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龍
北京鐵路局北京建筑段
談企業培訓教師的講課藝術
姚志龍
北京鐵路局北京建筑段
作為一名企業專(兼)職培訓教師(以下稱教師),把課講好、得到培訓單位和學員的肯定、贊揚是引以為自豪和快樂的事情。然而教師能否把課講好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首先,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把理論知識與現場實踐相結合;對安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能夠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掌握的知識要全面、視野要開闊、觀點要有新意。除此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運用講課藝術。
教師;講課;藝術
1、講課有沒有藝術
有人認為,教師的工作僅限于一本教材、一個教室、一塊黑板、一臺電腦、一班學員,職責是傳授知識,不需要藝術。
有人認為,安全理論、專業技能教學既具體又枯燥,涉及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服務質量等多個方面。學員多數來自生產一線,能夠掌握所從事崗位相關的技能知識已很不易。對教師而言,只有提高培訓質量,而談不上講課藝術。
本人從事職工培訓教學和管理工作十幾年,每期培訓班結束時都對所有授課教師進行教學質量評估,由學員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為教師評價,到目前為止已進行300余次。令人驚奇的是,每次學員對教師的評價都有差異。這就引起我們的思考,為什么在同樣的培訓地點、同樣的培訓對象、同樣的培訓內容,有的教師受學員歡迎,有的教師卻反映一般,為什么評價較好的教師當中有中年也有老年,有高學歷也有低學歷,甚至職務也很平常,看起來年齡、學歷、職務、教學對象、培訓內容等并不是決定教師講課水平的因素。
2、怎樣認識講課藝術
如果把培訓教材內容看成原始的、自然的東西,把準備好的課件、教案看成作品,把學員在課堂上聽到的和看到的一切作為形象,那么講課藝術具有這樣的內涵:①講課藝術以形象地再現教學內容為手段。將固定的、相對不變的教材內容、案例經過教師在課堂上出色地講解和演示,形成生動而鮮明的形象出現在學員面前,給學員留下深刻印象。②講課藝術是對教材內容的再創造過程。培訓教材內容是抽象的、枯燥的東西,但是通過教師的設計、恰當的實例、透徹的表述、清晰的演示、簡練的語言、豐富的實踐經驗,就會使整個課件和教案像作品一樣,具有欣賞價值,容易被學員接受。③講課藝術具有巨大的情感效應。當教師的講解與學員的情緒相互呼應而引起對所闡述內容的極大興趣和觀點態度的共鳴時,教師的情緒會迅速地感染學員,使課堂出現活躍的氣氛,激發學員的求知欲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1、對講課藝術的偏見
現實培訓教學活動中,由于一些教師看問題的片面性和所處教學專業的局限性,對講課藝術存在偏見:
①分重視教材內容表現形式和手段會影響知識的傳授。這些教師將傳授知識放在首位固然正確,但是學員心理上對講課內容是否值得接受、感覺上的是否新穎、注意力是否被吸引等,對傳授知識起著重要的作用。恰當的表現形式正是適應學員心理規律,促使知識傳授的重要條件。它只會有利于傳授知識,而不會起影響和破壞的作用。所以,主觀上這樣認識是沒有根據的。②過分強調講課藝術未免有嘩眾取寵之嫌。嘩眾取寵意指在眾人面前夸夸其談炫耀自己,以騙取眾人喜歡。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被學員喜歡自然是自己的榮耀。但是作為教師其工作價值主要是知識的轉移和學員知識的增加。講課內容要遵循客觀規律,適應企業安全生產需要,才會取得較好的效果。教師講的是知識而不是他本人,教師所受到的喜愛是學員發自內心的、并長久保留在內心的喜愛。③講課藝術固然重要,但過于重視會影響教師對所從事專業技術理論的研究。提倡講課藝術,目的在于使學員積極思考問題,對知識進行理解并用于實踐。形成人人開動腦筋、提出要解決的問題。這些來自不同方面的問題對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知識是極大的補充和有力的檢驗,促使教師對原有知識的再認識,從而提高其理論水平。從我單位多年培訓教學實踐中可以發現,重視講課藝術的教師,同時其教學成果也較多。可見,講課藝術與教師理論水平是互為促進的關系。
2、講課藝術的實現困難
從事安全理論技能培訓的教師在運用講課藝術中存在許多現實困難:①培訓對象多變。培訓對象來自機關、車間干部、班組長、生產一線職工。不同層次的學員對培訓需求有不同的要求,教師又不是孫悟空,可以說變就變。如果通過提高講課藝術來滿足學員的需求,未免太難了。②培訓教材版本、要求、講授的深淺程序多變。不同層次的學員對安全理論技能知識要求掌握的程度不同。機關、車間干部對培訓內容要求較高,所用教材系統,講解內容要全面;而班組長和生產一線職工的培訓,往往根據企業安全生產實際需要,自選培訓內容。這種情況下,即使有些講課藝術,也很難發揮出來。③學員接受能力不同。由于學員學歷不同、經歷不同、崗位不同、接受知識能力差距很大。經過周密準備的教學課件和教案多數學員極為贊賞和肯定,而少數學員則表示否定或沉默,講課藝術的發揮受到很大限制。
講課藝術源于教學實踐。每名教師都有各自不同的見解。綜合多年從事職工培訓工作經驗,總結出提高教師講課藝術,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1、明確教師在職工培訓中的作用
職工教育和基礎教育有著本質的區別。職工教育的對象是在職職工,他們已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安全技術理論知識和工作實踐經驗,對教材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且培訓時間有限,不能照本宣科、全面灌輸教材內容。這種情況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主要起著“向導”作用。
2、掌握處理培訓教材內容的技巧
由于培訓內容多,授課時間有限,對培訓內容須做一定的處理和加工,這就是對培訓內容的再創造。
①在深刻理解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把所要講的內容來龍去脈交代清楚。②在主線中突出重點部分,集中體現教材的中心思想,使學員聽懂、掌握、會用。③刪去教材中內容重疊交叉與實際需要不符的部分。
3、課件設計恰當、準確、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實例、案例,用充分的事實和依據來闡述教材內容。
4、課件要做到系統、完整、充實、生動,語言要大眾化,令人聽起來親切、自然、易懂,貼近單位現狀及安全生產實際需要,整體上要銜接緊湊、突出重點,善始善終。凡提出的問題都要講清楚,凡用到的新名詞都要講透,不可含含糊糊一帶而過。在結束時,應有結論。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實踐證明一個受到贊揚、學員愛戴的優秀教師都有很高的講課藝術。因此,作為教師要在培訓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探索,提高講課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