有一些紅色物質,是紅細胞。洗去紅細胞,絲狀物呈現白色,這就是纖維蛋白,余下的血液不再凝固。學生一定感到很新奇,并想弄清是怎么一回事,那么教師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講述血液凝固的原因,并就此講清血漿和血清的區別。特別要說明血漿中有一種纖維蛋白原,它是小分子蛋白質,在血小板釋放的某種物質的作用下,能轉化為纖維蛋白。做上述實驗的同時,讓一部分新鮮血液凝固,將凝固的血塊切開,讓學生觀察切面和外表面的紅色有何不同,啟發他們思考原因,學生們一定覺得很有意思,并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好課堂演示實驗,做好隨堂實驗,上好學生實驗課。通過實驗,可以體現活動情境,使學生在認識上產生了一種滿足感,為形成穩定的學習興趣奠定基礎。
四、激發學習興趣而不能脫離教學內容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能脫離開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不能為激發興趣而去迎合學生,更不能為激發興趣而用庸俗的玩笑或不恰當的比喻去逗學生發笑。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趣味性,教學的趣味性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是有重要作用的,但教學的趣味性是為教學目的服務的,教學不宜引起學生哄堂大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把握好一個“度”,即不能脫離教學內容和教學任務。教學的趣味,應該高雅別致,而不是低級庸俗。不要讓學生把“有趣”變成“好玩”。課堂不是娛樂的舞臺,它具有明確的目標,那就是知識的傳授。
總之,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勇于實踐,敢于創新,找到最佳的切入點,找到最好的學習方法,要在備課中充分地準備好能調動學習興趣的資料、練習等,要在遵循教學規律、把握學生學習心理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教學機智和教學藝術,才能使生物教學達到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和諧統一,一起收獲更多的成功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