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東
標準大骨瓣減壓術與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顱腦損傷的對比分析
趙云東
目的探析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和常規骨瓣開顱術進行顱腦損傷治療的效果。方法72例嚴重顱腦損傷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采用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對照組采用常規骨瓣開顱術,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結果觀察組手術治療良好率58.33%(21例),致殘率30.56%(11例),死亡率11.11%(4例);對照組手術治療良好率27.78%(10例),致殘率41.67%(15例),死亡率30.56%(11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 (11.32±3.61)分高于對照組(8.12±3.8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標準大骨瓣減壓術治療嚴重顱腦損傷的效果相對突出,且患者死亡率與致殘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常規骨瓣開顱術;顱腦損傷;效果
顱腦損傷作為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患者致殘率以及死亡率相對較高[1],是臨床研究和關注的重要病癥之一。標準大骨瓣減壓術以及常規骨瓣開顱術是顱腦損傷救治中應用較多的兩種手術形式,下文通過選取本院收治的72例嚴重顱腦損傷患者,分別采用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和常規骨瓣開顱術進行治療,并對比其治療效果,以為臨床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2例嚴重顱腦損傷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6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21~76歲,平均年齡(42.3±11.3)歲;其中交通事故14例,高處墜落17例,工業外傷5例;開放性損傷23例,閉合性損傷13例;腦挫裂傷11例,腦內血腫4例,硬膜外血腫10例,硬膜下血腫11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23~74歲,平均年齡(42.7±11.1)歲;其中交通事故15例,高處墜落15例,工業外傷6例;開放性損傷24例,閉合性損傷12例;腦挫裂傷13例,腦內血腫3例,硬膜外血腫11例,硬膜下血腫9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以及損傷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收治入院后,兩組患者均給予一般的抗炎、止血以及顱內壓控制、營養支持、水電解質平衡保持、預防并發癥等顱內損傷對癥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患者給予標準大骨瓣減壓術治療,手術前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處理,然后以耳屏前顴弓上1cm位置處作為手術切口,同時從耳廓上至頂骨正中線中的前額發際下進行鉆孔,游離骨瓣在露出蝶骨平臺和顳窩后進行骨瓣去除,最后在咬平前顱底和中部顱底后,以放射狀剪開硬膜,對顳肌邊緣和硬膜邊緣進行減張縫合,完成手術治療。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以顳頂或者是額頂作為手術切口,進行開顱減壓,實現患者病癥治療和控制。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2]將手術治療后能夠恢復上班、學習等正常生活的情況評定為手術效果良好;同時將能夠實現生活自理情況評定為中度殘疾;將需要通過照顧進行生活的情況評定為重度殘疾;對兩組患者的死亡率、手術良好率、致殘率、GCS評分等療效指標進行統計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手術治療良好率58.33% (21例),致殘率30.56%(11例),死亡率11.11%(4例);對照組手術治療良好率27.78%(10例),致殘率41.67%(15例),死亡率30.56%(11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GCS評分比較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的GCS評分分別為(4.52±7.64)、(8.12±3.89)分;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的GCS評分分別為(4.37±8.41)、(11.32±3.61)分,兩組患者開展治療前的GC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開展治療,兩組患者的GCS評分都有明顯的改善,觀察組患者的提升幅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中,顱腦損傷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類型,主要有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不同程度的顱腦損傷情況[3],其中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病情最為嚴重,再加上顱腦損傷的情況一般都比較復雜,患者不良反應與癥狀的發生比率比較高,對患者所產生的生命威脅也更為突出,是臨床研究和關注的重要疾病類型。
本文對72例嚴重顱腦損傷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分別采用了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和常規骨瓣開顱術,結果顯示標準大骨瓣減壓術治療患者的臨床效果明顯好于常規骨瓣開顱術治療。主要因為常規手術方式在患者顱腦損傷治療中,雖然能夠對患者的顱腦血腫以及腦挫裂傷病灶進行清除,但是并不能對腦部壞死組織進行徹底的清除,再加上手術治療中對顱腦的減壓處理不夠充分,容易引起惡性腦水腫,導致患者出現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而標準大骨瓣減壓術治療中,手術減壓切口比較大,能夠將顱腦組織進行充分的顯露,從而在實現顱腦降壓基礎上,更好地進行腦壞死組織清除,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標準大骨瓣減壓術進行嚴重顱腦損傷治療效果突出,且患者致殘率與死亡率較低,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1]韓永耀,劉玉翠,張英,等.早期綜合康復治療對顱腦損傷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3,35(9):720-721.
[2]江俊毅,黃偉豪,羅飚,等.錐顱血腫抽吸術聯合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外傷性顱腦損傷效果觀察.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6):27-29.
[3]伍章華.擴大翼點入路術治療額顳對沖性顱腦損傷的療效及預后觀察.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3):13-1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29
2015-09-09]
110035 遼寧沈陽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