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俊,葉 程,高介敦(.杭州市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局;.浙江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交通質監監管標準業務流程的研究與構建
黃俊1,葉程2,高介敦2
(1.杭州市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局;2.浙江省交通科學研究院)
摘要:以杭州市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局為研究對象,通過采用抽象分析、總結歸納等研究方法,從各部門實際業務問題入手,對其監管業務流程現狀進行分析,并在分析基礎上構建了監管標準業務流程,旨在推動杭州市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局監管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和信息化,進而提升監管水平。
關鍵詞:交通質監;標準業務流程;工作流構建
中圖分類號:U415. 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5)02-0195-02
收稿日期:2014-11-06
為提高浙江省交通質監行業監管水平,省交通運輸廳在“十二五”信息化規劃中明確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在建交通工程進行質量監管的要求。在此基礎上,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工程質量監督局提出了建設全省“智慧質監”信息平臺的規劃。而對交通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現有業務進行梳理,構建出標準業務流程是開展信息技術應用、實現創新性監管的基礎。
因此,為響應浙江省對交通質監行業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充分運用信息系統來提升杭州市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局(以下簡稱質安局)的監管水平和服務水平,有必要對質安局目前存在的業務流、數據流、人員流等復雜關系,還有應對危機、部門協調、數據共享、權利透明等多方面的業務及數據進行梳理分析,理清其中復雜的業務和數據關系,并構建出比較理想的標準業務流程,優化質安局現有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杭州市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局隸屬于杭州市交通運輸局,設有質量監督處、安全監督處、造價管理處、檢測管理處、法制資質處等五個業務處室,分別負責杭州市公路水運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公路水運工程造價管理,公路水運工程施工監理企業與試驗檢測機構行業管理。在分析了質安局現有的業務現狀后發現,質安局目前已形成較為完善的一套業務流程,然而在實際工作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程度比較低,信息化水平不高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困擾;同時,部分監管業務存在重復勞動現象,比如造價資料需多次重復錄入,這嚴重制約了效率的提高,還增加出錯率。近年來,隨著業務量日益增長,繁復雜亂的事務與管理資源不足的矛盾逐漸顯現,通過構建標準業務流程和提升信息化水平的方式來解決質安局目前存在的問題已成為該局的一個廣泛共識。
3. 1構建原則
質安局標準業務流程構建涵蓋了各個部門所有審批、管理業務,因此構建過程需遵循以下原則。
(1)誰實施管理就由誰提出需求原則。將日常業務按照工作職責進行劃分,找出實施管理的部門,并由其提出業務流程需求。
(2)實事求是、便于操作、效率為先原則。以各部門目前日常業務管理實際為依據梳理流程,盡量簡化流程的節點和環節,特別是必選環節,以便于提高工作效率。
(3)應有盡有、全面覆蓋的原則。要對各部門目前的工作流、業務流進行全面梳理,凡是要形成流程的業務,必須全部進行梳理。
3. 2構建過程
本文中對質安局的標準業務流程構建主要從兩個層面展開,分別是業務框架的梳理和標準業務流程的構建。其中,業務框架的梳理主要是理清質安局內部的職能關系,找出并簡要描述各個部門的主要工作事項,列出主要事項清單,為下一步梳理做準備;標準業務流程的構建則是針對已梳理出來主要事項的工作過程中各個環節再進行深入分析和刻畫,進行優化和再造,構建標準業務流程并以流程圖形式進行展示。
(1)業務框架的梳理
業務框架的梳理是標準業務流程構建的起點,需以部門為基本分析單元,以部門業務關系為主線,遵循從問題到目標、從職能到業務、從業務到事項的分析過程,理清部門的職能和業務事項并進行分類,以提升業務框架梳理的合法性基礎和社會公信力。因此,需對每一個部門都分析和歸納出社會關注或上級部門高度重視的、與本部門相關的社會問題,隨后根據本部門或上級領導機關確認的近期政務目標,對部門職能進行清理和分類,界定出上下級部門和同級相關部門的事權分工,理順其職責關系;對部門的職能進行清理和分類后,再對支撐政務目標的部門業務進行定義,最后根據日常工作進一步梳理出具體的各類業務事項,對每個業務事項而言,還需具體描述出業務名稱、業務領域、工作對象、關聯部門等內容。
在實際的梳理過程中,本文進行的工作主要包括對歷年質監管理工作、檢查工作、執法工作的歷史數據進行梳理和分析,對質安局各業務處室主要工作進行業務調研與系統調研,對杭州下屬各縣、市、區質監站業務工作進行調研,實地調研考察具有典型意義實際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質量監督,調研監理檢測市場及監理企業及檢測企業的工作內容,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與研究成果,以及參考信息技術最新技術方向與模式等內容。
本文在對業務框架進梳理和歸納后發現:質安局目前存在的主要業務事項共有40余項,其中部分業務需由各個部門協同完成,每個部門在該種業務中職責不一;而大部分業務為每個部門特有的業務,主要事項清單如表1所示??傊瑯I務框架梳理很好的為下一步標準業務流程構建打下了基礎。
(2)標準業務流程的構建
標準業務流程的構建包含業務流程梳理、優化和構建三個過程。業務流程梳理是指在已有業務事項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流程中存在的問題;業務流程的優化則是在針對找出的問題,從本質上進行反思,提出業務流程優化思路;業務流程的構建則是將業務流程優化思路具體
化,形成優化后的業務流程圖。

表1 各個部門業務事項清單
在質安局實際業務流程中,可分為手工辦理流程和信息化操作流程。手工辦理流程是指各個崗位遵照一定的規章制度在物理空間內實際辦理業務的工作流程,信息化操作流程則是將手工辦理流程經過由事到人的同類歸并、資源優化、信息化轉化后,在信息空間內對手工辦理流程采用計算機操作語言來描述和表達的信息處理過程。因此,手工辦理流程是信息化操作流程的基礎,信息化操作流程則是手工辦理流程的轉化。本文中,在將質安局現有的信息化操作流程均轉化為等同的手工辦理流程后,對所有業務流程進行統一優化和構建。
在構建完成的標準業務流程圖中,不僅展示了業務事項的辦理流程,同時還說明了該事項辦理過程中涉及的主要部門和關聯部門、所依據的政策法規、上下級之間的關系、流轉的介質等內容,如圖1所示。
由圖1可以看出,這是質量監督處的辦理工程質量監督手續的標準流程。該流程由資質法制處和質量監督處協作完成,這是由質安局現有的業務特點所決定的。在該業務事項中,資質法制處作為質安局對外的窗口,將負責接收和發放材料,以及對接收到材料進行初審的職責;質量監督處則負責該業務事項的終審,由該處指定的崗位責任人對材料進行技術審核,審核完成后,將材料和審核意見提交該處處長,最終形成終審意見,隨后再將終審意見提交該處分管局長,由分管局長簽署審核意見后,崗位責任人負責制發質量監督通知書并加蓋公章,交由法制資質處進行對外發放。由此,業務事項流程完畢。

圖1 辦理工程質量監督的標準流程
本文通過對質安局業務框架和業務流程的梳理優化,構建了質安局在對交通工程質量安全監管過程中的標準業務流程。該流程不僅可以增進質安局業務人員、管理人員和信息技術人員對業務情況和單位組織現狀的了解,還有利于增強他們的工作主動性和提高工作效率,規范個人管理行為,從而整體上提升質安局監管效率。同時,標準業務流程的構建還為質安局數據信息共享和交換、為信息資源整合、數據深度應用和數據挖掘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技術保障,有利于質安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進而實現智慧監管,提高監管水平和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甘華鳴.業務流程[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2: 4.
[2]顧平安.面向公共服務的電子政務流程再造[J].中國行政管理,2008,(9) : 83-86.
[3]汪玉凱,張勇進.業務流程再造理論在政府管理中的應用——淺析政務流程再造[J].電子政務,2007,(6) : 29-33.
[4]唐斌.基于信息網絡的政務流程再造[J].電子政務,2005,(22) : 58-63.
[5]趙豪邁.基于政府再造理論的電子政務集成模型建構研究[J].情報雜志,2009,(2) : 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