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美
案例人物介紹:
劉某,8歲時父親不幸患病離開了人世,劉某和他的姐姐僅依靠母親微薄的工資,艱難地度日。劉某在校各方面表現都不太好,紀律觀念淡薄,隨意性較強,經常在課上搗亂、課間違紀,可以說是年級里調皮學生的核心人物之一,學習成績一般。
案例背景分析:
1.多年來,劉某的媽媽一直教育劉某,沒有父親,也要活得有骨氣。他的潛意識里覺得,他要比有父親的孩子更強大,帶領一幫孩子做出特殊行為,從而成為老師、同學關注的焦點,會讓他從另一方面感到滿足。
2.父親過早的離世,讓劉某幼小的心靈承受了沉重的打擊,他的母親一直覺得對他是一種虧欠,對劉某沒有過高的要求,間接導致劉某自我要求不高,在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上所花精力
很少。
3.從鄰居們的反映來看,劉某比較有孝心,在家總是搶著做家務,而且很在乎媽媽對他的看法,會擔心自己在校的行為讓媽媽失望,但經常克制不住自己。
案例處理過程:
一、用尊重打開心門——響亮地叫出他的名字
在第一次暑期返校時,我故意站在教室外面迎接學生的到來。當劉某走近我時,我大聲說:“劉某,走過來的吧?很熱吧?先進教室歇一會兒。”劉某看我的眼神里明顯地帶著疑惑和驚訝,他實在不明白新的班主任怎會一眼就認出他,甚至知道他是走著來學校的。其實我早就查清他的家就在學校附近,也估計他是走著上學的。我的舉動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劉某得意洋洋地向他的“兄弟們”炫耀他的突出,更夸張地幫我收發作業,儼然我們是熟識的老朋友。而我知道,第一回合,我贏了。
二、用魅力樹立威信——神了,數學、物理,老師都會做
在我們班學生的語文作文中有這樣一篇題為“我眼中的你”的文章,敘述的主要就是我和學生的相處,我借機拿給劉某作范文,讓他好好揣摩,同時也想讓他借助別人的眼光,發現我的閃光點,感觸我的人格魅力。在自習課時,我會經常走到劉某身邊,翻看他的作業,不管是哪門學科,我都盡量耐心為劉某講解。兩個月后,在他的周記中,我發現了這樣一段話:我們的班主任神了,數學、物理都會做,連英語她都會教我,真是厲害!
三、用情感感染情感——你的孤單,我能理解
俗話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每次看到劉某那隱現悲傷而又倔強的臉,我知道他的內心很孤獨,很無助,需要傾訴和撫慰,可我又不知從何下手。終于有一天,我發現了劉某的一篇作文,題為“雨中那情景真美”。文中敘述了早在他7歲時,他的爸爸下雨天接他回家的往事,而一年后,爸爸和他就天人永隔了。我沒有多說什么,第二天早上,我塞給他一張紙條,上面寫著:“孩子,堅強的孩子,知道嗎?你就是媽媽最大的安慰,那么也請從這一刻起,做好你正在做的事,請相信,天堂里,你的爸爸也一直看著你,為你鼓勁。你的孤單,老師能理解,在你最痛的時候,老師沒有認識你,以后的日子,當你很想爸爸,感覺無助的時候,請告訴老師,老師的介入,你能接受嗎?”那天以后,我驚奇地發現,課上劉某愿意直視我的眼睛了,愿意和我進行眼神的交流了。
四、讓觸動轉為行動——你是媽媽的支柱,也一定要成為媽媽的驕傲
對于劉某的轉變,我很欣慰,但更多的是擔憂,我感覺自己總在隱約地擔心著什么……在兩個星期后的一次體育活動課上,劉某犯了一個錯誤。為了爭奪籃球場地,他與初一的一名男生發生了沖突,更令我震驚的是,他居然動手打了別人。看著辦公室里,劉某那微弓著的瘦長的背影和細長的雙腿,我感覺到了劉某的自責、擔心和害怕。但我仍毫不放松地告訴劉某,他的行為將面臨來自學校及對方家長的各種可能的壓力,但也堅定地讓劉某放心,鑒于他最近的表現,老師也一定會幫他爭取最好的解決辦法,而且也承諾,這件事先不讓他的媽媽知道。當晚,我又分別與劉某的姐姐和初一學生的家長進行了溝通,事情已基本得到了解決。第二天,劉某耷拉著腦袋進了教室,顯然因這件事的影響,夜里他沒睡好。我有太多的不忍,但仍堅持讓劉某談談昨天晚上的感受,并告訴他記住這次的不安,記住這次的教訓,也提醒劉某“你是媽媽的支柱,也一定要成為媽媽的驕傲”,讓這次內心的觸動轉變為自身的行動,在以后的每一個日子里,都要比以前表現得更好。劉某流著淚答應了,也做到了。
作為教師,不能對孩子的錯誤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也不必為學生的過錯大動肝火、小題大做。而對于劉某這樣特殊的學生,我不想讓他忽略自己的過錯,我想讓他感受到教師深切的愛。
五、讓肯定轉為動力——你的進步比老師想象的要快,加油
心理學家羅西和亨利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反饋效應心理實驗,那則實驗告訴我,對于劉某的進步,我要給予及時肯定。因此在后來一段日子里,我以不間斷的小紙條,傳遞著我對劉某的肯定。在他積極回答問題時,我會告訴他:你今天課上的表現很好,你敏捷的思路讓老師詫異;在他主動幫我分發早點后,我會告訴他:你的主動和熱心,讓老師很感動,懂事的你一定經常搶著幫媽媽做家務吧;在他考試成績還不太理想時,我會告訴他:老師不會僅用分數來衡量你的表現,你的努力,你的付出,老師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在他的成績有明顯上升時,我會告訴他:你的進步比老師想象的要快,加油!在一次次的紙條傳遞中,劉某的學習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升,在中考百日誓師大會后,劉某的媽媽告訴我,劉某的學習激情前所未有的高漲,每晚睡覺時間都在10點半以后,考上高中已成為他堅定的目標。
“學生不缺才能,缺的是發現,不缺進取心,缺的是鼓勵,不缺潛力,缺的是發揮潛力的平臺。”作為一名教師,如能時時以飽滿的精神、欣賞的眼光、肯定的話語對待學生,必能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六、用期盼延續斗志——你是永遠的恒星,你一定可以
“三分教育,七分等待”,孩子的教育,孩子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必須讓劉某知道我的期盼和等待,也必須讓他延續自己的斗志和努力。于是,在中考結束后,我把劉某叫到辦公室,給了他這樣兩句話:“順著你的目光。”“我和你一起長大。”讓他以這兩句話為縮影,談談我們一年來的相處給他的感受。當天晚上,劉某在QQ上給我留言了:一向作文水平不高而打字速度又不快的他,用了整整一個下午,在電腦上敲出了一千七百多字。而他文章的標題就是:“順著你的目光,我慢慢長大”。“初三一年,你我的經歷充滿著跌宕起伏,在與你的多次目光對接之中,我漸漸懂得了其中的愛和那深深的期盼。”“老師,在您的幫助下我不斷發現自己的弱點,用您那目光的力量,慢慢撫平自身的殘缺,是您的目光為我開啟了一扇門……”這樣的一段話,讓我心潮澎湃,滿懷幸福。于是我在回復中敲下了這樣一句話:“老師希望你是永遠的恒星,你一定可以!”
有句諺語說: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愛,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我相信師愛的神奇,更相信師愛的力量,但我要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平凡的人生中展現自己的精彩,特別的孩子要給他們特別的愛,而我們也一定可以收獲特別的幸福。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