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琳琳
神經性頭痛的病因分析
劉琳琳
目的探討神經性頭痛的病因,旨在減少臨床神經性頭痛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質量。方法對166例神經性頭痛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神經性頭痛的病因及治療方法。結果166例神經性頭痛患者中,緊張性頭痛102例(61.45%);血管神經性頭痛64例(38.55%),女96例(57.83%),男70例(42.17%)。年齡:16~25歲66例(39.76%),26~35歲46例(27.71%),36~45歲34例(20.48%),45歲以上20例(21.05%)。腦力勞動者160例(96.4%),體力勞動者6例(3.6%)。緊張性頭痛發病率明顯高于血管神經性頭痛,同時女性發病率明顯高于男性,青少年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腦力勞動者明顯高于體力勞動者。結論長期的精神緊張是導致神經性頭痛最主要的病因,其次是血管神經性頭疼、性別、年齡、勞動方式及性格等對發病也有影響。臨床診斷過程中應仔細鑒別。
神經性頭痛;病因分析
在我國,頭痛是生活中最為常見的臨床癥狀,可見于多種急慢性疾病中,尤其在神經系統中最為多見,發病率也極高。其中神經性頭痛是頭痛的一種常見臨床分型。神經性頭痛又稱為精神性頭痛,現代社會大多數人都會出現神經性頭痛的癥狀,很多人都因飽受此類疾病的折磨而痛苦。神經性頭痛的病因繁多,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和精神緊張都會造成神經性頭痛的趁虛而入。發病年齡多見于青年、中年、老年。經流行病學調查,這類頭痛占神經科門診頭痛患者的19.2%~62.0%[1],因此應該特別注意對神經性頭痛的治療和護理。神經性頭痛帶給患者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只有了解其病因才能做到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醫院神經內科2014年1月~2014年6月門診的166例神經性頭痛的患者,年齡16~65歲,平均年齡36.5歲。女96例,男70例,緊張性頭痛102例,血管神經性頭痛64例。所有患者都符合神經性頭痛診斷標準,具體標準如下:①頭痛時伴有下列癥狀之一并必須與頭痛在同一側:鼻塞,眼結膜充血,前額和面部出汗,流涕,瞳孔縮小,眼瞼水腫。②劇烈的偏側眶上部、顳部疼痛,不予治療時持續15~180min。③發作頻率從隔日1次到8次/d。④腦電圖檢查波幅均對稱,無異常。⑤做腦彩超檢查會有腦供血不足的現象。⑥組織胺試驗可誘發典型疼痛;⑦一年內反復發作的頭痛≤180 d。⑧至少有符合上述1~3項的5次發作,同時排除顱內、顱外及其他原因引起頭痛的器質性疾病。
1.2 方法 首先對患者做詳細的體格檢查以及針對性的輔助檢查。要求患者一般狀況良好,無嘔吐,檢查頭顱周圍肌肉有壓痛,無其他陽性體征。排除可引起頭痛的各種器質性疾病,如腦膜炎、血管畸形或鼻竇炎等疾病。其次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詳細、綜合、全面的分析,其中包括患者的四史(現病史、個人史、既往史、家族史)和其生活習慣(飲食、行為、心理),患者從事勞動形式(腦力勞動、體力勞動)等。詳細地比較不同性別、年齡、性格、從事勞動的方式和發病的方式、發病的部位、發病程度等差異。作出綜合的分析和研究。
166例神經性頭痛患者中,緊張性頭疼占102例(61.45%),血管神經性頭疼64例(38.55%)。女96例(57.83%),男70例(42.17%)。年齡:16~25歲66例(39.76%)。26~35歲46例(27.71%),36~45歲34例(20.48%),45歲以上20例(12.05%)。腦力勞動者160例(96.4%),體力勞動者6例(3.6%)等。緊張性頭痛發病率明顯高于血管神經性頭痛,同時女性發病率明顯高于男性,青少年發病率明顯高于其他年齡段。腦力勞動者明顯高于體力勞動者。
神經性頭痛是臨床中最常見的癥狀,主要是由精神緊張、顱周肌肉張力持久增高而引起的。其發病率居高不下,頭痛性質也多為鈍疼、脹疼、常伴有壓迫感、麻木感和束帶樣緊箍感。有的患者可數年持續性頭痛,極大地影響日常活動。神經性頭痛病因很多,從發病部位、發病方式,發病程度看神經性頭痛中緊張性頭痛占較大比例,在病因研究中發現女性發病率明顯高于男性,多因女性工作壓力和生活瑣事的壓力較大,造成長期焦慮,緊張,抑郁或睡眠障礙,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另外女性的生理周期的變化,月經血流量的變化都可能成為誘發因素。我國目前青少年成為神經性頭痛的主要發患者群,多因長期低頭學習,脊柱姿勢不正確,使頭、頸或肩胛長期處于不良的姿勢,造成顱周肌肉張力持久增高都可成為發病因素。另外學習的壓力過大、精神緊張也是神經性頭痛的誘因。特別是長期伏案工作的腦力勞動者,過度疲勞而致大腦不支,成為此病的多發人群。目前,神經性頭痛大致可概括為血管源性學說和神經源性學說[2]各家通過采用不同的方法對神經性頭痛患者發作時進行詳細的觀察,未能發現顱內血管變化和頭痛的恒定關系[3]。但血管神經性頭痛病患者發作時可見腦血流減少、增多或先減少后增多等現象,腦血流速度異常增快,腦血管擴張或口徑縮小,這些變化多以前頭部為主,因此,神經性頭痛的患者大多申訴為前額箍緊感。神經性頭痛發作時也可有一系列的生化變化,如5-HT增高,MAO降低等。從而引起下丘腦或間腦興奮閾下降而引起的頭痛[4]。少數神經性頭痛的患者也會出現各種復雜的癥狀,大多是由于大腦皮質功能紊亂的結果。因此,神經性頭痛不能單獨看成一種癥狀,應全面考慮其病因和全身的生理變化。積極尋找誘因,減少疾病的復發。患有神經性頭痛的患者應及時就診,明確診斷,排除其他可引起頭痛的各種器質性疾病因素的可能,以防止漏診,避免延誤病情。目前門診就診的患者中大多數患者存在抑郁癥或焦慮癥等心理問題,應引起門診醫護人員的足夠重視,對焦慮緊張或抑郁的患者應在精神上給予誘導和勸慰,并加以心理治療和疏導,使其消除顧慮,同時要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每天保證睡眠充足。對于學生,應及時糾正其不良姿勢,減少學習壓力。特別是對伴有局限性肌肉疼痛的患者,應堅持自我按摩和梳頭的習慣,結合神經肌肉放松訓練或綜合的物理治療方法,如可做頸項肌和肩胛肌的按摩、針灸、理療或局部封閉治療等[5]。也可合并應用鎮痛鎮靜劑和安眠藥物來治療。
綜上所述,神經性頭痛經過系統的治療和干預,是可以治愈的。應在早期給予積極的預防,在精神上要消除緊張、焦慮、煩悶的情緒,勞逸結合。健康飲食和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神經性頭痛發生率和復發率,改善生活質量。
[1]劉楠,王蘇.神經性頭痛的中西醫治療現狀.河北醫學,2011,17(4):371-372.
[2]黃友岐.神經病學.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08-112.
[3]陳灝珠.實用內科學.第10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2242-2245.
[4]肖哲曼,康玉琪.三叉自主神經性頭痛:基于國際頭痛分類3β版的診斷標準、鑒別診斷及治療.卒中與神經疾病,2014,21(6):64-66.
[5]楊永.心理治療在神經性頭痛治療中的應用研究.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1,32(1):46-4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043
2015-09-18]
475100 河南開封市祥符區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