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玉
高中英語教學要側(cè)重于閱讀理解的教學,同時對英語教學的考查及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檢測也主要是通過閱讀理解來體現(xiàn)。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每位學生雖經(jīng)歷了數(shù)千篇的閱讀理解題的訓練,但其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學生進步關鍵需要教師的引導,但我們教師對訓練題的處理是否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是關鍵,即閱讀理解訓練題講評是否有效。
一、講評前
1.教師
(1)及時批改,及時反饋。現(xiàn)在一般學校都能保證劃出一定時間段來供學生訓練英語的閱讀理解,但有的只做不改不評,有的只做只批不評,有的只評不批,更有甚者發(fā)給學生做做,然后不聞不問。正確的做法是要做,必批必評且要及時。教師的態(tài)度往往是學生的態(tài)度。
(2)認真分析統(tǒng)計,確定重、難點。教師對閱讀理解練習不僅要認真選題、及時批改,而且要認真分析,找出錯題,集中錯項,確定講解重、難點。
(3)查閱資料,尋求突破重、難點。教師要認真做功課,全面透徹地理解短文,不留死角。充分利用資源,多層次多角度剖析錯題,尋求講解突破口。
(4)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做題狀態(tài),不盲目歸因。做題后找一些有反常的學生,了解做題情況,準確把握實際,不盲目歸結錯因。
(5)平行糾正試題。教師利用資源,確定簡要精悍的平行糾正試題,確保學生能在3~5分鐘內(nèi)完成,具有明確的針對性,講什么,練什么,不講不練,并且由此能有所領悟、理解,有所進步,從而提高能力。
2.學生
(1)二次做題,自行糾正。教師及時批改,及時反饋給學生,告知答案,同時提出明確要求,必須二次做題,可以查資料、討論、請教,解決能解決的問題。
(2)發(fā)現(xiàn)做錯原因。粗心做錯的題目,吸取教訓,爭取以后把該拿到的分都拿到手;難以理解的問題,留待課堂上集體解決。
二、講評時
1.教師
(1)教師精神狀態(tài)。閱讀理解的講評最易使課堂氣氛沉悶,使學生感到乏味,失去興趣,分散注意力。此時教師的精神狀態(tài)極其重要,教師充滿激情,精神抖擻,才能帶動學生,調(diào)動學生,從而使閱讀理解的講評有意義、有效果。
(2)課堂留空。在閱讀理解講評的課堂上,一定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充分討論,只有這樣,教師的重、難點講評才有意義,才有效果。
(3)錯題歸類,關注解題策略。教師講評錯題時,要適時給錯題歸類,是具體信息細節(jié)題,是上下文猜測詞義題,是推理判斷題,是語篇主旨大意題,還是作者的觀點意圖態(tài)度題。講解時針對每種題型,介紹解題策略,反復強調(diào),逐步使學生形成固有能力。
(4)抓住重、難點,突破重、難點。教師講評不必面面俱到,擔心這擔心那,要大膽取舍,聚焦重、難點,在突破重、難點上多下功夫,多層次、多角度地去分析講解,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使學生提升興趣,獲得突破,取得進步感。
2.學生
(1)分組討論。教師在講評時要先把學生分成小組,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其充分地討論,教師要在各個小組間巡視,督促小組的每一成員參與討論,盡力讓學生能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解決。
(2)提出問題,師生互動。教師講解時根據(jù)所做試卷分析,針對不同題目的不同錯誤率,不同學生不同的正確率有目的地選擇學生分析題目、解析答案,鼓勵其他學生提出不同觀點、看法,引起討論、爭辯。教師要善于調(diào)控課堂,最終要給每一道學生有爭議的題目一個明確、肯定的說法。
(3)反思、咀嚼、領悟。所有題目講完時,要留3~5分鐘給學生再去閱讀短文,用心思考,歸納領悟,內(nèi)化能力。
三、講評后
1.教師
強調(diào)細節(jié),提高得分。講評后,教師要針對整體學生就閱讀理解題型有所強調(diào):或強調(diào)細節(jié)、或強調(diào)主題;或強調(diào)整體、或強調(diào)局部;或強調(diào)知識、或強調(diào)策略。
2.學生
錯題歸納,內(nèi)化能力。學生在講評后要經(jīng)常回顧錯題,不斷歸納,是上下文猜測詞義題,是推理判斷題,是語篇主旨大意題,還是作者的觀點意圖態(tài)度題。最終突破題型,形成能力。
閱讀理解講評的有效性一方面要抓住有效地講評,另一方面還要持之以恒地堅持語言基礎知識的積累,同時還要反復不斷地、不厭其煩地介紹閱讀的策略和技巧。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