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華
黑龍江省海林市大海林局醫院
試論抗生素在呼吸內科的合理使用
李艷華
黑龍江省海林市大海林局醫院
通過對我院2013年至2015年期間呼吸內科中2000名患者進行550例患者病例隨機抽查對我院中呼吸疾病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況以及基本現狀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得知我院中自2013年至2015年期間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數量呈現出下降趨勢。由此可見,雖然抗生素類藥物治療是我國呼吸疾病治療的基本手段之一,但由于在抗生素使用過程中仍存在盲目用藥的現象,因此必須及時對用藥方法和標準及時做出調整,在減少使用抗生素藥物的同時提高呼吸病的治愈性。
呼吸內科;呼吸疾病;抗生素藥物
根據本研究對2000名患者的隨機抽樣調查550例,而對這550例病患的年齡、性別、病情等情況進行統計及分析可以知道,每年來呼吸內科進行醫治的患者的年齡、性別及病情的情況基本一致,無明顯差異。而對于550例患者對于呼吸內科抗生素的使用頻率及用藥情況進行分析,并將患者的病情與抗生素的使用情況進行匹配的合理分析,然后對使用抗生素是否合理進行判斷。其中對于抗生素類藥物使用是否合理的等級可以分為:合理、基本合理、不合理三個等級。其中對于合理的定義是具有相對的適應證,藥物的選擇基本得當,給藥途徑和用藥劑量均準確無誤,病患出現輕微的不良反應。不合理的定義是指無適應證,用藥后產生明顯的耐藥性,同時對于給藥的途徑和用藥的劑量均出現不準確的情況,患者在用藥后出現了明顯的藥物不良反應。最后將550例患者的情況使用相應的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1.對于2013~2015年期間抗生素的使用頻率和用藥情況的比較
通過分析2013年至2015年期間2000例呼吸內科患者中的550例抽樣調查結果可知,呼吸內科的醫生在對呼吸疾病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療的程度明顯出現下滑趨勢,其種抗生素使用規范性、科學性在逐漸上升,不合理現象明顯減少。分析結果表明我院呼吸內科醫生在進行抗生素藥類選擇時無形中顯示自身專業素養和水準都在逐年上升,并憑借多年工作經驗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在治療方面都有著明顯的進步趨勢。
2.對于2013~2015年中的呼吸疾病患者病情分析
針對2013年至2015年中2000例呼吸疾病患者中的550例抽樣調查結果我們發現,由于近年來空氣質量嚴重下降,許多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都較大程度地患上了呼吸疾病。而在呼吸疾病患者中肺部感染者占據大部分,其中肺氣腫、肺炎等患者居多,支氣管擴張等疾病呼吸疾病患者也不在少數。
3.各大醫院抗生素聯合用藥現狀
針對進行對各大醫院中呼吸內科的抗生素類藥物聯合用藥綜合分析情況的結果可知,在各大醫院的呼吸內科中一半以上的患者都在聯合使用抗生素類藥物,而其中使用一聯藥物的患者較多,幾乎占據聯合藥物總數的50%;二聯藥物使用數量大概占取聯合藥物總數的40%,其他聯合藥物總數只占據了10%左右。由此看來我國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數量仍然較多。
1.呼吸內科對于抗生素的使用現狀
首先,許多呼吸內科的醫生在對呼吸疾病患者進行抗生素用藥時雖理論基礎上較為有效,但由于只根據患者病情下達藥物清單和通知,卻忽略對患者日常其他用藥情況進行詢問和觀察,導致許多患者在使用抗生素藥類時效果并不像預期中明顯,更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機體抗藥性;其次,有些醫生自身專業水平不夠,在對呼吸疾病患者進行用藥時,盲目地選擇一些不符合使用情況的抗生素類藥物,導致患者在用藥時一方面無法消除癥狀,另一方面不符合情況的抗生素會與患者體內病菌發生反應,形成抗藥性。從抽樣結果和各大醫院綜合情況來看,大部分醫生都會出現診斷清楚患者的病情或者在不完全清楚患者病情的情況下盲目使用抗生素類藥物的現象,這不僅對于患者的健康產生了嚴重影響,更對醫生和醫院整體水平提高和發展有著一定程度的阻礙。
此外,由于我國空氣質量嚴重下降,大顆粒灰塵增多,多種細菌在空氣中存活量和繁殖速度和在大幅度增加,我國患有呼吸疾病的患者越來越多,但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認為呼吸疾病屬于小病并不選擇及時就醫,去藥店購買藥物時也由于自身專業受限,盲目地認為抗生素類藥物就是消除呼吸道炎癥的藥物,并在不遵循醫囑的情況下服用該類藥物,導致自身抗藥性增強,不但無法及時治愈疾病反而促進病菌增長。
2.對抗生素的選擇原則
呼吸疾病只是呼吸道各類疾病的總稱,由于感染原因和感染的病菌不同,感染性質也是不同的。因此,呼吸內科醫生在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時必須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患者感染的原因和性質,通過對患者癥狀的觀察、相關專業理論知識以及多年診斷的經驗判斷出患者呼吸疾病的類型和感染病菌的類型,并通過以上情況進行總結,選取符合這些狀況的抗生素類藥物,不僅能夠減少病患的痛苦,更能夠快速有效地對患者進行治療,減少患者的死亡率。
抗生素類藥物不能盲目服用,患者必須遵循醫囑進行使用。在使用該類藥物前,必須做好口腔清潔工作,使用鹽水、華素片等消毒物品對患者口腔進行殺菌消毒,在進行口腔消毒時讓病患家屬在其背部輕輕拍打,促使患者將下呼吸道處的痰液進行排除,并對痰液進行涂片檢驗,利用培養菌落的形式對痰液中病菌的種類及數量進行實驗觀察,并對患者進行藥物試敏檢測,選出敏感藥物種類進行排除。通過對500例患者病例綜合信息的觀察發現,年齡偏小的患者多數以病毒性疾病為主,而年齡中等以及偏大的患者則多以細菌性疾病為主。
針對肺部感染呼吸疾病的患者,在使用抗生素類藥物時,不僅要考慮病理、病因和排除過敏藥物,更要對痰液中的病菌先進行藥物試驗,利用檢測結果判斷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體是G+球菌還是G-桿菌并對癥下藥,選出效果最好、對患者其他機體和肺部損傷最小的藥物。
3.抗生素的聯合用藥
一般情況下許多細菌都能夠利用一種抗生素進行控制,并控制患者病情發展;但由于呼吸內科醫生大部分情況下對患者的具體病原體都不能夠準確判斷,為防止患者出現綜合感染以及肺部功能嚴重受損的現象,正常情況下醫生都會采用抗生素聯合用藥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治療,以免出現免疫力下降等機體損傷情況。而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不僅能夠將患者體內的細菌有效遏制,與傳統單一抗生素用藥相比更受到呼吸內科醫生的青睞,在臨床治療中較為廣泛地使用。
[1]顏雁.呼吸內科抗生素的合理臨床應用[J].吉林醫學,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