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梅
摘 要:高中階段的音樂欣賞課程隨著新課改的實踐發展,開始有了更多帶有創新思路的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激發了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好地為學生建立高層次的音樂情感欣賞能力。
關鍵詞: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創新思路
音樂的藝術魅力需要情感的激發和釋放,而高中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正是通過創新思路的建立,來實現學生對音樂情感內涵的體會和感悟,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一、拉近學生與音樂作品之間的距離
通過讓學生近距離感受音樂作品,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對作品進行感受和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這一點,縮短學生與音樂作品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音樂中,沒有距離感和陌生感,真切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美和情感的表達。
二、創新改變傳統音樂教學模式
在新課程的要求中,要求教師與時俱進,根據教材發展變化的需要對教學方式和教學模式進行改變和調整,從而更好適應音樂欣賞課教學的需要,尤其是要改變過去傳統的照本宣科的授課方式,而是注重學生作為授課對象的發展,把學生轉變為教學授課的主體,并對課程中的音樂作品進行深度、立體講解和介紹,來培養和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靈活性和廣泛性。
三、以創新方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高中音樂教師應該隨著時代和社會的變化對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采取更加豐富多樣的教育教學,來激發和促進學生音樂欣賞課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尤其是在當前信息技術時代背景下,更應該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生動、形象的音樂作品的視頻資料、音頻資料,來促進學生在音樂欣賞課中視覺和聽覺的碰撞和對音樂欣賞能力的提高,進而提高學生學習音樂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多媒體信息技術的發達還可以為學生普及、擴展各種音樂訊息,這讓學生一方面有了良好的音樂課堂學習情緒,同時還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四、采用課內課外結合的教學方式
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一方面需要老師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講解和學習,同時還需要在生活中不斷培養音樂欣賞的能力。課堂教學中學生主要以吸收學習音樂欣賞課的相關理論知識,而課外主要是對音樂欣賞能力的實踐表現。作為教師,要積極鼓勵和倡導學生通過互聯網來對所學的音樂欣賞作品進行查閱和相關背景資料的理解,不斷提高自己音樂鑒賞的水平,同時可以定期組織課外音樂活動比賽,來相互演繹和呈現不同的音樂作品,從而為學生建立一個多領域、多情感類型的音樂空間和音樂感受,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程度,進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音樂欣賞課的創新教學,其最核心的目的是對學生音樂欣賞能力培養,同時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所以教師要與時俱進地利用創新意識來加強對學生音樂欣賞課教學模式的轉變和發展,促進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提高和對音樂更高層次的理解和體會。
參考文獻:
揭穎珺,高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的創新思路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1(23):47.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