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超
沈陽環境科學研究院
基于新能源視角下城市大氣環境污染現狀及治理措施分析
劉文超
沈陽環境科學研究院
新能源已經逐步在全球應用開來,中國也在近幾年大力開采新能源,但限于新能源的開采技術,新能源的使用率較為低下。在這樣的情況下,常規能源仍是人類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石油和煤炭能源是常規能源中使用最多的,而它們的大肆使用給城市大氣環境帶來了不可估量的災難,本文在研究基于新能源視角下的城市大氣環境污染后,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議和措施分析。
基于新能源視角下;城市大氣環境污染現狀;城市大氣污染;治理措施分析
少數學者使用規范研究方法對我國新能源使用和技術發展現狀進行分析[1],認為我國新能源使用情況不令人滿意,而新能源技術發展較為遲緩,盡管有部分新能源開采技術在世界遙遙領先,但是總體水平堪憂。有學者認為我國雖然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在核心技術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光伏發電較為落后[2]。大多數學者認為我國新能源開采技術研發力度不夠,核心技術水平不足,專利申請數量不多,新能源使用起來限制頗多。
據2012年相關數據值結果表明,我國共有325個城市存在著大氣環境問題,雖然我國當前空氣質量達標的城市數量已有所增長,少部分城市的空氣質量達標率在90%以上,但部分地區如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的空氣環境質量達標率僅24%[3]。由此可見,我國長三角、京津冀這些地方的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空氣質量低下。環境污染其實分為兩種,人為污染和自然污染。自然污染主要是指一些自然災害,次生災害帶來的城市大氣環境污染,比如泥石流,火山噴發,霧霾等,這些自然災害會給城市空氣帶來很多微塵顆粒,這些漂浮在空中的微塵顆粒則是空氣的破壞之王,它們雖然個頭小,但是卻能彌散在整個城市,正是由于個頭小,也增加了吸收顆粒的難度。人為污染則主要是指人類生存生活所帶來的大氣環境污染,比如生產工廠所產生的煙塵,沒有經過處理直接排放在空氣中,給城市上空帶來很多煙塵和有毒氣體,破壞大氣環境。還有生活取暖所用煤炭,也會給城市的空氣帶來負面影響,人們出行的私家車排放的尾氣,也是城市大氣破壞者之一。自工業時代以來,城市大氣已遭到無情破壞,我們現在必須要正視城市空氣環境,不能一味追求經濟發展,要在保護環境的情況下發展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一)調整能源使用結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城市能源使用仍以石油和煤炭為主,政府應該積極調整能源的使用結構,鼓勵人們以電能,太陽能代替石油天然氣等能源,人們居家的供暖,燒汽油的汽車,都可以利用電能源提供動力,減少對大氣環境帶來污染的能源使用,不斷優化能源使用結構,最大化利用新能源,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讓城市重獲一片藍天。
(二)明確廢氣排放標準,嚴格把控廢氣排放
要想使城市大氣環境污染減少,根本上應該減少廢氣的排放量。基于此,政府應該明確提出排放標準,具體到工業廢氣排放,汽車尾氣排放等。盡量從源頭上控制大氣污染,做到盡量減少廢氣排放,降低空氣中的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的含量。
(三)改革能源粗放工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在工業生產中,應該改變過去的粗放工藝,在能源的提煉時采用精細化萃取,使常規能源更干凈。同時可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減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的排放,使城市空氣更加潔凈。
(四)完善法律法規條文,強化監督效果
法律條文是硬性要求,只有在硬性要求之下,有些排放行為才能得以管控。國家應該完善在大氣環境保護這一塊的法律法規,嚴格監督工廠的有毒氣體排放。對于已經成立的工廠,嚴格把控,只要有不合法律的行為,不能私自包庇,一經查出,立刻封閉,不容姑息。盡管國家要求經濟發展,但是不能一味追求經濟的快速發展而忽視大氣環境的保護,所以對于不合法工廠,國家不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嚴格實行法律程序,按章辦事。對于未完善的工廠,需要提交真實有效的材料經過政府審核,只有審核通過才能開廠,否則即使已經開工,也不予批準。政府應該不定時對工廠廢氣排放進行暗地抽查,以防工廠出現作弊行為,監督部門嚴格監督,讓不合法的廢氣排放沒有聲生存的空間。
(五)搞好城市綠化,讓城市更加潔凈
一個城市的綠化跟一個城市的大氣環境成正比,綠化措施做得越好的城市,大氣污染程度越低。所以,一個城市需要做好綠化工作。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城市綠化,科學規劃綠化面積,合理種植樹木品種。在城市土壤允許的條件下,大面積的種植吸塵能力強大的植物,讓空氣中的廢氣減少,讓城市大氣環境更加潔凈,另外一方面還能美化城市面貌。
(六)大力宣傳教育大氣環境保護的意義
孩子是未來,是祖國的接班人,只有教育好孩子重視大氣環境的保護,地球的未來才有湛藍的天空。我國環境保護部門應該積極與各個中小學建立長期的合作聯系,定期到各個中小學進行大氣環境保護的宣傳和教育,讓孩子們從小懂得愛護大氣環境的重要性和意義,讓孩子在耳濡目染的條件下對城市的大氣環境給予重視,如此,城市的大氣環境才會良好。
(七)利用先進的技術對大氣污染進行干預
一般情況下,大氣中的污染物質的消散和稀釋需要一定的過程,而氣象條件對此有一定影響作用,基于此,氣象部門應該積極利用這一有利條件控制大氣污染。另外,氣象部門應該加強與環保部門的合作,利用消霧、人工降雨等方式消除霧霾等氣象災害,減少空氣中的煙塵等有害物質。
(八)建立與完善大氣擴散模型,設立警報預警系統
大氣擴散模型,是為了模擬真實環境中的大氣擴散趨勢,掌握大氣中各種氣體和煙塵物質的分布狀況,把握大氣分布規律。把握了大氣分布規律是監督大氣環境和控制大氣污染物的前提。建立與完善大氣擴散模型能有效的對大氣污染進行管理。設立警報預警系統能夠及時有效的檢測到空氣中的污染物質,及時管控,及時設立應對方案,并在長期的工作中掌握預防污染物質的規律,形成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案,減少污染物質對大氣環境的破壞。
新能源技術欠缺的情況下,人類生存生活仍以常規能源為主,人類生產建設的工廠需要大量的常規能源,這些生產活動會給環境帶來大量污染物質,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而人類生活所用,供暖,汽車等工具,由于新能源技術和經濟因素,大多使用煤炭和石油這種常規能源。隨著經濟發展,汽車日益增多,尾氣排放勢必增量,城市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因此研究以上措施對城市的環境污染進行控制,主要是從污染物質排放源頭,污染物括規律,污染物的處理等方面進行詳細的措施分析。
[1]胡亞,朱軍,林琿等.基于大氣污染擴散模型的空氣污染多維動態可視化表達研究[J].高技術通訊,2013,23(7)∶728-734
[2]江志高.城市空氣污染及綜合治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4,(16)∶10-10,11.
[3]蘭章.世界著名城市如何治理大氣污染[J].政策瞭望,2015,(9)∶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