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禾
在《衛報》評選的2015年最佳英語電視劇集中,2015年11月份才在BBC-2臺上映的《倫敦間諜》(London Spy)位列第五位。這是一部什么劇呢?有網友這樣形容:看完第一集前三分之二時,以為是一部打著諜戰幌子的文藝激情片;看完第一集,以為是恐怖片;看完前四集,發現滿屏都是陰謀論;看完最后一集,細細咀嚼還是一部愛情片。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愛情片,因為故事里的愛情局限在同性之間,被認為是英國第一部講述現代同性戀間諜的電視劇。

本·威士肖扮演的丹尼(左)和愛德華·霍爾克羅夫特飾演的亞歷克斯(右)
非典型性諜戰劇
《倫敦間諜》的故事開始于一段浪漫的邂逅,本·威士肖扮演的丹尼是一個曾縱情聲色吸食大麻而又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愛德華·霍爾克羅夫特飾演的亞歷克斯則是一個表面上在投行工作實為情報人員的神秘寡言的社會精英,雖然出身和性格截然不同,但兩人卻度過了一段最美好的時光。而后亞歷克斯神秘失蹤,丹尼開始追查,但是一個個神秘線索卻把他引向一個讓他窒息的可怕事實。亞歷克斯被發現死在閣樓的柜子里,死亡現場布置得讓人覺得仿佛闖入了《五十度灰》,而最先發現尸體的丹尼成為了嫌疑人。之后的劇情就是懸疑片走向,到底是誰殺了亞歷克斯?是誰在阻擋丹尼碰觸真相?當幕后兇手指向強大的“他們”——包括英國軍情六處、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內的六個國家情報機構時,丹尼又將如何面對?
這是一部很燒腦的劇集,太多的謎團如果不看結局根本理不清解不開。《每日快報》報道說,隨著《倫敦間諜》最后一集的播出,推特上的網友們也分裂了,有網友說《倫敦間諜》簡直是“一團亂麻”。中國網友也吐槽稱,編劇在前面挖了太多坑,而結局有點辜負前面的鋪墊。
編劇湯姆·羅布·史密斯透露,他在創作劇本時受到了2010年英國間諜死在運動包里一案的啟發。2010年8月,英國政府通訊總部一名特工、前英國軍情六處情報人員加雷思·威廉斯的尸體在倫敦寓所被發現,當時威廉斯赤身裸體蜷縮在一個放在浴缸里的運動包中,運動包的拉鏈還上了鎖,打開袋子時尸體已經腐爛,而室內沒有任何搶劫盜竊或強行進入的痕跡。關于威廉斯的最終死因,警方調查了5年至今仍沒有定論。2012年警方出過一份結論,認為威廉斯很有可能是為了玩性游戲,自己鉆進了運動包,但沒有來得及鉆出來就死了。因為調查人員在威廉斯的公寓發現了價值2萬英鎊的女裝和假發,而且調查發現威廉斯經常訪問同志網站和性虐待網站,曾出沒于倫敦著名的同性戀聚會地點,也曾出入倫敦市中心的女裝專賣店。但是密閉空間專家不認同這樣的結論,威廉斯的家人也堅定認為他是被謀殺的。
富有戲劇性的是,2015年8月,英國媒體報道稱威廉斯曾非法入侵過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的機密數據庫。一個月之后,前蘇聯情報機構克格勃少將鮑里斯·卡皮奇科爆料稱,威廉斯是被俄羅斯特工暗殺,俄羅斯想招降他成為雙面間諜,失敗后將其滅口,而且英國情報組織領導層已有俄羅斯間諜滲入。《倫敦間諜》中,情報人員亞歷克斯死在密閉空間的手法和謀殺現場的布置,很顯然是模仿了威廉斯之死。
本·威士肖在最新的兩部“007”影片《大破天幕殺機》和《幽靈黨》里飾演了電腦高手Q先生,愛德華·霍爾克羅夫特在去年上映的《王牌特工》里也演過一個小特工角色,讓人覺得英國的間諜圈原來這么小,但《倫敦間諜》的噱頭根本不是諜戰。
作為情報人員的男二號亞歷克斯在第一集中就早早與觀眾說拜拜了,丹尼尋找真相的過程更多是憑借自己的直覺以及與亞歷克斯相戀時的點點滴滴琢磨出來的,他沒有福爾摩斯天才般的推理和觀察能力,也沒有詹姆斯·邦德飛天入地的不凡身手,自始至終他都被情報部門控制著。劇中沒有逆天的人物存在,間諜的世界其實危險重重,隨時都有可能成為犧牲品,如亞歷克斯;而無辜的普通人不小心被卷入其中也隨時可能身敗名裂,如丹尼就被“他們”通過注射感染了艾滋病毒,如“百分之百好人”、前情報人員斯科特吊死在樹上。因此有評論認為,這是一部教科書式的“一個人不可能對抗政府影子部隊”的陰謀片,看起來更黑暗,更令人心寒。
比《神探夏洛克》更腐
《倫敦間諜》最令觀眾興奮的是它對同性戀情的描摹。有評論稱,在這部間諜劇里,間諜情節只是巧合,所有的一切設置最后都是為了突出同性戀情。BBC早在2014年就放話說,要讓《神探夏洛克》的同人粉們看看BBC是怎么拍腐劇的,并稱《倫敦間諜》的核心就是個“同性戀愛情故事”。一年之后的2015年11月,BBC又矢口否認,稱“這真的不是一個腐劇,只是碰巧演了是同性戀的男人”。

真的不腐嗎?男主角丹尼的扮演者本·威士肖,被中國影迷戲稱為“本喵”,他本人也是個同性戀者,2012年與男友在澳大利亞結婚。而且本·威士肖的銀幕形象總是與同性戀聯系在一起,在《云圖》中他飾演的弗洛比舍為大音樂家薇薇安做助理,不幸暴露了自己的同性戀身份,在那個年代他會因此身敗名裂,而為了追尋自己的愛情,他最后開槍自殺。在被問到飾演丹尼這個角色時,他說:“丹尼只是一個同性戀人恰好遇到了一個男人——這不是性行為研究的首要內容。”除了本·威士肖,該劇的導演賈克波·維爾布魯根是比利時出柜導演,編劇湯姆·羅布·史密斯也已出柜,還寫過一本暢銷書《第44個孩子》。
在radiotime網站一篇“我為什么付費看《倫敦間諜》”的文章中,作者表示你很難想象會有像BBC電視臺這樣由政府資助的機構,通過同性戀情故事來拍攝間諜、驚悚片。確實,正如網友們吐槽的,只有在腐國才能看到滿滿的基情。該作者認為,丹尼與亞歷克斯的性愛場面比最近上映的《查泰萊夫人的情人》要更自然更真實更純潔,而且該劇對同性戀者而言是一個巨大的鼓舞,他們可以看到自己的生活即使是最親密的方面也能通過電視反映出來。當然,作者也不忘潑一下冷水,認為現在還很難在主流的電視臺上看到一對同性戀伴侶能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像《倫敦間諜》這樣勇敢邁出一大步的腐劇也是把主人公弄成一死一傷的局面。
有評論說,《倫敦間諜》用一個間諜的故事來探討同性戀的各種創傷:保密的創傷,艾滋病的創傷,壓抑的創傷,被父母拒絕的創傷,社會邊緣化和死亡的創傷。當然也有人反感《倫敦間諜》,因為它總是重復同性戀創傷這一單調情節,“再一次地虐同性戀人”。很多人在推特上給編劇史密斯留言,請求他讓亞歷克斯復活。
在社交網站“湯不熱”(Tumblr)上,有網友看完《倫敦間諜》后如此評論道:“看之前,生活很美好;看完之后,再也不相信人生了!!!”這就是《倫敦間諜》,讓人又愛又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