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民國時期裘沛然的詩文著述

2016-01-28 19:40:46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201203
中醫文獻雜志 2016年6期
關鍵詞:針灸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201203)

裘陳江 指 導 王慶其

民國時期裘沛然的詩文著述

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201203)

裘陳江 指 導 王慶其

裘沛然先生自1931年來滬,就讀于上海中醫專門學校,至1934年學成畢業。在此期間,其接受了近代中醫學校的正規教育,求教于諸多醫學名家,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之中,熟記精研中醫古代典籍和中醫理論,博覽國學經典。因此在求學和稍后的行醫時段內,青年裘沛然已開始在滬上醫學期刊發表醫學論文,并在《申報》上發表詩歌小品。以此數篇刊行年代較早的詩文,可以學習裘老早期的診療經驗和才學情性,探尋其儒醫結合的學術內涵。

裘沛然 上海中醫專門學校(上海中醫學院) 醫論 詩歌

上海中醫學院的求學經歷與畢業習作

裘沛然早年受教于近代著名詩人施叔范先生,同時又隨叔父裘汝根先生學醫,因此在少年時代便打下了堅實的詩文和中醫基礎。而裘老從施先生學習,早年畢業于國學專修館,當時年僅15歲,應已達到上海中醫學院“中學畢業或有同等程度國文清通者”的入學資格。1926年,因丁甘仁先生逝世,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的管理也一度因缺少主心骨而陷于離散。這一局面直到丁濟萬先生于1930年開始實施學校體制改革,才得以改變。當時丁氏為適應新時期教育部政策,于1932年改校名為上海中醫學院,學校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丁濟萬先生高瞻遠矚,明察大勢,上海中醫學院在其主持下聲譽日隆。當時校務發達,被稱作學校的全盛時代。1934年,裘老從上海中醫學院畢業。

據1997年劉鴻澤訪問裘沛然先生所記,入學時,丁濟萬先生嫌其年紀太小,但在入學面試時,裘老居然能從容不迫地背《素問》、答《傷寒》,讓丁先生不禁暗嘆:“秤砣雖小壓千斤。”此后更是將其安排在自己的診所隨醫[1]。《裘沛然傳記》記載也是如此,在上海中醫學院就讀期間,經過三年的刻苦學習和細心領會,裘老對丁濟萬先生的學術特點、遣方用藥常規,以及經驗效方,幾乎熟極而流。當年在侍診之余,他還整理過丁師的臨證處方,編成一本《丁方集成》,以便記誦,同學一時傳抄,作為臨證之助。時隨師侍診,對丁師靈方之精意,配伍之妙用,有了比較深入的理解,裘老獲得了先生之贊賞。又因丁先生的診所乃滬上名人聚合之地,海上名家如謝觀、夏應堂、程門雪、秦伯未、章次公諸先生時常晤面,故裘老得到諸前輩指教,醫術日漸長進[2]。

尤其是在求學期間,裘老精心整理抄錄了當時誦讀的十多種名家講義和多種醫學典籍,抄錄的講義多有散佚,2006年初裘老在整理藏書時偶然獲得這些珍貴的抄本,使其重見光明。同年,這些抄本以《讀醫抄本拾遺》為名由上海中醫藥大學影印出版。出版之時,裘老為《讀醫抄本拾遺》撰寫前記一篇,回顧“七十四年前(1932年)就讀醫校時所抄錄誦讀之書稿”。裘老以前人所言“購書讀不如借書讀,借書讀不如抄書讀”為訓,認為抄書之妙正在于“因抄錄之際,每能殫精竭慮,加深領悟,此與泛泛閱覽者,其收效迥不相侔。”[3]裘老后來對于傷寒溫病之學的理論建樹,正是得力于當年仔細抄錄傷寒和溫病二學經典,熟讀深思所獲得之創見。

裘老除了刻苦鉆研醫理、用心求教,編《丁方集成》和抄錄講義典籍之外,還曾在上海中醫學院畢業時撰寫畢業習作,名曰《針灸在國醫界之價值》,刊登于1934年的《上海中醫學院年刊》[4]。如第一節中所言,裘沛然先生在少年時即侍從叔父裘汝根先生學習針灸,從而開始稍通中醫古籍和針灸臨床,此畢業習作,反映了裘老早年習醫和學校教育后的成績,十分珍貴。

在《針灸在國醫界之價值》這篇畢業習作中,裘老首先歷數針灸學的起源與效驗,他認為“針灸之學,肇于上古,源自砭石,其發明遠在湯液之前”,而成效則迥出藥石之上,加上施治簡單、奏效迅速、手續便利、費用經濟等優點,古來名醫無不兼通熟諳,來彌補湯劑的不足。但是到了后來,針灸之學因年代久遠,多以絕學視之。裘老認為一方面是“神望術者”秘不輕宣,另一方面則是文人學術,“既賤其業而不肯學”,因此針灸之術反而淪為村夫糊口的技能。他痛惜大好學術日就淪亡,疾呼醫界同人應當關注。

裘老因自幼熟讀針灸書籍,并侍從叔父臨診,自信對于針灸手術穴法以及針灸學理經驗,能知其概,能曉其妙。故于文中提出四點針灸學要點,貢獻于當世學界。第一點是“針灸主要書籍”。裘老指出《黃帝內經》乃中醫界必讀之書,其中“《靈樞》九卷,特詳臟腑經俞,為針灸之專書,故亦有‘針經’之名”,而《素問》中的《刺熱》、《刺瘧》諸篇,也是開針灸治病的淵源。至于后世,明代楊繼洲的《針灸大成》,博覽旁搜,蔚然可觀。但歸根到底,還是以《靈樞》一書為最基本經典。第二點是“針灸穴道為針灸之基本學理”。針灸穴道,乃是“臟腑精氣灌輸之處,氣血周流回環之地”,因此針灸于適當穴道,便可病除,是針經所謂“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之理。第三點是“針灸之要在施術與取穴”。在明了針灸穴道之理后,裘老便提出行針治病能出特效,必然要求“手術精到,取穴真確”。而“欲求手術之精到,須明補瀉;欲求穴之真確,當辨經絡”,凡此均須從事實習,否則難奏其效。最后一點是“針灸所治之病癥”。裘老認為“中國醫術,湯藥長于治內,針灸長于治外”,而針灸擅治之病癥有:中風、霍亂、風痹、諸痛、瘍癥。具體分別如下。

中風:此癥多為肝陽暴逆,痰濁橫竄,經絡未通,氣血不和之故。或為厥逆,或為癱瘓,或半身不遂,或偏肢麻木。針灸療治,頗有事半功倍之效。

由于蒸發結晶法和酸沉法生產的七鉬酸銨產品雜質含量較高、表面形貌不好,而聯合法生產的七鉬酸銨產品,純度較高、雜質較少、表面形貌較好、粒徑均勻。因此,本研究采用聯合法制備七鉬酸銨[4],確定生產七鉬酸銨的工藝及參數,以獲得品質較好的七鉬酸銨產品。

霍亂:霍亂,急切之癥也。病重者,則手足逆冷,嘔瀉不止,腹痛轉筋,絞腸癟螺,最為危候,高手者能挽救之。至于輕候癥,如痧癥中暑之類,則雖針到病除不難也。

風痹:風為歷節游走痛風腦風之屬,痹為行痹著痹痛痹之屬,癥多四肢不利,腫紅疼痛,用針以治,遠勝藥石。

諸痛:痛之病理,中醫所謂不通而痛,氣血不和之故。雖屬老生常談,然用針以疏通經絡,流通氣血,其痛即止。例如頭目牙痛,胸脘腹痛之類,皆有特效者也。

瘍癥:外瘍之兇惡者,莫如疔瘡,而針能平治之;外瘍之纏綿者,莫如痔漏,而針能速愈之。

裘老堅信針灸一道,補湯藥之不及,駕西法而上之。因而在文末呼吁:“茍有志于發揚國粹,研究中醫者,盍興起而求之。”

裘沛然先生在少年時期打下了國學、醫學基礎,加之個人用功學習、發奮鉆研,又得丁濟萬先生指導臨診實習,同時受教于當時校內諸多名醫大家,因此在短短數年的上海中醫學院學習期間,成長迅猛。裘老在民國時對針灸學術研究與弘揚,并痛惜疾呼,對于發揚針灸學之精粹尤有功績。因此后人在歸納裘老的中醫理論建樹時,經絡針灸學上的成就必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早期的中醫論文著述與行醫心得

裘沛然先生于1934年從上海中醫學院畢業,此后獨自開設診所,先后在慈溪、寧波、上海等地懸壺濟世,既為民眾治病,也積累了相當的診療經驗。在此期間,裘老獨立行醫20余年,以醫自給,直至1958年,進入新中國成立后重新設立的上海中醫學院任教。在行醫之余,裘老仍勤研中醫學理與國學經典,對詩文、歷史、哲學等領域,始終興趣不減。在這一時期,裘老開始撰寫學術論文和進行詩文創作,刊登于上海的報紙期刊,展露其人文素養和診療心得。

在醫校畢業之后,裘老獨立行醫,其醫術醫理伴隨著行醫實踐而逐漸精進。上世紀40年代初期,正處于抗日戰爭的動蕩時代,裘老于行醫之余,對于學術和理論的追求絲毫未曾停歇,創作發表了最早的幾篇學術論文。其中就中醫藥建設、中藥業發展以及中藥使用經驗等方面,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展現了裘老對中醫藥事業的極大熱忱和崇高理想。這幾篇裘老早期(本文指民國時期)發表的學術論文,除了上一節所提到的畢業習作外,還有3篇,分別為1940年刊登于《國醫導報》第2卷第4期的《中國醫藥之科學的整理》[5],1940年刊登于《民生醫藥》第44期的《國藥新徑》[6]和1941年刊登于《國醫導報》第3卷第3期的《醫事隨筆》[7]。其中第一篇《中國醫藥之科學的整理》被段逸山教授發現,并整理點校后再度刊發于《中醫藥文化》2011年第3期,以饗讀者。其余兩篇論文,則均是筆者搜集資料時首度尋得。寫作這3篇文章時,裘沛然先生是一位年方20多歲初出茅廬的青年,故詳細介紹和歸納文中的重要觀點,有助于了解裘老青年時代的醫學思想和學術抱負。

1.《中國醫藥之科學的整理》

該文首先綜論我國醫藥之學的悠遠歷史和光榮史跡,而引出對當時國醫國藥之不振的擔憂。裘老在文中指出:“中國醫藥,胚胎于神農,昌盛于漢唐,遺傳數千余載,其間名醫輩出,代有發明,天產良藥,遍地皆是,其博大宏深,足冠世界。”但嬗遞至近代,反而愈顯退化。探其現象,“學說則錯亂紛紜,一是莫衷;藥品則繁碎龐雜,日趨含糊。致使真理實效,反被湮沒,以具優良價值之醫學,而呈江河日下之勢”。裘老追問其故,則在于“無科學之研究與整理”。當時裘老已意識到一國醫藥的發展,關系國家經濟與民族健康,整理發揚醫學,不僅有裨于學術,更關系造福國家社會,因此呼吁政府當局和社會人士,能共加注意,切實努力。裘沛然先生自己則提出八項意見:第一,“醫學研究會之宜設立”;第二,“醫校條例之宜確立與出版書報之宜審查”;第三,“國醫訓練班之宜推行”;第四,“實驗醫院之宜設立”;第五,“國藥研究院之宜設立”;第六,“中華生藥典之宜編纂”;第七,“國藥檢驗局之宜設立”;第八,“成藥制造廠之宜提倡”。

可以說,這篇文章的八項倡議乃是裘老早年對于我國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計劃書。在今日,雖有諸多方面已經得到改善,但其對于醫學研究和中藥事業發展建設的抱負和設想仍有價值。在文中,可見裘老對于中西醫素無成見,不僅中醫功底深厚,同時深受西方近代科學影響,主張取長補短,兼容并包。只是可惜時屆抗戰動蕩之際,該文的呼聲所產生的影響受到限制。

2.《國藥新徑》

在《中國醫藥之科學的整理》發表的同年,裘老在《民生醫藥》期刊刊登《國藥新徑》一文,對于中藥的價值、中藥的效驗和中藥事業發展前景提出改良途徑。在這篇短文中,裘老首先肯定了中醫的治療價值,他認為雖然當時西藥已經證明其科學實力,但中醫仍能憑借落伍的醫術,“施行治療,居然有起廢而續絕者”,因此即使是“迂舊之法,其治療價值,亦極堪注意”。裘老認為,中醫方藥最為其長處。而所謂的方藥,“乃經數千年之選擇,億萬人之試驗之所得,故施之對癥,輒奏捷效。”只因舊醫人士不知科學之研究整理,故價值日漸不顯,因此亟宜改進。

同時裘老也注意到當時學界已開始對國產生藥進行提煉加工,其中“如民生出品之安嗽精,乃系川貝、遠志、桔梗提出之稠液。健美露乃當歸之有效成分,皆已功效卓著,蜚聲市上。他如麻黃精、杏仁水等,雖種類無多,不過國藥之百一,然已卓有成績”。此類生藥的提煉加工,在社會上產生優良影響,使得中藥的價值也為社會所承認。此類藥品的提煉生產已突破《中國醫藥之科學的整理》中提到的單品提煉,如“安嗽精”等已是多味中藥配合的結果。裘老此時對于舊法一味以煎制為主的做法不甚滿意,故對于提煉中藥頗為贊賞。他認為如能提煉中藥的有效成分,則當此成分確定后,“從而規定其用量標準、形狀,及調劑方法與檢驗手續等,由藥廠大量制造出品,醫生處方后,示明調劑及服法,病家持方,徑向藥房配制,即可依法服用”。因此裘老對于國產新藥的前景也大為樂觀,視此為中醫改良的唯一途徑。若能以此為中藥開辟新徑,不僅有益于民生幸福,于國家經濟也有極大助益。

3.《醫事隨筆》

在上述二文刊發的第二年——1941年,裘沛然先生應《國醫導報》主編朱仁康先生的約稿,發表了《醫事隨筆》一文。最初約稿時,本擬以“國藥科學之提煉法”為題,但因冗事纏身未能及早交稿。后又考慮若討論提煉方法,勢必需高深的化學基礎方能領悟,故為普及起見,最后只就中藥的一般問題,分享其個人的心得體會。

首先,裘老討論的是今人用古方可能遇到的五大問題。其中包括:一、分量問題。古今權量不同,雖然如學界考證,古之一兩等同于當時的三四錢或一二錢,但古方中每種藥動輒三四兩,合當時為七八錢以上,這樣每味藥的分量又太過大了。二、不論古今權衡如何折算,方子里面藥味分量的比例,則有章可循不可亂。三、藥的味數問題。裘老認為古方組合是古人經驗得來,只要病情相合,可以直接用原方,不必增加藥味。而時人處方無論病情如何,總要增加到十多味藥,裘老擔憂會破壞古方內原有的平衡,反而于治病不利。四、中藥的炮制問題。裘老以時人處理半夏、附子、干姜等藥不當為例加以論說。五、用法問題。裘老例舉古方如麻黃湯、桂枝湯、五苓散、大黃黃連瀉心湯等特殊用法,提醒今人使用時務必注意。以上五點,裘老認為是應用古方的緊要問題,亟需商改。今人用古方,若只用其方,而違逆其法,則可能適得其反。

其次,裘老據自己的讀書臨診體會,分享桂枝、麻黃、升麻三味中藥的使用心得,力辟醫界謬傳之說,以求一改醫風。此外,裘老鑒于中醫的強心之藥寥寥無幾,而就附子作為強心藥的利弊,以及清代葉天士一派溫病論以芳香宣竅之藥為強心之用,闡發了其中精髓。裘老觀點與普通醫籍和世俗觀念相差懸殊,但均為裘老讀經典做臨床得來的寶貴經驗。該文全以文獻和經驗為立論之基,以真理至上,摒棄中西派別,力辟學界俗見,可謂真學者的態度。

早期詩歌創作

如前文所述,裘沛然先生少年曾在國學專修館跟隨愛國詩人施叔范先生學習經史詞章之學,打下了深厚的國學功底。雖后來施先生離開寧波,但裘氏與老師的交往并未斷絕。上世紀30年代施叔范與友人在滬上結詩社,與滬上文人多有交集,裘老因老師的關系,也曾參與其中。在民國時期,裘沛然先生就開始創作詩詞。其中有大致系年或可考證的便有《游杭州玉皇觀》、《抗戰勝利喜賦》、《寄陳小翠女士》、《無題》等,保存在《劍風樓詩集》中。

研讀上述幾首裘老早期創作的詩詞,既有助于豐滿裘老的早年經歷,也可從中看出他對于詞章之學的喜好與感知時事變遷的情懷。尤其是其在1945年秋創作的2首紀念抗日戰爭勝利的詩,“極目狼煙遍九州,洗街屠郭萬家愁”和“燐燐碧血照春萊,八度花紅野哭哀”兩句詩體現出裘老對于戰亂年代國家和人民苦難的關懷和對日本侵略惡行的討伐,而“可憐舉國狂歡夜,戰骨如山尚未收”一句則記載的是裘老對陣亡將士的緬懷。同時對于戰后國民黨政府忙于搶占地盤與物資,狂發戰利之財的做法,裘老也痛加諷刺,他在詩中形象描畫云:“昨夜天風機上急,受降新送大官來。”這與陣亡烈士尸骨未收形成辛辣對比[8]。

另外《寄陳小翠女士》這首詩,是筆者所見裘沛然先生最早發表的詩作。據《裘沛然選集》收錄的《劍風樓詩集》中裘老自記,此詩乃是1946年蒙陳小翠女士贈送《翠樓詩草》后為表感謝而作。而據筆者所查,該詩曾于1948年9月27日刊登于《申報》之上,原題為《讀陳小翠詩草》[9]。當時施叔范先生詩社同道便多在《申報》上刊發詩作,裘老此詩或許與此也有關聯。陳小翠女士(1902- 1968年)是近代著名女詩人、畫家,浙江杭州人。她出身于亦儒亦商的家庭,父親陳栩即天虛我生,近代著名詩人、報人,鴛鴦蝴蝶派著名作家,其兄陳小蝶也是文壇名家。由陳小翠詩集可知,因受父教,她13歲時便能作詩,當時上海文壇中即使狂傲如冒孝魯等人也對其贊許有加。同時陳小翠不僅能詩,所作書畫也是風格雋雅。裘老這首致謝陳小翠女士的詩共二聯四句,比較《申報》刊登的《讀陳小翠詩草》與《裘沛然選集》所錄的《寄陳小翠女士》兩個版本,可以發現除了詩題不同外,詩句皆相同。在詩的首聯中,裘老以“六合玄黃萬事非,中州詩教亦微微”感慨世事日非,而學術詞章也式微。孔子所謂詩教,在《禮記》的《經解》篇中有過詳細的記載:“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故裘老感嘆的萬事非與詩教衰微其實是互為因果,這也是亂世下詩人的哀嘆。不過下聯,裘老一轉激贊陳小翠的詩作,“千秋一點杜陵火,付與江南女布衣”一句乃是稱其有杜甫遺緒,大抵是以詩紀實。

結 語

從裘沛然先生畢業到民國結束這段時期看,雖然裘老創作發表的論文著作在數量上并不多,但其在中醫學理論和中藥學上的才華已展現出來。這些早年的論文,已展現了其對于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宏大抱負和理想,尤其對于中藥事業發展多有建設的意見和計劃。從中也可看出裘老對于中醫文獻經典的熟悉和臨床經驗的豐富,其對于藥理、醫理的闡發結合文獻與實踐,絕非停留于空泛之論,而是能破除成見和謬說,以事實說話。此外,裘老所作詩詞也刊登于滬上第一大報《申報》之上,同與施叔范先生有關的詩人群體也有詩詞往還。可見裘老在醫學和詩詞上的才華皆已嶄露頭角,儒醫二種文化元素也綜合在其學術和人格之中。

[1] 劉鴻澤.中華醫魂[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26- 27.

[2] 王慶其.國醫大師裘沛然學術經驗研究[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4:6- 7.

[3] 裘沛然.讀醫抄本拾遺[M].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6:前記1.

[4] 裘沛然.針灸在國醫界之價值[J].上海中醫學院年刊,1934(1933年度):13- 15.

[5] 裘沛然.中國醫藥之科學的整理[J].國醫導報,1940,2(4):2- 3.

[6] 裘沛然.國醫新徑[J].民生醫藥,1940,(44):2.

[7] 裘沛然.醫事隨筆[J].國醫導報,1941,3(3):38- 40.

[8] 裘沛然.裘沛然選集·下冊[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255.

[9] 裘沛然.讀陳小翠詩草[N].申報,1948- 9- 27(6).

上海市中醫藥三年行動計劃“丁氏內科學術流派研究裘沛然學術思想傳承規律與模式研究”(編號:zy3-cccx-1-1001);2015年度上海中醫藥大學預算內科研項目“海派中醫教育的典范——丁甘仁與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研究”(編號:2015YSN72)

K826.2

A

1006- 4737(2016)06- 0043- 05

2016- 07- 12)

猜你喜歡
針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飛蚊癥 不妨一試針灸
基層中醫藥(2021年6期)2021-11-02 05:46:04
愛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為什么治療眼病也需要針灸
基層中醫藥(2020年9期)2020-11-27 01:55:16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因地制宜的中國針灸——“糖針——舒適化針灸”后記
基層中醫藥(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2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中醫針灸的發展與傳承
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60例的療效觀察
針灸治療消化性潰瘍59例
馬立新副主任中醫師針灸治療耳鳴經驗
中醫研究(2014年8期)2014-03-11 20:29: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自拍偷拍| 91在线高清视频| 国产新AV天堂| 亚洲综合香蕉|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另类综合视频|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视频| 91国内在线观看|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亚洲天堂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网站久久久|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丁香综合在线|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免费| 99激情网| 九月婷婷亚洲综合在线|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av| 国产成人区在线观看视频| 99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超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91亚洲视频下载|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青青青国产视频手机| 毛片久久网站小视频|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又黄又硬又粗| 日韩视频精品在线| 网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L| 久久精品视频一|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国产极品美女在线播放|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亚洲免费黄色网| 亚洲第一视频网站|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922| 69av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熟女影院| 亚洲αv毛片| 欧美伦理一区| 91精品免费久久久|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亚洲成a人片|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国内精自线i品一区202| 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国产精品不卡片视频免费观看| 99精品欧美一区| 国产成人AV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免费看片| 99re精彩视频|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麻豆另类AV| 一级毛片在线免费看|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69| 国产在线一二三区| 黄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玖玖视频| 99热这里只有免费国产精品| 无码啪啪精品天堂浪潮av | 国产精品亚洲天堂| 国产95在线 | 亚洲无限乱码| 五月婷婷伊人网|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在线网站| 国产99精品久久| 青青青国产视频| 农村乱人伦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