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加良
吉林工商學院
乳酸菌發酵豆粕功效的研究
姜加良
吉林工商學院
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所剩產品,一般采用浸取法提取大豆后剩余豆粕,將優質豆粕通過發酵技術進行微生物的繁殖培養,可以有效地培育出對動物健康有益的乳酸菌發酵豆粕。發酵豆粕主要用于牲畜的飼養方面,它可以有效幫助小鼠,仔豬等畜禽類吸收蛋白質,提高免疫力調節腸道活性等。本文主要對發酵豆粕的功效加以分析,闡述了目前乳酸菌發酵豆粕的工藝和研究狀況,以及提高發酵豆粕的功效的規劃。
乳酸菌發酵豆粕;功效;研究
豆粕的用處很多,主要作為飼料使用,我國是一個養殖大國,對飼料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因此自做出良好的飼料十分重要。發酵豆粕比豆粕營養價值要高,除去了許多阻礙吸收的非營養因子,相當于一種高端飼料,提高了原有豆粕中的蛋白質含量,產生了益生菌,維生素等有益物質,可以有效減少動物食用后的腹瀉現象,提高家畜們的免疫力等。我國的發酵豆粕在研究中不斷完善改進,使用面積和用量也不斷增大。
1.1乳酸菌發酵豆粕的組成成分
大豆富含蛋白質等許多成分,也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對生命體的生長發育作用很大。豆粕是大豆壓榨后的主要成分,豆粕中同樣也富含大量的蛋白質成分,多種酶成分,是主要的家畜飼料。但是豆粕中同樣含有許多的營養抑制成分,蛋白酶抑制劑會分解蛋白質,脂肪氧化酶,大豆凝血素,酸等會影響家畜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大分子蛋白酶不易被消。目前的發酵豆粕多以乳酸菌發酵。乳酸菌在分解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酶類物質,酶類物質可以有效地降解大分子蛋白質,糖類等,轉變為氨基酸糖類物質,增強了家畜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和消化。因此,乳酸菌發酵豆粕中主要含有小分子的營養物質和一些乳酸菌發酵代謝產物,增多了營養成分外,還提高了豆粕的口感和顏色。
1.2乳酸菌發酵豆粕的研究現狀
目前對豆粕的處理分為三類,化學,生物和熱處理。化學處理就是加入合適的化學物質對豆粕中含有的營養物質進行分解,但一定要保留喂養所需營養物質,目前此種方法操作難,后續無法清除掉殘余物質。熱處理就是根據物質對熱量的接受程度,來進行加熱,同樣要殺死營養抑制成分,保留蛋白質等。此類方法操作難度較大,容易對熱度失去控制,氨基酸對熱度十分敏感,過高或過低都會對破獲其結構,現在不應用此方法。生物處理即為本文所討論的乳酸菌發酵處理。該處理是目前應用最好和最廣的培育飼料的方法。乳酸菌培育經過微生物自然發育,無毒無害,其生長中所產生的各種菌類都是對家畜生長發育有益的菌類。目前,生物技術是國內外公認的有效,健康,安全,快速,方便的飼料培育方法。國內外的研究人員對發酵豆粕的物質和含量展開了研究,他們將發酵好的豆粕未給小鼠,豬等,提取食用過后他們的血液尿液,發現他們的生長狀態和營養物質都明顯增多。
2.1乳酸菌發酵豆粕對小鼠的功效
實驗選取三組體重相差不超過1.5g的同一性別小鼠進行對照試驗,每一組小數有十只,選取有兩組小鼠喂養培育好的乳酸菌發酵豆粕,剩余一組喂養普通豆粕,其他條件都不改變,所有小鼠的生活環境都相同。試驗結束后對小鼠胃部和腸道中的物質進行檢測和對比,從而得到實驗結果。首先,實驗結果表明食用乳酸菌發酵豆粕的小鼠腸道中的消化酶含量和種類明顯增多,乳酸菌中的產物酶可以促進腸道中蛋白酶的生成,促進腸道的發育,提高腸道對物質消化和吸收的活性。其次,結果還顯示了小鼠的免疫能力增強,小鼠的免疫器官的活性提高,乳酸菌發酵豆粕含有的酶類物質,小肽類物質可以有效提高免疫器官的靈敏度,增加畜禽的的免疫能力。通過對小鼠的對比研究可以大概確定乳酸菌發酵豆粕的功能。
2.2乳酸菌發酵豆粕對仔豬的功效
實驗選取體重相似的仔豬四組,每組5只,進行分組對照試驗,仔豬是剛出生的小豬,他們生長發育不完善,沒有免疫力,但是它們發育快速,適合成為研究的對象。兩組喂食乳酸菌發酵豆粕,兩組喂食正常飼料,其余生活條件都不變,結束后提取仔豬的血液,腸內物質進行對比研究。數據結果顯示食用發酵豆粕的仔豬腸道內有機物蛋白質含量多,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提高,其腸道內的活性也增加。仔豬的血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等增多,發酵豆粕有效提高了仔豬的免疫能力。
2.3乳酸菌發酵豆粕對水貂的功效
實驗選取體重相似的水貂4組,每組十只,分別進行對照試驗,水貂的皮毛十分珍貴,近年來對水貂大量養殖濫用飼料造成了水貂許多疾病的出現,乳酸菌喂養可以改善目前的現象。兩組喂養乳酸菌發酵豆粕,剩下兩組喂養正常飼料,生活環境都要相同。實驗結束后提取水貂胃部和腸道內的物質檢測對比,收集水貂的糞便,使用有機物消化率計算公式計算消化程度。計算結果顯示的腸道內有機物含量和對照實驗組相差不大,表明乳酸菌發酵豆乳并不能有效改善水貂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
乳酸菌發酵的飼料優點很多,將微生物菌落提取培養發酵時間短,經濟效益高,目前許多畜禽的飼料都已加入發酵豆粕,食用發酵豆粕的動物日常飲食量提高,對攝入食物的消化也變好,對發酵豆粕的研究也在不頓提高。但研究人員對發酵豆粕的研究工作仍有許多不足,第一是微生物的選取方面,不同的動物適應的菌種不同,一些服用錯誤的小動物可能還會產生腹瀉的現象。這需要工作人員開展大量的研究,將乳酸菌和其他菌種搭配研究,找到合適的料水比,盡可能的找到更適用,經濟的方案。第二是考慮實驗結果的綜合分析。試驗中不能只測定一個指標,一個指標得出的結果不具有代表性,應多個指標綜合得出結論,例如同時測量血液,糞便,腸道,胃部等的物質含量,并進行多組測量。其三是對于許多動物來說,豆粕中原有的物質會造成營養不良,腹瀉的狀況,乳酸菌發酵的主要目的是降解這些因子,許多菌種在培育過程中存留量和蛋白質酶濃度都會改變,在培育過程中要時刻把握指標量,保證產物的質量。
[1]石慧,劉艷.兩步發酵法降解大抗原蛋白的研究[J].飼料工業,2011,32(3).22-25
[2]宋忐峰,金衛東,干等吉林弟、部分大豆品種(系)低聚糖含量分析[J].大豆科學,2009,28(3).506-543.
[3]胡新旭,周映華,劉惠知,等.無抗發酵飼料對斷奶仔豬生長性能、腸道菌群、血液生化指標和免疫性能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13(12).2989-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