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華
甘肅省嘉峪關市明珠學校
淺談科學教育活動有效途徑
李章華
甘肅省嘉峪關市明珠學校
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國家的希望,必須加強對學生進行科技普及教育和科學技能的訓練,引導他們樹立科學思想、科學態度,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用科學教育的新理念探索科學教育和科技實踐活動的有效途徑,把科學課作為科學教育活動的主陣地,拓展教學內容搞好科學活動,努力營造科學文化氛圍,挖掘科技資源,以科技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科技實踐能力。
創新;科學教育;科技活動
長期以來,我們對各種活動包括科學教育活動都有一個認識上的誤區,以為是搞幾次比賽或舉辦一個專題講座才是活動,把課堂教學排除在外。要知道,科學課是用課時固定下來的有時間保障的定期的科學教育活動,是通過課堂教學讓學生獲得科學知識和科學技能的主要渠道,上好科學課就是實實在在組織學生有效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搞科普教育和科技活動不能指望搞幾次科技競賽,還要重點抓課堂教學,因此,科學教師應組織學生扎扎實實上好每一節科學課。
1.備課是關鍵
科學課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知識點和知識面豐富多彩,包羅萬象,與我們生活、生產息息相關,涉及到生物、化學、物理、天文、地理、氣象、環境、營養食品、身體發育等諸多學科,因此,上好科學課并不簡單。因此,上好科學課首先要把課備好。備課一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內容,查閱相關資料,充實教學內容;二要研究學情,了解學生需求;三要提前備齊教學素材及實驗器具,做好課前準備,為課堂教學打好基礎。
2.精心組織課堂教學
首先,按課時組織學生上好每一節科學課,把科學課堂變成學生獲取科學知識,提高科學技能的重要舞臺。根據科學課的特點,一要把教材內容講清楚,讓學生明白相關的科學概念。二要精講多練。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動手操作,把材料袋中的材料器具拿出來“玩一玩”。三要組織上好實驗課。實驗課是最好的活動,通過動手操作,積極探究,引發學生進行觀察、思考、分析、判斷、總結等科學活動。
3.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科學知識、樹立科學態度
通過科學課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知識與科學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使學生真正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用科學思想來思考,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學習與生活中的問題,不斷提高科學意識,不斷增強科技本領。
科學課中有許多教學內容涉及到的實驗需要幾天甚至數周時間才能完成,譬如“種子發芽實驗”、“生態瓶的制作與飼養”“面包發霉實驗”、“天氣日歷”……這些實驗通常需要一段時間持續不斷地觀測。在實驗過程中,需要運用科學的方法,仔細觀察、采集數據、科學判斷、分析總結、得出結論,在實驗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多種能力;第一,培養觀察習慣和觀察能力,第二,培養和鍛煉動手操作能力;第三,學習運用科學方法進行科學實驗,培養嚴謹的科學態度;第四,培養學生一絲不茍的堅持力。
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墻報、黑板報等形式進行科普宣傳,讓學生感受科技的重要性,營造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推動學習型學校建設,促進全體學生科學素質的提高,很受學生歡迎。
為了讓學生自始至終都帶著一種高漲與激動的情緒參加科普活動,在活動中感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創造的歡樂,我們以專項社團為主線,挖掘各種蘊涵于社團的教學、生活習慣和養成教育中的宣傳陣地,耳濡目染、自然相機地滲透科普教育,使得科普教育看得見,摸得著,使科普活動更具有代表性和實踐功能。
科技活動需要必要的場地、器材、人員等基本條件,廣泛開辟科技活動場所,挖掘適合小學生的科技資源,為科技活動社團提供必要的活動場所(科學探究實驗室、科學探究活動室、圖書室、電腦教室、手工制作室、電動機械操作室、機器人教室、航空模型教室、校園科技館)發揮他們的特長,為喜歡種植的學生開辟“開心農場”種植基地,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情趣。
在中高年級學生中,依照學生的興趣愛好組建手工制作(紙模型)、電動機械(微型機床)制作、科幻繪畫、DV制作、生態瓶的制作與觀測、植物花卉栽培等多個科技社團,定期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發展培育學生的科技特長和愛好,使他們學到一定的專門知識,養成善于觀察、思維和動手的習慣和興趣,通過社團活動,推動學校科學教育向實效性發展。
1.用科學教育新理念指導科技活動
學校是學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地方。所以,針對科學教育活動,我們要轉變認識觀念;即,全體教師都應該是科技輔導員,學校所有場所都是科普基地,所有課堂都是科普教育的主陣地。搞科技活動不能總是科學老師的事,全體教師都應該參與其中,積極組織多種形式、豐富多彩的課內外科技活動,培養和促進學生的科學興趣和科技實踐能力。
2.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年度重大科技活動
每年由中國科協包括省市科協舉辦重要的大型科普教育活動和科技活動——科技周活動(五月第三周)、科學調查體驗活動(5月~8月)、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地方當年12月、來年省上4月、全國8月)、科普日活動(9月第三個公休日),這些綜合性科學活動內容非常廣泛,學校可結合實際情況組織師生積極參加,開闊學生學習科學的視野,讓學生充分體驗科學的魅力。
3.知識講座與體驗實踐并重是學生獲得科技能力的重要途徑。
積極組織學生參加與學校教育關聯的單位如教育局、科協、科技局、婦聯、共青團等部門舉辦的各項主題教育活動和實踐活動。諸如參觀科技館、聽科技講座、到工廠參觀、組織野外科學考察等等,讓學生了解科學發展與科技成就,實地體驗科學,不斷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使學生的科學思考能力和科學研判能力得到加強,科學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
[1]袁振國.中小學管理,1999(12)2-4
[2]舒義平.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13):194-194
李章華,中學高級教師,嘉峪關市學科帶頭人,甘肅省骨干教師,甘肅省“百千萬”鄉村教師素質提升計劃“金鑰匙”導師團導師,現為嘉峪關市明珠學校科學專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