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崢 李 莉 馬 燚
(唐山市工人醫院心內二科,河北 唐山 063000)
?
穩心顆粒對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
譚崢李莉馬燚
(唐山市工人醫院心內二科,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目的探討穩心顆粒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療效及對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該院就診的72例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組36例。對照組給予美托洛爾緩釋片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式的基礎上給予穩心顆粒治療。結果觀察組心律失常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心電圖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心絞痛發作頻率、心絞痛持續時間、血清血栓素(TX)B2、內皮素(ET)-1均低于對照組(P<0.01),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穩心顆粒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療效顯著,能夠促進血管內皮功能改善。
關鍵詞〔〕穩心顆粒;冠心病;室性早搏;血管內皮功能
第一作者:譚崢(1983-),女,博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冠心病介入治療研究。
冠心病常見的臨床類型為心律失常。目前,臨床治療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選藥物是胺碘酮,但是副作用較多,因而不應服用過長時間〔1〕。有研究報道〔2〕,穩心顆粒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具有較佳療效,但其相關機制仍少見報道。本研究觀察穩心顆粒對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并對其藥效機制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診的72例老年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年齡60~80歲,病程4~10年。符合室性早搏及冠心病診斷標準,中醫辨證為氣虛血瘀證者〔3〕。冠心病診斷標準參照2007年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和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定的關于慢性穩定性心絞痛〔4〕及不穩定性心絞痛的診斷〔5〕。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齡(67.8±8.5)歲,病程(7.4±5.6)年。觀察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齡(68.5±7.6)歲,病程(7.5±6.0)年。心功能分級:對照組Ⅱ級24例,Ⅲ級12例;觀察組Ⅱ級23例,Ⅲ級13例。兩組年齡、病程及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美托洛爾緩釋片等常規治療,包括利尿劑、硝酸酯類藥物、他汀類降脂藥、拜阿司匹林及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方式基礎上給予穩心顆粒(山東步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026),開水沖服,1袋/次,3次/d。兩組療程均為1個月,治療3個療程。
1.3觀察指標〔6〕(1)臨床癥狀評分包括:氣短、心悸、神疲乏力、唇色紫暗、胸痛等。(2)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測定:①血清一氧化氮(NO)采用改良硝酸鹽還原法。②血栓素(TX)B2、內皮素(ET)-1采用放射免疫法。
參考文獻1.4療效標準(1)〔7〕制定心律失常療效判定標準。臨床控制:治療3個月內,室性早搏次數為治療前10%以下。顯效:治療3個月內,室性早搏次數為治療前10%~30%。有效:治療3個月內,室性早搏次數為治療前30%~50%。無效:治療3個月內,室性早搏次數為治療前50%以上。(2)參考文獻〔8〕制定心電圖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3個月內,靜息心電圖恢復正常。有效:治療3個月內,靜息心電圖缺血性S-T段降低,經治療后回升>1.5 mm,然而還未恢復正常。無效:治療3個月內,靜息心電圖基本不變。 4
1.5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3.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結果
2.1心律失常療效觀察組心律失常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心電圖療效觀察組心電圖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1兩組心律失常療效比較〔n(%),n=36〕

組別臨床控制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對照組2(5.6)10(27.8)15(41.7)9(25.0)27(75.0)觀察組7(19.4)14(38.9)13(36.1)2(5.6)34(94.4)χ2值2.0321.0000.2345.2585.258P值>0.05>0.05>0.05<0.05<0.05
表2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n(%),n=36〕

組別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對照組6(16.7)14(38.9)16(44.4)20(55.6)觀察組9(25.0)19(52.8)8(22.2)28(77.8)χ2值0.7581.3994.0004.000P值>0.05>0.05<0.05<0.05
2.3心絞痛發作頻率及持續時間治療后,觀察組心絞痛發作頻率〔(3.28±2.16)次/w〕、心絞痛持續時間〔(2.57±2.04)min〕均低于對照組〔(4.57±2.37)次/w、(7.24±3.19)min〕(P<0.01)。
2.4臨床癥狀評分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神疲乏力、心悸、氣短、胸痛、唇色紫暗都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3。


時間組別神疲乏力心悸氣短胸痛唇色紫暗治療前對照組2.06±0.446.17±1.801.95±0.535.82±1.661.74±0.59觀察組2.11±0.446.23±1.832.01±0.505.75±1.721.71±0.54t值0.4820.1400.4940.1760.225P值>0.05>0.05>0.05>0.05>0.05治療后對照組1.38±0.583.74±1.071.23±0.623.38±0.911.17±0.47觀察組0.86±0.552.66±0.890.75±0.542.27±0.770.62±0.42t值3.9034.6563.5035.5875.236P值<0.01<0.01<0.01<0.01<0.01
2.5血管內皮功能指標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TXB2、ET-1都低于對照組(P<0.01),血清NO高于對照組(P<0.01)。見表4。


時間組別TXB2(ng/L)ET-1(pg/L)NO(μmmol/L)治療前對照組80.75±9.2696.10±7.4441.48±6.15觀察組81.53±9.1794.72±7.8341.96±5.89t值0.3590.7670.338P值>0.05>0.05>0.05治療后對照組58.09±7.7781.65±7.0959.36±7.78觀察組46.37±7.3673.24±6.8270.08±8.88t值6.5715.1295.448P值<0.01<0.01<0.01
3討論
心肌細胞缺血、缺氧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而導致的。在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時,必須有效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確保心室肌細胞的折返激動得到控制〔9〕。現代醫學專家對冠心病室性早搏進行深入研究,認為心為病位,且與肺、脾、肝、腎具有密切關系〔10〕。穩心顆粒由黨參、黃精、三七、琥珀、甘松組成,具有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的功效。本研究結果提示穩心顆粒能有效減輕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心律失常的發生率,改善心肌缺血。
冠心病的發病因素十分復雜,其重要的獨立危險因子是內皮功能障礙。冠心病的發生還與心律失常的發展密切相關〔11〕。NO是體內主要的舒血管活性物質,對內源性心肌具有保護作用,同時還能調節血液循環的穩定。ET對縮血管作用強烈且持續時間長,ET/NO的動態平衡對冠狀動脈各分支血管的舒縮功能的維持起到重要作用。TXA2能夠收縮血管,前列環素(PGI2)能夠擴張血管且對血小板黏附與聚集具有抑制作用〔12〕。本研究結果說明穩心顆粒促進血管內皮功能改善,從而有效減輕動脈痙攣,減少室性早搏的發生。
1楚秋霞.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律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1;5(1):123-4.
2蔡忠生,劉志強.丹紅注射液聯合穩心顆粒治療冠心病房顫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3):273-4.
3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85.
4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穩定性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3):195-206.
5王少學,毛少英,郭齡昌.氯吡格雷對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10):4026.
6晏明英,鄧志,徐德偉,等.通冠復脈湯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38例〔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4;20(7):199-203.
7程艷敏.寧心湯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合并心律失常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0;8(1):11-2.
8趙秀芹.腦心通膠囊治療氣虛血瘀型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10):1264-5.
9馮廣超.復律保心平口服液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8):553-5.
10彭桂云,王再超.參松養心膠囊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臨床觀察〔J〕.湖北中醫雜志,2012;34(8):40.
11Simoons ML,Windecker S.Controversie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Chronic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drugs vs.revascularization〔J〕.Eur Heart J,2010;31(5):530-41.
12Tousoulis D,Charakida M,Stefanadis C.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inflammation i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Heart(British Cardiac Society),2006;92(4):441-4.
〔2015-03-11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基金項目:唐山市科技計劃項目(No.13130248a)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3-6732-02;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