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靜
我從事班主任工作已經十幾年,在當班主任的這些年,有辛苦,有委屈,有厭倦,但我收獲最多的還是歡樂和內心的那份滿足。總之,酸甜苦辣盡在其中。很多老師都有同感,現在的孩子特別難管,那么,作為一名當代的班主任老師,怎樣才能在把班級管理好的同時,自己也能樂在其中呢?
一、嚴慈相濟——我的管班之道
古人有云:“教不嚴,師之惰。”要管好一個班集體就必須嚴格管理。所謂嚴是指班主任對學生提出的要求,一定要堅決貫徹到底;對違反紀律的學生要堅決制止,不能姑息遷就。再者,對學生要平等對待,不能因為優秀生犯錯誤就可以既往不咎,對學困生就劍拔弩張,橫眉冷對。我們班一直以來實行值日班長制,值日班長負責每天的學生管理紀律和學習等各個方面。很多老師表揚我們班的值日班長盡職盡責,管理得好。其實我知道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班的值日班長工作并不順利,很多時候管理不好,自習課的時候也有很多學生不能自覺學習。這時我意識到發揮班主任“威嚴”的時候到了。值日班長威信的樹立除了要靠他們自己,還要依靠班主任在后面做好扶持工作。這正是來源于班主任的嚴格要求,學生要信服班主任,才能信服值日班長。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值日班長的工作慢慢步入正軌。現在我們班學生都能做到走進教室不說一句廢話,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真正做到了“入室入靜入學。當然,只有嚴沒有愛的教育也不完美。愛是教育的奧秘,因此在教育中要做到嚴字當頭,嚴到當嚴處;還要用慈愛溫暖學生,關愛學生。作為班主任最重要的是有一顆愛心。“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關愛學生,就是尊重、理解、欣賞、信任學生。因此,班主任要時時處處地站在學生立場上考慮問題,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這樣師生關系才能達到和諧融洽。
二、與時俱進——做一個智慧型的班主任
記得看過一本書上說過,有一項調查說90%的老師都說很愛學生,可是卻有90%的學生說感受不到老師的愛。這是為什么呢?已經很盡職盡責了,為什么還是做不好班主任工作。首先,我想當今的教育形式要求班主任一定要做好角色的轉型,即從傳統型向智慧型的轉變。現在的孩子知識面廣,思維活躍,懂得很多。如果我們老師還是一味用舊的教育方式來管理,一定會形成一個教育的脫節,不能讓學生信服你。其次,我認為做一個智慧型班主任的前提是你一定要了解班上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性格,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我班有一個男生很調皮,學習也不好,經常惹事,于是他就成了我的批評對象。有一次,在他沒完成作業我和他談話時就問他,我說你到底有沒有尊重老師啊?為什么老師說的話你就是聽不進去呢?結果他很小聲地對我說:“有時您大聲說我的時候,我心里很不服氣,就想和您對著干。”我聽后覺得很生氣,但是又一想,是啊!對于這樣一個從小在老師批評中長大的孩子來說,我的批評是不是很微不足道,甚至會讓他更逆反呢?于是對他我逐步改變了方法,聊天,談理想,說他的愛好,很快他就把我當成他最親近的人,我對他的要求也在談話中實現了。
有時管理一個班就像經營自己的家,只有用你全部的心思和愛去經營它,才能健康成長;同樣對待自己的學生也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給他們全部的關愛,這樣學生才能快樂成長。所以我想說學生是一本書,你必須讀懂它。但讀懂這本書并不容易。班主任應該蹲下身來,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在讀懂這本書的同時,也慢慢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并從中體會到做一名班主任的樂趣。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