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茂容
廣東省清遠市技師學院數控模具系
《數控技術》中插補原理教學方法的建設研究
古茂容
廣東省清遠市技師學院數控模具系
數控技術對于現代化建設和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大量培養數控技術人才成為所有高校的一項共識。然而數控技術的教學存在諸多難點,插補原理即是其中之一。本文通過分析插補原理的概念、內容和目的,強化數控技術教學環節,為提高教學質量,改善學生素質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數控技術;插補原理教學
在當今社會,數控技術的發展網絡已經融入到了各行各業,包括機械自動化和電子集成化等重要的生產技術都有數控技術參與其中。通過利用數控技術來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產品質量,成為了所有生產制造業的共識。因此,數控技術的普及應用就成為了重要的課題。各大高校紛紛設立了數控技術課程,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很多高校都反應出數控技術課程的難點在于理論教學要與實踐操作緊密結合,而現有的教學條件卻無法滿足兩者結合的需求。這既是因為數控設備價格昂貴,普通高校難以負擔;同時學生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還不成熟,不能很好地適應設備。本文通過分析插補原理的概念,對其內容和目的進行詳細研究,以期改善數控技術的教學環境,彌補理論與實際難以結合的缺陷,為高校解決教學難題提供一些經驗。
插補原理是指在數控技術中,根據曲線段已知的幾何數據以及相應的工藝數據所計算出的速度、曲線起終點、中間點等信息,然后以坐標軸為基準,發送具有方向、大小和速度的協調的運動序列命令。通過坐標軸為中心的運動合成,形成了符合加工程序所要求的工件刀具運動軌跡。插補的方法主要分為基準脈沖和數據采樣兩種,其中基準脈沖中的逐點比較法和數字積分法在實際環境中應用十分廣泛,是插補原理中的重點教學內容。
逐點比較法是以坐標軸中的四個象限區域的判別為特征,每運動一步都要該點的瞬時坐標與給定的圖形上的坐標相比較,判別是否有偏差;如果有偏差,就要在下一步中進行調整,如果沒有偏差,就按照給定軌跡繼續運動,這樣就能得到一個最接近給定圖形的軌跡。逐點比較法的最大偏差不會超過一個脈沖當量,且操作簡單便于觀察,在坐標數控系統中應用廣泛。
數字積分法是利用數字積分器來計算工件刀具沿坐標軸的位移,保證刀具沿給定的圖標曲線進行運動。數字積分法的運算速度快,脈沖分配均勻,這就使得它能夠很好地實現多個坐標的插補聯動,這意味著它不僅能實現平面上的直線和弧線插補,還可以實現空間曲線的插補。在現階段的數控理論教學中,數字積分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在輪廓控制數控系統中有廣泛應用。
傳統的數控技術教學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和熟悉插補運算的原理,學習并掌握數控系統中插補運算的算法,包括逐點比較法和數字積分法的算法。部分院校根據其專業性質以及教學設備的不同,可能會在教學內容上存在一些差異,但是其主體內容基本相同。特別是逐點比較法和數字積分法,一直是所有高校數控技術教學中的重點。隨著數控設備的提高與數控技術的發展,逐點比較法和數值積分法已經不能完全代表數控技術中的所有算法了。為了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插補原理,并具備相應的知識拓展能力,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數控系統的工作原理,并結合這兩種算法分析數控系統中不同模塊的功能,使學生真正地掌握插補原理。即使面對新的算法,也能夠根據系統模塊的功能對該算法進行初步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
普通的數控設備價格對于很多高校來說仍然難以負擔,無法實現大規模地實踐應用。而作為實踐與理論緊密結合的科目,插補原理教學對于實踐操作的需求更甚于其他科目。因此,本文采用模擬仿真軟件,既滿足了學生的實踐課程,也為理論教學中提供了逼真的教學演示。
(—)仿真系統的作用
該仿真系統主要是以逐點比較法和數字積分法這兩種插補方法為模板進行設計。選擇的插補對象一般為直線和圓弧,首先在文本框中輸入數控程序,系統對該程序進行讀取之后再繪制直線和圓弧的軌跡。通過逐點比較法和數字積分法所繪制出來的插補軌跡是不同的,經過仿真系統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兩種算法對同一個插補對象的計算過程和運動軌跡的狀況,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兩者之間的異同。仿真系統對于理論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演示作用,它能夠將復雜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內涵,同時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數控技術的進一步普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仿真系統的設計
仿真系統采用了Visual Basic語言進行設計,它便于操作、功能強大,擁有簡潔直觀的圖形用戶界面,能夠支持應用程序的快速開發,還可以使用DAO、RDO、ADO連接數據庫。仿真系統的界面設計包括窗體、命令按鈕、文本框、圖片框、標簽、時鐘控件等,在Visual Basic語言下這些都能夠輕松實現。系統主要功能在于對人工編寫程序進行讀取和判斷:當用戶在文本框中完成程序輸入之后,系統要根據程序內給定的數據在坐標軸上表現運動軌跡;是否需要跨象限、對插補類型進行選擇、對軌跡進行計算等,都需要該語言來完成。
(三)仿真系統的準備
想要利用Visual Basic語言來實現數控插補過程的仿真,首先要建立一個顯示平臺,該平臺也是基于Visual Basic語言構建,可以分為顯示與控制兩個部分;其次,在后臺建立插補計算程序,該程序是按照插補原理圖編寫而成的,主要用于模擬顯示插補點的坐標數據,并判斷插補是否結束;最后,設計一個連接顯示平臺與后臺計算程序的接口,將兩者連接起來。在設計顯示平臺時,需要設置參數選項與操作按鈕,這樣能夠有效區分不同類型的插補過程,然后進行有針對性的仿真。例如:直線與圓弧的插補過程有所不同,設置參數選項之后,學生能夠輸入詳細的數據,使得插補過程的仿真效果更加逼真。操作按鈕的設置則能夠有效地控制插補曲線的理論軌跡,并實現動態的放大與縮小,便于學生比較兩種軌跡之間的差別。
(四)仿真系統的模塊
系統模塊主要有參數輸入、坐標平移、跨象限判斷和插補類型判斷。
1、參數輸入:用于輸入插補對象的有關參數,如起點及終點坐標、圓弧的圓心或者半徑等,另外插補方向、插補方式、插補方法、插補精度、插補時間間隔等參數都要通過該模塊進行輸入。
2、坐標平移:通常情況下,插補計算中的直線起點或者圓弧圓心均默認為坐標軸的原點。為了使該系統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種類的插補計算,仿真系統中的直線起點或圓弧圓心是任意給定的,并不一定要落在坐標軸的原點上。在計算的時候,如果直線起點或圓弧圓心與坐標軸原點重合,則可以直接進行計算;如果兩者并不重合,則要進行坐標平移,將坐標原點移到與直線起點或者圓弧圓心重合的位置,然后進行計算。
3、跨象限判斷:當直線作為插補對象時,一般不存在跨象限的問題;如果圓弧作為插補對象,則要考慮軌跡的跨象限問題。這是因為在不同象限內對于圓弧的插補計算方法有所不同,判斷圓弧是否跨象限是保證運動軌跡符合程序要求的重要方法。可以借助坐標平移來進行判斷。
4、插補類型判斷:由于不同象限內插補對象的插補計算方法不同,因此在完成跨象限判斷之后,還要進行插補類型判斷。即確定直線或者圓弧所屬的象限,并根據設置好的各個象限子計算模塊進行相應部分的計算。通常情況下,直線有四個不同的插補情況,既直線在四個象限內的軌跡;而圓弧存在八種不同的插補情況,即圓弧在單一象限內以及跨象限的軌跡。
(五)仿真系統的操作
打開仿真系統,點擊啟動;在界面上選擇需要仿真的線型,然后輸入參數;輸入完成之后點擊顯示按鈕,觀察理論軌跡;點擊步進顯示按鈕,系統將按照步進按鈕中設置的間隔顯示軌跡的生成;然后點擊插補軌跡連續顯示按鈕,軌跡會結束步進狀態,迅速生成;點擊停止按鈕就會終止插補過程的仿真;可以根據需要點擊放大或者縮小按鈕來調整某一段軌跡;點擊清屏按鈕就可以清除原有的插補軌跡。
(一)該系統采用Visual Basic語言進行設計,這種語言簡單易學、操作性強,十分適合教學使用。同時,該語言系統界面簡潔、可視性強,保證了人機的良好互動,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程序設計能力,值得在廣大高校中進行推廣。
(二)學生在仿真系統中能夠深度參與數控編程的每個過程,即使只是簡單的指令,經由學生親自手動輸入,也大大加深了學生對于該指令的理解和認識。這是在數控技術課堂上學不到的重要體驗,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幫助。
(三)仿真系統在接受一次指令之后就能夠繪制出坐標軸四象限中的所有曲線軌跡,同時將逐點比較法和數字積分法兩種算法的不同插補軌跡繪制出來,以供學生進行直觀的觀察和比較,并對插補仿真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
插補原理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到理論知識,更要讓學生親自體驗插補算法的編寫與運行。在Visual Basic語言下建立起的仿真系統,滿足了學生手工編寫數控程序代碼的要求,同時它能夠動態繪制插補軌跡,使教學過程更加簡便直觀。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插補原理,也在與系統的互動之中,提高了學習效率,它使插補原理教學的課程充滿了樂趣,大大提高了教學質量。
[1]齊保謙.數控技術.中插補原理教學的研究科技信息,2009,13
[2]呂彥明.插補仿真系統在數控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工具技術,2013,47
[3]楊偉東.計算機數據課程中插補原理教學方法的探討實驗室科學,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