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軍
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第三中學校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使用探究式教學方法
常大軍
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第三中學校
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緊張,學習的科目繁雜,而且還需要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所以,許多學生在高中階段的學習都會進入“被動學習”的模式,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學習的熱情不高,學習的效果也不是特別的好。在高中階段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習學習起來能夠有動力,是當前許多老師正在嘗試的一件事情,本文將從使用探究式教學方法,探討其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的作用。
高中生物教學;探究式教學方法;使用
高中生物是一門抽象的,需要學生去記憶的學科,有人將其喻為“理科中的文科”由此可見,它需要學生去記憶的知識點之多。但是,在高中學習理科的多為男同學,相較于女同學而言,男同學更擅長的是邏輯思維,有些學生一背書就“頭痛”,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上,許多學生對學習生物的積極性要明顯低于物理、化學等科目。在這個時候使用探究式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發現問題、通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試驗操作、收集分析整理信息,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能對生物這一門課程有一個新的認識,對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習生物,十分有必要。
1、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投入到生物學習之中
學過生物的學生都知道生物課上的許多知識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諸如醫學上人們一直以來著重研究的遺傳疾病,我國水稻專家袁隆平研究出來的舉世聞名的雜交水稻等,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生物學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學好生物這門課程,對于我們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要想將我們的生物知識“灌輸”到學生的大腦中,讓學生真正的愛上生物這門課,學會自主探究,僅僅依靠教師干巴巴的將課本上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是不夠的。教師在講課時,應當學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對情境的探究中了解生物知識。如在學習《種群和群落》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讓學生思考:企鵝只能生活在極地的原因,觀察生活里的一些鳥類會在什么時候飛走,又大約在什么時候飛回來,這些問題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的關聯,有些又是學生感興趣但不知道的,所以就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自主探究的激情。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也會有所提升。
2、結合生活實例,讓學生提出問題,自主探究
在學習生物這門課程時,如果僅僅只是教師一個人在講臺上唱獨角戲,學生不配合教師的工作,那么,這一堂課就是失敗的。因此在課堂上,教師一定要注意引導,給學生一定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樂于去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例如,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當下的社會上發生的埃博拉和禽流事件,讓學生去探討和交流。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可以提出諸如:這些疾病產生的原因,傳播的方式,預防的方法一類的問題。面對學生提出的這些問題,教師千萬不可輕易的告訴學生這些問題的答案,而是應該鼓勵學生通過互聯網絡、雜志報刊等資料,去了解、分析這些知識,通過這樣的自主探究,學生既學到了新的知識,又提高了自己的動手動腦能力,使學生能夠逐漸擺脫一切問題依靠教師來解決的不良心態。
3、探究性實驗教學,讓學生獨立完成實驗操作
生物課程的學習與物理、化學一樣,有許多的實驗可以做,而且實驗也是科學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諸如袁隆平發明出來的雜交水稻,也并不是坐在辦公室里空想出來的,而是他站在田間地頭,經過反復的實驗、對此的得出的結果。所以,在生物課堂上,讓學生多動手多實驗,也是一個培養他們動手能力,讓他們獲取知識的好方法。同時,因為實驗的實際操作性較強,較之理論知識而言,更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解了《能量之源——光合作用》這一節之后,可以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探究實驗,探究植物的生長是否需要光,可將兩個花盆里都放上可以發芽的植物種子,兩個花盆所提供的條件都是相同的,只是我們將一個花盆放在陽光底下,一個放在陰暗潮濕,見不到光的地方,一段時間之后,再讓學生去觀察,看一看實驗的結果,得出一個結論。通過這樣的實驗,學生能夠收獲自主探究的樂趣,并且學到一定的知識。
總之,高中階段的生物學習,學生不應該固守過去傳統的為了拿到高分才好好學習的觀念,這樣帶有功利性的學習心態,很容易讓學生提不起學習的熱情,陷入厭學的狀態。因此,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教師一定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享受到學習的樂趣,在學習里既能學到知識,也能培養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做到真正全方位的發展。
[1]徐國松.高中生物教學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9
[2]趙軍鋒.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
[3]黃書書.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