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學林(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醫院放射科,內蒙 赤峰 025450)
?
多排螺旋CT對早期周圍型小肺癌的診斷價值分析
溫學林
(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醫院放射科,內蒙 赤峰 025450)
【摘要】目的 探討分析多排螺旋CT對早期周圍型小肺癌的診斷價值。方法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檢查的70例周圍型小肺癌病變病患為研究對象。使用西門子(SOMATOM DedinitionAS64排)螺旋CT掃描儀對病患進行檢測,并對病患的多排螺旋CT、X線診斷等的影像學特征及診斷的準確率等進行比較,分析多排螺旋CT診斷的優越性。結果 70例病患經多排螺旋CT診斷,誤診6例,準確診斷率為91.42%;經X線診斷誤診14例,準確診斷率為80.00%,經CT診斷的準確率顯著高于X線,具有統計學差異(P <0.05)。結論 多排螺旋CT對早期周圍型小肺癌的診斷價值良好,確診率高,值得在影像科推廣。
【關鍵詞】多排螺旋CT;早期周圍型小肺癌;診斷價值
肺癌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肺部惡性腫瘤,多數源于支氣管黏膜上皮。癌細胞可能會轉移到肺部以外[1-2]。肺癌的臨床檢測一般包括痰液細胞學檢查、X線影像檢測、CT檢測、支氣管鏡檢、B超、生化檢測等。螺旋CT掃描是常見的臨床檢查腫瘤的技術,為了探討多排螺旋CT對早期周圍型小肺癌的診斷價值,我們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檢查的70例周圍型小肺癌病變病患作為研究對象,使用多排螺旋CT對病患進行掃描檢測,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64排螺旋CT檢查的70例周圍型小肺癌病變病患為研究對象。病患中男性44例,女性26例,病患年齡為24~62歲,平均年齡為(34.61±1.42)歲。病患中肺癌43例占61.4%,其中腺癌13例占30.2%,鱗癌11例占25.6%,肺泡細胞癌7例占16.3%,轉移性腫瘤6例占14.0%,腺鱗癌4例占9.3%,小細胞未分化癌1例占2.3%%,未定型1例占2.3%。病患中病灶位于右上葉為22例占31.4%,右中葉為18例占25.7%,右下葉為15例占21.4%,左上葉為9例占12.9%,左下葉為6例占8.6%。
1.2 方法:使用西門子(SOMATOM DedinitionAS 64排)螺旋CT掃描儀進行檢測。掃描開始前,對病患進行屏氣訓練,要求在掃描的過程中要在平靜呼吸狀態下屏氣。先對病患進行常規全肺平掃,掃描的范圍在肺尖到肺底,掃描參數設置為:管電壓120 kv,管電流100 mAs,掃描層厚和掃描間隔均為0.8 cm,探測器×準直為16×0.75,當肺部結節完全顯示后,對其進行SPN定位靶掃描。掃描參數調整為:層厚0.5 cm,螺距1.5,視野在200~240 mm。然后采用高壓注射器經病患的前臂淺靜脈注射對比劑碘海醇,濃度為300 mgI/mL,注射速率為3.0~5.0 mL/s,行增強掃描。分別對病患的肺動脈、主動脈峰值進行測定,然后根據病患的體質量再次注射碘海醇,注射量為1.3 mL/kg,注射速率同上,對病患進行SPN肺動脈期、主動脈期以及延遲期的三期靶掃描,延遲時間設定為3 min,將掃描獲得的資料傳入工作站并進行三維重建,重建層厚和層間距也均為0.8 cm。由兩位高年資的影像學醫師閱片并經協商達成共識。
X線診斷:采用美國通用醫療器械公司生產的數字化機對病患進行正側位攝片,要求診斷時病患的胸部要與熒光屏緊貼。配合使用固定濾線器,參數設置為:焦距180 cm,正位攝片和側位攝片的電壓分別為80~85 kV、90~95 kV,電流分別為15~20 mAs、30~ 40 mAs。
1.3 統計學方法:病患CT診斷跟其他診斷結果數據對比使用SPSS 14.0處理,統計分析方法使用t檢驗(針對計量資料)和卡方檢驗(針對計數資料),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70例病患經多排螺旋CT診斷,誤診6例,準確診斷率為91.42%;經X線診斷誤診14例,準確診斷率為80.00%,經CT診斷的準確率顯著高于X線,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對CT診斷影像學特征進行觀察可見,主要特征是腫塊征、分葉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空洞征、血管集束征、肺門與縱隔淋巴結腫等,其中有腫塊征表現的患者66例,占94.29%;有分葉征表現的患者62例,占88.57%;有胸膜凹陷征表現的患者46例,占65.71%;有毛刺征表現的患者60例,占85.71%;有空洞征表現的患者34例,占48.57%;有血管集束征表現的患者30例,占42.85%;有肺門與縱隔淋巴結腫表現的患者有56例,占80.00%。
周圍型肺癌是肺癌的一種,腫瘤源于支氣管末端和肺葉,因其發病早期腫瘤被肺組織或者臟層胸膜所包繞或覆蓋,一般不會出現胸膜浸潤、淋巴結轉移的情況,也少有特征性的臨床表現,很容易被忽略[3-4]。周圍型小肺癌應用多排螺旋CT診斷,不僅速度快,而且獲得的三維信息,大大增加了信息處理的內容和靈活性,因此可以得到真正的三維重建圖像,使血管立體成像成為可能,更為直觀地動態呈現了病患病變部位[5]。本研究結果對比了多排螺旋CT和X線診斷的準確度,結果顯示,CT診斷準確性更高。
綜上所述,多排螺旋CT對早期周圍型小肺癌的診斷價值良好,確診率高,值得在影像科推廣。
參考文獻
[1] 來東升.76例孤立性結核瘤CT誤診為肺癌的影像分析[J].浙江臨床醫學,2014,23(5):800-801.
[2] 朱向會,阮守宇,李群武,等.多排螺旋CT對早期周圍型小肺癌的診斷價值分析[J].西南國防醫藥,2014,12(7):763-765.
[3] 王萬旗,錢穎,王志銘,等.多排螺旋CT后處理技術對周圍型小肺癌支氣管血管集束征的顯示效果[J].廣東醫學,2012,33(7):943-944.
[4] 王春,周建軍,丁玉芹,等.單發肺炎實變型肺MALT淋巴瘤的多排螺旋CT診斷及鑒別[J].浙江醫學,2013,24(13):1263-1265.
[5] 黃群,尹化斌,韓敏,等.多排螺旋CT在早期肺癌篩查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山東醫藥,2011,51(22):103-104.
中圖分類號:R73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1-0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