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富
連云港市公路管理處
關于公路超限運輸治理工作的調查研究報告
金立富
連云港市公路管理處
抓好公路超限運輸治理工作,一要加強公路治超工作立法;二要構建治超工作新機制;三要強化超限源頭治理;四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五要強化治超隊伍建設。
公路;超限;治理
近年來,為保護公路設施安全,全國各地高度重視并強力推進公路治超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探索與思考。
超限運輸的危害十分嚴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嚴重破壞公路設施,影響公路使用壽命。相關研究數據顯示,車輛超限超載重量的增加對路面的損害是呈幾何倍數增長的。所以,在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碾壓下,通常設計壽命為15年的公路,使用2-3年就需要重新翻修。這一研究結論,已經被世界各國無數例公路損毀情況的現實證明。可以說,公路超限運輸造成的公共財產損失之大,遠遠超乎人們的想象。
(二)制約公路通行能力,極易誘發交通事故。據統計,載重貨車70%以上的公路安全事故是由于超限超載引發的,50%以上的群死群傷性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與超限超載有直接關系。所以,超限超載運輸被稱為公路交通安全的“第一殺手”,對交通安全形成的威脅十分驚人。
(三)引起行業惡性循環,擾亂運輸市場經營秩序。當前,車主為了攬取生意而競相壓價,導致運價降低,而運價下滑又刺激了超限運輸,靠超限來彌補損失,從而形成“越超限運價越低,運價越低越超限”的惡性循環。
(四)導致汽車制造行業畸形發展。一些汽車制造和改裝企業迎合車主逃避規費的心理,不顧公路承受能力,隨意生產和改裝大噸位的重型貨車,偽造型號和技術數據,任意提供產品合格證,以擴大業務量,謀取不正當的經濟利益,嚴重影響汽車生產行業的健康發展。
(五)降低公路使用效率,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嚴重超限超載車輛一般車速較低,且體積巨大,影響后車通行,常常造成交通阻塞,使公路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另外,超限車輛由于荷載大,在起步、爬坡時大冒黑煙,造成十分嚴重的環境污染,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傷害。
當前由于國家對治超工作的頂層設計缺乏科學性和可行性,加之執法環境比較復雜,導致公路治超工作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執法隊伍先天不足。治超對執法隊伍自身素質要求相對較高。但是,稅費改革之后,各地紛紛成立超限檢測站。這支由原收費站、征收站轉崗而來的隊伍,突出存在年齡普遍偏大,文化知識結構偏低,人員超編等問題。
(二)執法效率比較低下。由于不法超限經營者千方百計繞行,要查處超限車輛,治超執法隊伍被迫與超限車輛駕駛員(車主)打“游擊戰”,吃盡千辛萬苦。有時還要遭遇暴力抗法。不僅執法成本代價太大,工作效率也十分低下。
(三)執法經費嚴重不足。目前,國家并沒有十分明確的硬性規定來解決治超經費問題,不少地方超限檢測站主要依靠罰沒款返還維持生存,致使執法工作經費、裝備得不到有效保障,嚴重影響工作的正常開展。
(四)處罰標準執行混亂。國家各部門均按照相應的法律法規,對涉及到違法超限運輸的行為實施管理,但是不同法律法規對同一違法行為的認定、處罰標準存在不同甚至相矛盾的規定。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同一違法行為,不同執法主體,根據不同法律法規實施處罰,結果不一。例如對同一超限超載車輛實施罰款,公安部門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規定處罰標準與交通部門依據《公路安全保護條例》規定處罰標準有很大差別。又如同一違法事實,不同地方處罰標準不同。這種現象的存在,不但不利于治超工作順利開展,而且影響法律嚴肅性、權威性,極大地削弱政府公信力。
(五)治超執法亂象叢生。多年來,在超限治理執法工作中,還存在不少不規范甚至違法亂紀行為。例如:超限檢測站集體受賄、收受違章車隊定期“進貢”、對違章車輛“選擇性執法”、放寬貨車超限國標、買“月票”不再受罰亂罰款、只罰款不卸貨、內外勾結等。
(一)加強公路治超工作立法。目前對超限處罰僅限于罰款、卸駁載等形式,處罰的震脅力遠遠不夠。這也是超限問題久治不愈的一個關鍵原因。建議加強執法立法,加大處罰力度。可以效仿發達國家,對超限可以追究刑事責任。
(二)構建治超工作新機制。要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和區域聯動,路面執法與源頭監管并重,強化責任追究”的治超工作運行格局,由地方政府成立聯合治超執法隊伍,充分調動交通、公安、工商、安監、質監、財政、物價、發改、經信等相關部門,利用各種可以利用的管理資源,并廣泛宣傳發動群眾,爭取人民群眾的支持配合,改變當前這種主要依靠交通運輸系統甚至僅僅依靠公路部門孤軍奮戰的治超工作格局。
(三)強化超限源頭治理。要改變輕源頭重路面的治超思維,從源頭抓起,嚴防超限超載運輸發展到路面階段。對汽車制造、維修系統制定嚴格的行業標準和經營規范,嚴防“大噸小標”,保證超限超載運輸無法進行。貨車生產企業和貨運資質管理單位要防止超限的車輛進入運輸市場。只有把好源頭關,才能切實提高治理超限運輸工作實效性。
(四)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要充分利用現代電子信息技術,建立不停車超限檢測系統,及時采集超限超載運輸車輛的各種違法證據,及時組織處理。把治超執法人員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同時,通過科技創新,研發專門用于遠程監控貨車載貨狀況的儀器,所有貨車一律裝配,由管理部門進行遙控式動態跟蹤監控,一旦出現超限超載情況,管理部門及時發現、及時提醒,及時查處。另外還可以借鑒日本經驗,在貨車上安裝電子傳感系統,貨車超限超載則無法行駛、甚至車軸斷裂。這些高科技手段,不僅可以提高治超工作效率,而且可防止違規操作。
(五)強化治超隊伍建設。要從機制上入手,標本兼治,綜合治理。一是建立健全隊伍教育機制,有計劃、有組織培訓執法人員;二是要建立優勝劣汰機制,將難以適應治超工作需要的職工及時退出治超執法隊伍。再次,要嚴把執法隊伍人員進入關口,按計劃、有步驟地引進高素質的人才,為治超執法隊伍不斷注入新鮮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