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霞
動態心電圖檢測心房顫動伴長R-R間期的臨床意義
趙艷霞
目的探討動態心電圖檢測心房顫動伴長R-R間期的臨床意義。方法回顧性分析120例心房顫動伴長R-R間期患者動態心電圖資料,分析長R-R間期發生與晝夜交替及平均心室率的關系。結果入選患者中監測24 h內均出現長R-R間期共2586次,其中白天720次,占27.84%,夜間1866次,占72.16%;發生頻率夜間明顯高于白天。結論心房顫動伴長R-R間期行動態心電圖檢測時應注意發生頻率及時間分析,密切結合臨床病史,早期給予及時干預,必要時可放置人工起搏器。
動態心電圖;心房顫動;R-R間期
本次研究回顧性分析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心房顫動伴長R-R間期患者120例動態心電圖資料,分析長R-R間期發生與晝夜交替及平均心室率間的關系,探討動態心電圖在檢測心房顫動伴長R-R間期的臨床意義,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心房顫動伴長R-R間期患者,均行24 h動態心電圖檢測,其中男81例,女39例,年齡42~83歲,平均年齡(61.44±7.01)歲;合并冠心病33例,風濕性心臟病20例,慢性肺源性心臟病17例,擴張型心肌病9例,原發性肝癌2例。
1.2 方法 本次研究檢測儀器采用深圳市博英公司生產的24 h動態心電監測儀,回放分析監測數據并經人機對話確認;待清除偽差后記錄長R-R間期發生時間及頻率;長R-R間期判定標準為R-R間期維持時間超過1.5 s[1]。
2.1 長R-R間期發生與晝夜交替的關系 入選患者中監測24 h內均出現長R-R間期共2586次,其中白天720次,占27.84%,夜間1866次,占72.16%;提示心房顫動患者長R-R間期發生頻率夜間高于白天。
2.2 長R-R間期發生與平均心室率的關系 入選患者中平均心室率<60次/min者共23例,占總例數19.17%;而平均心室率≥60次/min者共97例,占總例數80.83%;心房顫動患者心室率越快,則出現長R-R間期越少,心率越慢,出現長R-R間期越多。
2.3 心房顫動伴長R-R間期患者其他癥狀分析 全部120例心房顫動伴長R-R間期患者中,達到心房顫動合并Ⅱ度房室傳導阻滯共17例,占總例數14.17%,此類心房顫動患者出現長間期持續時間長,且出現時間比較頻繁,且長間期發生于白天活動中,其中9例患者出現過頭暈或短暫的黑矇。出現室性或結性逸搏11例,占總例數9.17%。
心房顫動屬于臨床常見嚴重心律失常類型之一,以往患者合并長R-R間期常被認為合并Ⅱ度房室傳導阻滯;近年來相當一部分學者研究證實,心房顫動合并長R-R間期是因迷走神經異常和隱匿性房室傳導所致[2]。患者發生心房顫動時可經快速心房顫動波刺激,誘發房室交界區出現隱匿性傳導,進而導致心房顫動波無法下傳至長R-R間期[3]。對于陣發性或持久性心房顫動患者,超過1.5 s長R-R周期均較為普遍[4]。
本次研究結果中,入選患者中監測24 h內均出現長R-R間期共2586次,其中白天720次,占27.84%,夜間1866次,占72.16%;患者長R-R間期發生頻率夜間明顯高于白天;作者認為夜間迷走神經張力增高是導致這一現象發生主要原因。入選患者中有9例出現頭暈或短暫黑矇,平均心室率<60次/min,最長的R-R間期>2.5 s,發生在白天且與睡眠不相關,不能單純以房室結、隱匿性傳導及生理性干擾解釋,應考慮存在病理性房室傳導阻滯。作者認為可能與心房顫動引起解剖學及電學重構波及竇房結和房室結,隨著心房顫動時間的延長,使竇房結固有頻率顯著減慢,恢復時間及房內傳導時間則出現顯著延長,可進一步加重房室傳導阻滯程度[5,6]。因此,對于心房顫動時凡心室率較慢,有長的R-R間期>2.5 s,且長R-R間期出現次數明顯增加并與睡眠不相關,又出現頭暈或暈厥病史者,應考慮病理性房室傳導阻滯。此時診斷心房顫動伴Ⅱ度房室傳導阻滯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心房顫動伴長R-R間期行動態心電圖檢測時應注意發生頻率及時間分析,密切結合臨床病史,早期給予及時干預,必要時可放置人工起搏器。
[1]談劍誠,張天貺.動態心電圖長RR間期161例臨床分析.臨床心電學雜志,2010,19(1):33-35.
[2]Peckens NK,Lefbom BK.ECG of the month.Atrial fibrillation with third-degree 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and a slow ventricular escape rhythm that was coupled with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s.J Am Vet Med Assoc,2008,232(11):1642-1644.
[3]何紅.心房顫動伴長R-R間期的機制與臨床.心電與循環,2007,26(4):260-261.
[4]劉仁光.心房顫動伴其他心電異常診斷.臨床心電學雜志,2008,17(4):263.
[5]欒云,唐立均,王德杭.雙源CT不同R-R間期間隔法在定量評估左心功能中的對比研究.臨床放射學雜志,2009,28(2):189-192.
[6]常青,張巖峰.超聲心動圖評價左房容積與左室舒張功能的關系及對心血管事件的預測.中國醫療設備,2011,26(1):14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30
2015-09-01]
201908 上海市寶山區羅店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