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西省貴溪市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開發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把扶貧開發作為“第一民生工程”,堅持“摸清底數、區分類型、找準問題、分類施策”的精準扶貧措施,確保扶貧開發扶到點上、扶到根上,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
一、貴溪市貧困狀況基本情況
全市共有省級貧困村10個,鷹潭市級貧困村11個,按照工作部署從2014年開始對貴溪市貧困戶進行了精準識別,經統計全市人均純收入在2736元以下的貧困人口仍有6909戶16736人,按貧困屬性分,其中低保貧困戶2410戶7837人、低保戶3007戶7244人、五保戶1492戶1655人。
二、主要做法
(一)全面完成新精準識別與精準分類工作
以市為單位,統一標準、分級負責,逐村逐戶拉網式調查摸底,深入了解貧困戶的家庭貧困狀況、家庭成員、居住條件、生產要素、家庭收入來源、上年度家庭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收入、人均消費、交通、通訊、就醫和就學等情況,采取按收入倒排方式,按照農戶申請、組級評議、組級公示、村級審核、村級公示、鄉級復審、村級公告的流程完成了建檔立卡,實現了“戶有卡、村有冊、鄉有簿、縣有檔”。開發了貴溪市精準扶貧信息管理系統、精準扶貧工作的所有信息全部錄入系統并及時更新,便于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和動態管理。
在精準識別的基礎上,深入分析每個貧困戶、貧困人口的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梳理出因病、因殘、因學、因災、缺土地、缺技術、缺勞動力、缺資金以及交通條件落后、自身發展動力不足等12種具體致貧原因,摸清查實了貧困底數和致貧原因,完成了精準分類。
(二)精準結對聯村聯戶工作已經到位
由市抓落實,采取工作到位、扶持到戶、落實扶貧主體、明確扶貧責任的原則,市直單位與21個貧困村結對,市、鄉鎮兩級干部與6909戶貧困戶結對,實現了幫扶全覆蓋。實行單位結對幫扶貧困村全覆蓋,幫扶單位派出工作隊駐村幫扶,市直各單位每年安排8戶的脫貧任務,其余的由所在鄉鎮干部托底包干。實行單位結對幫扶貧困戶全覆蓋,結對幫扶一包到底,不脫貧不脫鉤,幫扶干部變動后,新進干部自然接替。新納入扶貧范圍的貧困戶及時安排干部結對幫扶。
(三)精準扶貧政策方案體系逐步成形
今年,為了加快貴溪市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全力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有關精準扶貧的系列政策。2015年貴溪市委貴發(2015)6號文件《關于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實施意見》對全市開展精準扶貧工作進行了宏觀布局。提出力爭提前兩年實現精準扶貧工作目標任務。2015年8月下發貴溪市貴辦字(2015)55號《關于2015-2018年掛點結對幫扶貧困戶和定點扶持貧困村工作安排的通知》,對干部結對幫扶提出了具體明確的要求。
(四)精準扶貧組織機構初步建立
貴溪市委、市政府專門成立了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街辦也成立了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了重要議事日程,科學確定發展規劃和項目,在全市形成了幫扶發展、合力脫貧的工作格局。召開了全市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打好扶貧開發攻堅戰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全面貫徹落實全省精準扶貧攻堅現場推進會議精神,安排部署貴溪市精準扶貧工作。并將精準扶貧工作列入各鄉鎮、街辦、林墾場績效考評考核內容之一,并建立幫扶責任制,進一步強化督查考核,制定出臺扶貧工作考核辦法,干部幫扶工作實行平時抽查、年中督查、年末考核的辦法,檢查考核工作由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負責,列入全市各單位績效考核內容之一。
(五)用好六大政策,因地制宜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依托移民搬遷、教育、就業、保障、產業、金融扶貧等傳統扶貧政策,開拓特色扶貧,重點推介旅游扶貧和電商扶貧,利用鄉村旅游扶貧,力爭到“十三五”末期實現旅游扶貧2000人。貴溪市各地結合當地優勢,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如東門辦事處依托當地優勢安排就業扶貧6戶,其中:橋梁廠解決貧困戶就業一戶,環衛所就業3戶,長運公司就業1戶,廣告裝修公司一戶,通過實施教育扶貧一戶,安居工程一戶。
三、存在問題
(一)扶貧對象底子薄弱,思想認識不足
與過去相比,現在的貧困面已大大縮小了,但現在面對的是那些底子最薄、條件最差、難度最大的硬骨頭。如今,貧困地區的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到沿海轉移就業,剩下的幾乎都是老、弱、病、殘、小,勞動能力弱,無技術,無法有效參與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從“輸血”到“造血”轉變難。此外,部分貧困戶惰性嚴重,仍然存在“等、靠、要”的思想,依賴性強,導致扶貧工作缺乏內生動力。
(二)政策落地速度偏慢
隨著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節點不斷迫近,扶貧任務的艱巨性促使各地不斷加大扶貧開發的力度,出臺了大量的相關政策和措施。就目前來看,真正落實到位的還不夠多,不少還是停留在政策和文件層面,存在“雷聲大、雨點小”的現象,一些部門的扶貧資金、項目難以到位。
(三)有的駐村干部精力不夠集中
雖然目前已實行了單位結對幫扶貧困村全覆蓋,幫扶單位派出工作隊駐村幫扶,但有些駐村干部沒有真正地沉下身子到村子里,他們由于本身業務繁忙,專業能力不對口等多方面因素,對農村貧困情況缺乏深入了解,導致幫扶的作用有限,甚至使“駐村”流于形式。此外,有些幫扶干部認為搞精準扶貧要規劃到村,實行一戶一策,工作量特別大,很費腦筋,還不如原來的扶貧方式來得簡單,幾個大項目一定,萬事大吉,對幫扶工作產生畏難情緒。
(四)精準扶貧工作隊伍薄弱
精準扶貧工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重大任務,而鄉鎮扶貧工作隊伍力量薄落,扶貧干事由民政干事兼職,有的鄉鎮扶貧干事身兼數職精力有限,又沒有工作經費工作難以開展。從市直單位到鄉鎮對精準扶貧工作重視程度不一,精準扶貧工作在有的領導眼中產生不了經濟效益,重視程度不夠,上熱下冷,精準扶貧工作難以落實或導致工作滯后。
四、對策與建議
(一)精準扶貧要激發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貧困村及貧困戶等待國家援助資金,靠上級財政撥款的行為,尤其是部分村干部和貧困戶的“等、靠、要”思想,嚴重侵蝕著人們的發展觀念。因此,要摘窮帽拔窮根,首先要扶正思想觀念,開展精準扶貧。駐村干部要從原來的粗放扶貧向精準扶貧轉變,并通過這支沉得下去、真抓實干的扶貧干部隊伍,引導貧困地區人們轉變思想觀念,發揚自力更生的精神,煥發扶貧的內生動力。
(二)精準扶貧要建立財政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努力拓寬扶貧資金投入渠道,形成投入持續增長機制,根據本級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情況安排專項扶貧資金用于貧困村和貧困戶;加強精準扶貧規劃與行業規劃的銜接,處理好財政專項資金和其他涉農資金的關系,加大扶貧資源整合力度,用活用好財政支農政策,充分發揮各部門的優勢,讓部門的資金、項目及時落實到位,因此要對各部門需要進一步統籌協調,建立目標責任制,通過不定期對各有關部門精準扶貧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督查通報等方式,確保精準扶貧政策與幫扶對象對應起來,使扶貧措施按預期落地生根;確保精準扶貧政策按計劃滴灌到戶,并建立長效機制,注重扶貧項目的后續管理和維護,避免扶貧行為的短期性和扶貧資源的浪費。
(三)精準扶貧要產業激活和增強“造血功能”
貧困產生的根源在于經濟落后,給錢給物只能解一時之困,因此,應通過合理安排扶貧項目和扶貧資金,開展產業扶貧,恢復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精準扶貧既是一項政治任務,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根據貧困地區自然稟賦和資源特色,結合產業基礎情況和市場需求,發揮比較優勢,培育龍頭企業,開展特色產業扶貧。通過推行“公司+農戶+基地”、“返租模式”等方式,讓貧困群眾在低風險的條件下參與產業扶貧,從而獲得土地租金、股金、薪金等收入,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扶貧。
(四)精準扶貧要醫療保障前移,減少因病致貧返貧的人數
從貴溪市精準識別的情況看,因病致貧的人數占貧困人數的高達61.46%,因病致貧的戶數占貧困戶數的57.46%。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仍然是城鄉困難群眾生活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加強鄉鎮衛生醫療建設對減少因病致貧返貧的人數作用很大、對精準扶貧意義深遠。因此,必須合理有效設置醫療資源,加大對基層醫療衛生建設的資金投入,改善農村醫療人員工作及患者就醫的硬環境,加強農村衛生網絡體系建設,科學布局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網點。加強農村衛生醫療隊伍建設,確保小病不出村,通過治小病大大降低大病的發生概率。
(五)精準扶貧要整合資源,形成扶貧攻堅合力
要形成“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通過機關單位定點扶貧,調動企業、民間力量和社會組織扶貧的積極性,挖掘社會扶貧的潛力,幫助貧困群眾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多元化的扶貧路徑,將讓扶貧事業的資金、渠道和力量得以進一步壯大。
(六)加強農村精準扶貧隊伍建設,建立激勵機制,調動扶貧干部積極性
在鄉鎮建立精準扶貧工作站,設立扶貧專干,配足人員,解決有人干事問題,并安排一定的工作經費,解決有錢辦事問題。要以適當的形式予以激勵,每年對優秀的扶貧干部提拔重用2-3名,對工作不認真、不負責的要批評教育,對造成不良后果的要及時予以調整和處理。
[作者簡介]
季萍,貴溪市扶貧和移民辦。
責任編輯:邵猷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