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意義
劉敏
目的臨床觀察并分析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意義。方法對422例宮頸病變患者的陰道鏡檢查結果進行匯總比較,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結果422例患者中,疑似慢性宮頸炎219例,經病理學檢查后確診209例,陰道鏡檢查的準確率為95.4%,陰道鏡假陽性10例。在陰道鏡觀察初診后的疑似CINⅠ45例,經病理學檢查后確診39例,確診率為86.7%。疑似CINⅡ32例,經病理學檢查后確診28例,確診率為87.5%。疑似CINⅢ的21例,經病理學檢查后確診19例,確診率為90.5%。此外,疑似宮頸濕疣9例,確診8例,確診率為88.9%,疑似宮頸原位癌變12例,確診10例,確診率為83.3%。疑似宮頸浸潤癌變6例,確診5例,確診率為83.3%。結論陰道鏡檢查對于宮頸病變的早期診斷具有準確的判斷,可以為確診和進一步治療提供更為充分的依據,臨床值得推廣運用。
陰道鏡檢查;宮頸病變;診斷
婦科炎癥是困擾女性健康的一大難題,而宮頸病變是威脅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其最終往往發展為宮頸癌,在女性癌癥發病率中僅次于乳腺癌[1]。但宮頸病變只要發現得早,往往都可以治愈。因此提早發現和治療成為預防宮頸癌的關鍵。本文結合了422例臨床病例檔案,介紹了陰道鏡技術在宮頸病變中的具體應用和價值,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文分析了2008年6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422例患者臨床資料,患者年齡27~51歲,平均年齡(43.6±6.3)歲。全部患者接受陰道鏡首次檢查后,從圖像均可觀察到明顯組織病變。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白帶異常且增多,外陰瘙癢,接觸性出血以及宮頸糜爛。
1.2 治療方法 要求患者在檢查前24 h內無用藥、陰道沖洗和性生活,以免影響陰道鏡觀測結果。治療時,請患者平躺,充分暴露外陰。在專業醫師的操作下,將窺陰器置入陰道,用蘸有生理鹽水的棉球擦洗宮頸,清潔其表面,調節焦距后觀察宮頸形態,觀察是否有異常分泌物、凸起、潰爛和白斑。之后使用終濃度為3%的醋酸溶液輕拭宮頸表面。5min后觀測鱗狀上皮和轉化區的顏色形態。最后用2%的碘溶液染色,結果呈陰性區域可定點取活體檢測。標記好樣本后送組織病理學檢查。
1.3 診斷標準 根據2013年美國陰道鏡及宮頸病理學會(ASCCP)宮頸癌篩查指南的統一標準,采用改良型Reid陰道鏡(RCI)評分來診斷宮頸病變[2]。在3%醋酸溶液著色后,陰道鏡觀察下的宮頸顏色應由白色轉暗白,最終變成污濁灰色。病灶組織邊緣也會逐漸模糊。依據指南所提供的評分方案進行打分,得分為0的樣本為正常樣本或過敏性慢性宮頸炎,得分為1~2的樣本為宮頸上皮內瘤樣組織病變(CINⅠ),得分在3~4分的為重度宮頸炎(CINⅡ),得分在5~6分的為宮頸癌變初期(CINⅢ)[3]。
結合陰道鏡觀察結果,本次所調研422例臨床病例中,疑似慢性宮頸炎的有219例,經過病理學檢查后確診的慢性宮頸炎有209例,可知陰道鏡檢查的準確率為95.4%,陰道鏡假陽性10例。在陰道鏡觀察初診后的疑似CINⅠ患者有45例,經病理學檢查后確診的有39例,確診率為86.7%。疑似CINⅡ的病例有32例,經病理學檢查后確診的28例,確診率為87.5%。疑似CINⅢ的病例有21例,經病理學檢查后確診的有19例,確診率為90.4%。此外,疑似宮頸濕疣9例,確診8例,確診率為88.9%。疑似宮頸原位癌變12例,確診10例,確診率為83.2%。疑似宮頸浸潤癌變6例,確診5例,確診率為83.3%。
宮頸癌是威脅女性生殖系統健康的頭號敵人。其初期癥狀多為宮頸炎癥,因此早期預防和治療就顯得尤重要。宮頸部位從生理構造上來說位于陰道內,檢查方法多樣,陰道鏡檢查就是一種方便快捷準確的檢查方法,在近年來得到了廣泛應用。陰道鏡檢查的一大臨床價值在于對于細胞學評價的客觀表證[4]。對于常規途徑如刮片檢查等來說,宮頸糜爛和宮頸癌在外觀上難以辨別,而宮頸原位癌以及早期浸潤癌變可能沒有明顯的表觀癥狀,這就給常規檢查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而陰道鏡檢查可以在3%醋酸溶液的著色下明顯區分出不同病灶的病理學特征,從而為準確判斷奠定基礎。
陰道鏡檢查時在宮頸處擦涂3%醋酸溶液,由于柱狀上皮在醋酸氫離子作用下水腫,且可以觀察到鱗狀上皮色澤的改變,從而區分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此外,可以通過醋酸收縮血管的作用來觀察病變血管區域。異常的陰道圖像有鑲嵌性血管等異常圖像,在陰道鏡觀察下可見明顯豬油狀病變,這提示了浸潤性癌變的可能。陰道鏡觀察技術快捷方便,準確率高,這需要操作技師的熟練培訓和掌握,如操作不慎,極有可能造成患者宮頸物理損傷,對于陰道鏡圖像解析也需要多年的臨床觀察經驗,才能減小誤診率。
陰道鏡檢查作為一種婦科器械檢查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陰道鏡觀察不能反映宮頸管內的病變,而且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可能,因此需要多種方法應證,比如常見的巴氏刮片檢查和細胞學形態學檢查以及病理學切片檢查。在陰道鏡觀察無誤的情況下可以根據碘溶液染色結果取合適區域定點活體檢測[5]。
陰道鏡檢查作為婦科檢查的一大突破性技術,可以方便快速地檢測宮頸病變,顯著提高了宮頸病變的檢查確診率,宮頸病變的診斷技術必然邁上一個新的臺階,臨床值得推廣運用。
[1]范紅.陰道鏡檢查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意義.吉林醫學,2011,32(2):293-294.
[2]郎景和.婦科手術筆記.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5-29.
[3]蒲青華.電子陰道鏡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臨床應用.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35(13):124-125.
[4]章文華,黃曼妮,李淑敏,等.電子陰道鏡和光學陰道鏡在宮頸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比較研究.中華腫瘤雜志,2002,24(6):570-572.
[5]余曉,俎德學,夏建妹.電子陰道鏡對宮頸病變的診斷價值探討.臨床醫學,2005,25(7):43-4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42
2015-09-17]
118100 遼寧省鳳城市中心醫院婦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