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龍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口算能力,只有打好口算基礎,加強口算訓練,才能提高口算能力。那么如何強化學生的口算能力呢?我認為培養學生練習口算的興趣是基礎,教會學生掌握口算的方法是關鍵,養成良好的口算、認真演算的習慣不可少。總之,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是一個長期的訓練過程。
關鍵詞:口算能力;興趣方法;習慣;口算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377-01
口算是指不借用紙筆等外力,單純通過大腦運轉而進行的一種計算方式,引導5歲至9歲兒童進行口算訓練,對其智力開發和數學計算均有促進作用。小學低段學生剛開始接觸數學,打下良好基礎對其今后的數學學習和知識發展意義重大,組織開展低段學生口算訓練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素質。《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指出:“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要重視基本的口算訓練,口算既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也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口算具有快速、靈活的特點,它在小學數學教學以及實際應用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應該從低年級開始訓練。
一、游戲中融入口算,培養口算興趣
低年級學生的思維仍舊以形象思維為主,雖然抽象思維已經出現端倪,但仍舊需要具體事物支撐。因此,開展小學數學低段學生口算能力訓練也應順此而為,先利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游戲為學生打開知識之門,之后不斷融入口算要素,通過口算與游戲的有機整合,增強口算訓練的生動性和形象感,提升學生口算興趣,為之后的口算訓練打下基礎。值得指出的是:低段學生的口算游戲應該簡單易操作,游戲為輔、口算訓練為主,切不可本末倒置,口算更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口算能力的高低,取決于對數的基本性質和運算的理解。
二、明算理,重過程
口算教學,應當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掌握計算的法則、方法。通常可以通過多媒體直觀演示、擺弄學具及眼、手、口多種感官的協同活動,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表象。例如《整百數加減整百數》創設了買東西的情境:洗衣機500元,電冰箱1200元,電視機800元……問:買一臺洗衣機和一臺電視機一共多少元?然后讓學生列式,然后通過具體的人民幣(都是百元面值)的呈現,引發學生思考,5加8等于13,500+800=1300,然后通過計數器的演示,5個百加8個百是13個百,也就是1300,最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這樣,由具體實物的操作過度到半形象半抽象的計數器演示,再通過在學生頭腦的表象運演,使學生逐步理解口算算理(5個百加8個百是13個百,13個百是1300)這樣的教學符合學生的思維發展規律:直觀動作思維—具體形象思維—抽象邏輯思維。在低年級的口算教學中一般可以采取以上的方式,從擺小棒、實物操作過度到計數器演示再到抽象計算方法。
三、合理練,抓實效
1、扎實常規訓練,培養各種思維品質。在進行口算訓練時,首先要引導學生審清題意,看清數據。學生往往會出現看錯符號、看錯數據的現象,這些都是學生缺乏思維準確性的表現。為此,我在處理這樣的問題時,針對學生的馬虎現象,編擬了一些易混淆的題目,如:80+6=___;80—6=;86—6=___;86+6=___;60—8=___;68—6=___;68+6=___;68—8=___;68+8=___;86+8=___;86—8=___;60+8=___等等這樣的題目進行訓練,訓練學生的思維的準確性。小學生正處于具體運算階段,思維的可逆性剛剛出現,只能進行初步的邏輯推理,而20以內退位減法和表內除法口算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學生的逆向思維。在口算訓練中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能力,又可促進口算速度的提高。因此在教學口算方法時要特別重視退位減法和表內除法的計算思路的教學,同時還可以出一些有針對性的逆向思維的題目。如()+5=9;10-()=6;8=6-();9+()=12;()-8=5;12=()-3等題目,學生通過這類題目的練習,不僅提高了學生口算的能力,而且培養了逆向思維能力。
2、變換練習形式,提高練習實效。口算練習時,教師要從“形式”深入到“實質”,避免走人形式主義的誤區,還要注意不能用個體顯性反饋結果代替群體實際水平,要盡量少一些指名回答,多一些群體練習,不要被“表面的積極性”和“一切順利”的假象所蒙蔽,要努力提高群體學生口算練習的質量。例如,采取口算比賽。讓學生爭做日計算小明星、周計算小明星。在課堂中組織學生在口算練習題的后面直接寫得數,比賽后組織校對、評價,評選每日的計算小明星,下發“計算小明星卡”。每周可以針對學生錯誤率高以及重點內容出一些針對性口算,進行全班競賽,進行榜上表揚,給予“計算小明星”小獎狀,學期結束匯總表彰,極大地鼓勵了學生的口算積極性,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口算興趣,促進了學生口算成績的提高。還可以每學期定期舉辦“口算大王”競賽,進行口算測試。每一次的競賽活動都能激發口算練習的內在動力,提高口算練習的積極性,達到以“賽”促“練”的目的。
3、科學有效地進行口算技能的訓練。口算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科學練習并持之以恒,才能達到正確、合理、迅速、靈活的目的,從而形成較強的口算能力。加強口算練習,要選擇訓練時機,注意訓練方法,考慮訓練周期,做到適時、適量、適度。口算訓練的材料,切忌隨意性與大量機械重復練習,而要從錯誤率以及后續學習作用兩方面考慮,抓住難點反復練習,不能平均用力。比如低年級重點練習10以內加減法,20以內加減法,表內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級安排一些作為筆算基礎以及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級可以安排一些利用運算律進行口算的題目,以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共369道,對進位加法本身來說,這些題的口算訓練價值是等同的。但是對于后續學習(多位數乘法計算)的作用來說,口算訓練價值就不一樣。多位數乘法計算中,涉及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的題共60道,占總題量的60%,比如748×7,要用到28+5,49+3兩道口算題,這60道口算題的訓練就應增加題量。
總之,在新課程教學中,教師要繼承和發揚口算教學的優良傳統,既要重視加強口算算理的教學,讓學生會算,更要舍得花一定量的時間,采取合理有效的形式,促進學生積極進行口算練習,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學生運算能力,奠定學生的數學思維基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陸丹毓.《計算教學更應該關注什么》.江蘇教育,2007年6月;
[2] 顧祥斌.《計算的“彩色”教學》.基礎教育課程,2006年10月;
[3] 吳正憲.《小學數學》.2008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