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芳
阿托伐他汀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17及基質金屬蛋白酶-8的影響
張雪芳
目的探討阿托伐他汀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17(IL-17)、基質金屬蛋白酶-8(MMP-8)及血脂的影響。方法110例腦梗死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5例。對照組患者只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治療。分別在確診24 h內和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血清hs-CRP、IL-17、MMP-8及血脂的變化情況。結果治療2周后,觀察組hs-CRP、IL-17、MMP-8、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顯著低于對照組,高密度脂蛋白(HDL)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阿托伐他汀能夠降低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17、MMP-8的水平,并顯著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從而減輕患者腦缺血性損害。
阿托伐他汀;急性腦梗死;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17;基質金屬蛋白酶-8
當前,腦梗死發病后的缺血性氧化應激和炎癥機制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腦缺血再灌注引起微血管損傷、血腦屏障破壞,局部強烈的炎癥反應加重了腦血管損傷,及時有效阻斷腦缺血后炎癥級聯反應是防治腦缺血性損傷的重要手段[1]。目前,血清中hs-CRP、IL-17及MMP-8是炎癥反應標志物研究的熱點,hs-CRP 能夠反映機體炎癥狀態,IL-17在炎癥反應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MMP-8在動脈硬化斑塊形成及破裂中發揮主導作用[2],他汀類藥物的主要藥理作用是調節血脂水平,此外還具有抗炎、抗感染、抗氧化、抗血栓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功效[3]。本研究主要探討阿托伐他汀對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hs-CRP、IL-17、MMP-8及血脂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神經內科2012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110例老年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本研究所選取病例均按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的標準診斷,并達到以下標準:所有患者均為首次發生腦梗死的患者,患者腦梗死發生時間<1 d,所有患者均經頭部CT或MRI證實。將以上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其中,觀察組男32例,女23例,年齡46~77歲,平均年齡(62.4±6.1)歲;對照組男31例,女24例,年齡45~78歲,平均年齡(62.6±5.8)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給予降壓、降血糖、吸氧、降低顱內壓、營養腦細胞、抗血小板等常規治療。觀察組患者在上述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托伐他汀片,20mg/次,1次/d,連用2周。
1.3 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清晨空腹抽取肘靜脈血5ml,以3000 r/min離心15min,收集上層血清3ml,放置于-20°C冰箱保存,采用免疫透射比濁法測定血清hs-CRP水平,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IL-17、MMP-8水平,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查患者血脂水平,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
1.4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hs-CRP、IL-17、MMP-8及血脂(TC、TG、LDL、HDL)的變化。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hs-CRP、IL-17、MMP-8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血清hs-CRP、IL-17、MMP-8水平分別為(14.25±6.31)mg/L、(149.63±35.24)pg/L、(27.86±7.64)μg/L,治療后分別為(6.14±2.39)mg/L、(45.61±8.68)pg/L、(11.37±2.68) μg/L;對照組患者治療前血清hs-CRP、IL-17、MMP-8水平分別為(14.47±3.58)mg/L、(151.69±36.97)pg/L、(26.34±8.06) μg/L,治 療 后 分 別 為(9.45±2.63)mg/L、(127.68±8.31)pg/ L、(16.84±3.17)μg/L。治療前兩組患者hs-CRP、IL-17、MMP-8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hs-CRP、IL-17、MMP-8水平均明顯降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較對照組降低更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前血脂TG、TC、HDL、LDL水平分別為(1.85±0.31)、(5.74±0.46)、(1.18±0.26)、(3.63±0.47)mmol/ml,治療后分別為(0.91±0.24)、(2.82±0.53)、(1.66±0.37)、(1.77±0.38)mmol/ml;對照組患者治療前血脂TG、TC、HDL、LDL水平分別為(1.87±0.61)、(5.76±0.58)、(1.17±0.47)、(3.59±0.81)mmol/ml,治療后分別為 (1.79±0.49)、(5.46±0.36)、(1.13±0.62)、(3.42±0.62)mmol/ml。治療前兩組患者血脂TG、TC、HDL、LDL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目前,腦梗死發病后的缺血性氧化應激和炎癥機制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局部強烈的炎癥反應加重了腦血管損傷,及時有效阻斷腦缺血后炎癥級聯反應是防治腦缺血性損傷的重要手段。
炎癥因子hs-CRP由肝細胞分泌,進入血液后能夠增加細胞黏附分子水平,引起血管壁和內皮細胞炎癥反應,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發展,hs-CRP水平高低可反映局部炎性病理損傷的范圍及程度[4,5]。血清IL-17能夠刺激靶細胞釋放前炎癥因子,誘導前列腺素、IL-18、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生成增加,在炎癥反應發生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時也促使了腦神經元的損傷,IL-17濃度增加后,缺血性腦損傷程度也加重。MMP-8由巨噬細胞分泌,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最終導致急性腦梗死的發生[6]。他汀類藥物的主要藥理作用是調節血脂水平,此外還具有抗炎、抗感染、抗氧化、抗血栓及改善血管內皮功能等功效,本研究顯示,觀察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后,血清hs-CRP、IL-17、MMP-8水平明顯降低,血脂TG、TC、LDL水平明顯降低,HDL水平明顯升高,說明阿托伐他汀治療急性腦梗死效果良好。
[1]王文會,趙華云,陳偉強,等.山楂消脂膠囊對非急性期冠心病痰瘀證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及基質金屬蛋白酶的影響.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2,19(1):13-15.
[2]肖勝,陳婧,汪宏良,等.偏頭痛患者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和基質金屬蛋白酶-9水平的研究.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12):1496-1497.
[3]劉永升,魏梅,劉會英,等.西洛他唑對老年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血脂及基質金屬蛋白酶-9的影響.實用老年醫學,2012,26(4):285-287.
[4]陳玉芹,陳建權,劉春梅,等.辛伐他汀治療糖尿病并發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河北醫藥,2014,36(2):233-234.
[5]朱杰權,許曉躍,諸蘇杭,等.阿托伐他汀鈣聯合氫氯吡格雷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效果觀察.中國醫藥導報,2013,10(14):91-92.
[6]邵可可,榮良群,魏秀娥.急性腦梗死與血清白細胞介素-17關系的臨床研究.徐州醫學院學報,2011,31(3):159-1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111
2015-08-05]
473000 南陽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