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玉清
我們英語教學多樣化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我們進行課堂教學所必需的。因為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改變過往傳統教學模式的單一性,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真正意義上實現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既然如此,那么,我們如何做,才能實現英語教學的多樣化呢?
一、改變過去的“一言堂”,采取師生雙向交流的方法
誠然,在過去傳統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的課堂教學一般都是采取教師傳授教學知識,而學生只能是被動地進行接受性學習,基本都是局限在“教師講,學生聽”這樣的局面,使得學生成為存貯前人留下的知識的“容器”。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是不科學的。而今,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我以為,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用新的教學方法來教學,盡量使我們的英語教學做到多樣化。應改變知識的傳授為能力的培養,想方設法來激發和促進學生的自我活動能力,使他們學會自主學習,通過自己動腦、動手,親自參與學習實踐活動,達到促進他們智力發展、思維能力提高的目的。為此,我們有必要來創設師生雙向交流的語言氛圍,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發散思維,突破每節課用講解和機械操練的方法,只教許多單詞、句型或幾段課文、某個語法項目的舊套路,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新式的跨課、跨單元的整體教學法,進一步創設英語語言交際的情境,做到經常變換教學方式,和學生一起共同進行生動、活潑的課堂學習活動。
二、教會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能力
新課程標準大力提倡學生在自主學習基礎上的合作學習,這對提高學生智商大有好處的。因為當學習轉化為一種合作的過程,人人都從中受益匪淺,而大量的實踐證明,小組學習程序是行之有效的重要舉措。尤其是英語語言的學習特別需要和別人進行交流,以便在使用中學習。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把班上的學生分為四人一組、六人一組、八人一組不等,讓學生在小組里互相合作,共同來探討研究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充滿交流和協作。學生之間互相啟發、互相幫助,共同來學習,共同來提高。在小組學習中,學生可以通過一起朗讀、背誦、預習、復習、互相提問、對話、復述學習的課文、講故事、研究和討論疑難問題,還可以互相評改作業、舉行學習競賽、開展自我測試活動等。使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習能動性,學會學習,培養獨立、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將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新型人才。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