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玲 王建榮
(烏魯木齊市中醫院婦科,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
不同生理階段更年期綜合征患者Kupperman評分、體內激素和內分泌代謝指標的比較
楊玲王建榮
(烏魯木齊市中醫院婦科,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摘要〕目的探討不同生理階段更年期綜合征(MS)患者Kupperman評分及體內激素和內分泌代謝指標水平。方法采用回顧性隊列研究的方法隨機選取該院門診MS病例,根據患者情況分為絕經前期、圍絕經期、絕經后期三組,每組40例,比較并分析三組的Kupperman評分及體內激素和內分泌代謝指標。結果絕經后期患者Kupperman評分高于圍絕經期和絕經前期患者,且在不同年齡和婚姻狀況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生理階段患者體內激素水平變化明顯,且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和總膽固醇(TC)在不同生理階段患者體內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不同生理階段MS患者的Kupperman評分不同,且體內激素及糖脂代謝出現異常。
〔關鍵詞〕絕經前期;圍絕經期;絕經后期;激素;內分泌代謝
第一作者:楊玲(1969-),女,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婦科疾病的診治研究。
更年期綜合征(MS)是由女性卵巢功能的自然衰退而引起的生理、心理和神經內分泌方面的癥狀,包括潮熱、乏力、煩躁、失眠以及腰腿痛等。有研究〔1〕指出約75%~80%的女性在圍絕經期會經歷一種或多種以上癥狀。據估算,我國目前約1億名婦女有MS的臨床表現〔2〕。本研究通過比較絕經前期、圍絕經期以及絕經后期女性患者的Kupperman評分及體內激素和內分泌代謝指標的異同與變化,探討女性MS的可能發病機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來我院門診就診的絕經前期、圍絕經期、絕經后期的MS患者各40例。診斷標準參照國家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訂。納入標準:①年齡40~60歲;②符合上述MS診斷標準,主訴月經失調、潮熱、煩躁、失眠、乏力等;③Kupperman評分≥10分;④卵泡刺激素(FSH)≥10 IU/L。排除標準:①既往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或其他嚴重軀體疾病的患者;②確診為生殖系統惡性腫瘤患者;③卵巢功能早衰或雙側卵巢切除的患者;④近3個月使用甾體類藥物或其他藥物治療的患者;⑤嚴重精神疾病患者。
1.2資料采集①收集納入病例的年齡、主訴、病程、既往病史、月經情況、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和月收入情況,并進行Kupperman評分;②晨起抽取研究對象空房靜脈血后立即送檢,按指定方式檢測FSH、黃體生成素(LH)、雌二醇(E2)、血清果酮(T)、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島素(FINS)、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瘦素(Leptin)及餐后2 h再次抽血檢測餐后血糖(PBG)。各生理期取血時間如下:有月經者于月經第3~5天,停經者在無優勢卵泡的情況下(借助B超確定),絕經者在任何一天。
1.3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進行t檢驗、方差分析、LSD檢驗和χ2檢驗。
2結果
2.1不同生理階段患者一般情況比較絕經前期患者平均年齡最小,為(45.93±2.54)歲,圍絕經期患者次之,為(52.45±3.06)歲,絕境后期患者平均年齡最大,為(52.45±3.06)歲。不同生理階段患者的年齡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絕經后期患者中,≥50歲者所占比例大(77.50%),而絕經前期患者40歲年齡組所占比例較大(72.50%);不同生理階段患者的月收入情況的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婚姻情況和教育程度在不同生理階段患者中的分布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不同生理階段患者一般情況比較(n,n=40)
2.2不同生理階段患者Kupperman評分及其影響因素比較絕經前期患者Kupperman評分為14.75±6.27,圍絕經期患者為18.51±8.25,絕經后期患者為21.48±7.07,三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Kupperman評分在年齡、婚姻狀況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在不同生理階段,≥50歲年齡組和無配偶的MS患者的Kupperman評分均高于40歲年齡組和有配偶的患者;而不同生理階段患者在不同教育程度和月收入情況間的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生理階段患者的Kupperman評分比較
與≥50歲組比較:1)P<0.05;與無配偶組比較:2)P<0.05
2.3不同生理階段患者體內激素及內分泌代謝指標的比較激素指標中,不同生理階段的FSH、LH、E2及T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FSH和LH水平在絕經后期患者中最高,而E2和T水平在絕經前期患者中最高。內分泌代謝指標中,不同生理階段患者體內FBG、PBG和TC水平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三項指標水平均是絕經后期患者最高,而三組患者其他代謝指標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3。

表3 不同生理階段患者的激素及
3討論
更年期是女性從有生殖能力過渡到無生殖能力的特定時期,一般發生在40~60歲,包括絕經前期、圍絕經期和絕經后期三個階段。在該階段,女性在心理和生理上均發生變化,如生理上的月經紊亂、潮熱出汗及骨質疏松等,心理上則表現為焦慮、易怒、抑郁等。流行病學調查研究〔3~5〕顯示,MS的發生率為37.86%~77.60%,不同地區發生率波動較大,但發生率較高的癥狀較為集中,主要為潮熱出汗、頭痛、骨關節痛、情緒波動以及失眠疲乏等。這些生理和心理上的改變嚴重影響到女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嚴重威脅到女性健康。本研究結果與王莉等〔6〕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這可能是由于無配偶女性缺乏有關愛的家庭環境,以及年長者身體功能下降所引起。對于不同生理階段患者體內激素及內分泌代謝指標,隨著絕經期的不斷進展,患者體內激素水平變化明顯,本研究結果與靳嶺〔7〕的研究結果相一致。提示絕經所伴隨的不僅僅是女性體內激素水平的顯著變化,糖脂代謝紊亂的情況也不可小覷。綜上所述,不同生理階段的MS患者體內激素及糖脂代謝的異常可能是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其詳細機制有待深入的研究。
4參考文獻
1MacLennan AH.Evidence-based review of therapies at the menopause〔J〕.Int J Evid Based Health,2009;7(2):112-23.
2成芳平,楊洪艷,王小云.絕經綜合征流行病學研究及治療進展〔J〕.廣東醫學,2005;26(1):122-4.
3康愛琴.更年期婦女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283-6.
4周穎,趙瑞,李玉艷,等.上海項目社區婦女更年期綜合征調查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4;15(4):324-7.
5王曉凡,張海芹.女性更年期綜合征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學報,2014;21(6):70-2.
6王莉,王雅楠.圍絕經期和絕經后期婦女的生存質量及其與Kupperman評分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5):2941-3.
7靳嶺.不同生理階段女性更年期綜合征中醫證型規律及治療的臨床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11.
〔2015-02-11修回〕
(編輯袁左鳴/滕欣航)
〔中圖分類號〕R71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5)22-6413-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2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