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亮
黑龍江省大慶市西苑小學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
周海亮
黑龍江省大慶市西苑小學
小學階段,作為一門語言類應用性學科,語文科目的教學需要教師明確的教學目標,針對學生的基礎情況展開教學。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教學方法,語文課程的提問能夠提高教師和學生進行交流互動的頻率。本文主要論述了如何通過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提問來增強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教師要從課堂提問內容設置、教學與課堂提問的結合、創新課堂提問環境,從而優化教師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提供參考。
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教學研究策略
小學階段,語文科目的主要教學內容包括拼音教學、識字、寫字教學、語文閱讀教學、語文詩詞教學以及語文寫作教學等等。語文科目教學效率的提升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互動溝通和交流,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如何開展課堂提問,如何設置課堂提問,如何增強教師的提問效率,加強提問效果等等都是教師需要認真考慮,通過課堂提問教學實踐不斷探索、不斷創新解決的問題。
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教學處于起步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都在逐步養成。小學語文課堂提問,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某一年級學生的階段性學習目標展開,提問的目的在于了解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知識的學習情況,并且給學生明確接下來的學習方向等等。學生的語文基礎情況主要指學生的語文素養水平,具體來說包括學生在字詞、拼音方面的知識儲備,學生對教師課堂講解的語文詞匯、句子、段落的理解情況,學生對教師所講授的對作文寫作或者文章閱讀方面的內容或技巧等等。
例如:對于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講,教師的課堂提問內容設計就要偏重于簡單化,主要的提問問題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的拼音、字詞之類的書寫、理解、讀音等等,即,提問學生“這個字怎么讀,拼音怎么拼,讀幾聲,可以怎么樣組詞,所組成的詞的含義是什么”之類的問題;而對于小學五、六等較高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基本養成,學生也基本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素養,這個階段學生的課堂提問問題的內容設計就可以將難度提升,提問一些具有靈活性、需要學生進行思考的問題,比如,“在這首詩中,為什么要用到這樣的意象,為什么用這樣的動詞,這樣使用的好處是什么”之類的問題。
語文是一門應用性的語言學科,這一學科最終的教學目標并不在于僅僅學習語文知識,讓學生了解語文,更重要的在于,學習語文要讓學生學會應用這門語言來表達學生自身的想法、觀點,使用這門語言來理解別人的語言、觀點等等。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課堂提問形式的區別要與語文不同應用部分、不同應用形式相結合,在不同的語文教學部分使用不同的課堂提問形式,從而促進教師教學的使用性程度的提升,優化教師的語文教學。
例如:在開展詩詞歌賦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小組討論的課堂提問模式,即將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從而由小組代表人回答教師的課堂提問,在詩詞歌賦這部分內容采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因為單個學生在詩詞歌賦方面的理解能力往往片面,經過學生之間的分組討論,能夠讓學生在討論中激發自己學習的熱情;而在進行作文講解這部分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集體式課堂提問形式,即提問一個有價值、具有討論性的問題,輪流提問不同的學生回答同一個問題,激發不同觀點學生之間的鵝討論,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
小學階段,學生在課堂中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學生對自己的控制能力以及控制水平有效,這就需要教師創立適當的課堂提問環境,讓學生在課堂提問中激發自身學習的興趣,并且通過課堂提問,教師還可以將在課堂中走神的學生的思緒拉回課堂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教師的教學效率。
例如:創設課堂提問環境包括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尋找答案,也包括由教師有目的的拋出問題,由學生解決找到答案。在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方面,教師在講解現代文閱讀方面可以予以實施,讓學生首先對文章進行初步的閱讀,根據學生自己的初步閱讀,以學生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提出兩個問題,集合大家的問題,進行深層次閱讀,找到答案。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語文課程的教學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而小學階段學生的表達能力、課堂專注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有一定程度的欠缺,因此,提高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等等都離不開教師在教學中對課堂提問創新、課堂提問內容、課堂提問方式設計、課堂提問與課堂教學的結合等等各個方面進行創新。語文教師課堂提問要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入手,旨在幫助教師摸清學生的學習情況,并給學生一個正確的學習導向以及學習目標等等。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策略的優化、創新以及探究有助于教師教學效率的提升,增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增強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1]王桂娟.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J].神州旬刊,2014(8)∶132-132.
[2]劉德平.小學語文課堂提問的教學研究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5)∶6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