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麗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體會
于麗
目的探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體會。方法總結9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經驗,對其進行分析評價。結果98例患者通過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為100%。結論上消化道患者的有效止血治療與高質量的護理,可以很好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風險,避免患者再次出現出血及產生并發癥,從而能夠使患者更快的恢復健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護理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treitz)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胰、膽道病變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腸吻合術后的空腸病變引起的出血,大多數為中等動脈出血,不易止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嚴重并發癥,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現為嘔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圍循環衰竭,如處理不當可危及生命[1]。臨床護理在治療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類患者的護理,是促進疾病好轉、延長出血周期、減少出血次數的重要措施之一。對本院2014年全年收治的98例患者護理經驗進行分析評價,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本院共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齡24~72歲。十二指腸潰瘍患者48例,球部及體部胃潰瘍患者18例,肝硬化患者10例,應激性潰瘍或急性糜爛性胃炎患者15例,胃癌患者5例,膽管出血患者2例。
1.2 護理方法
1.2.1 日常護理 患者入院后進行日常護理,重癥患者要保證其絕對的臥床休息,注意患者的保暖情況,保證患者在床上臥姿狀態下大小便,以避免患者暈倒、摔傷等導致出血。患者出現大量出血時要采取休克臥位或下肢抬高至30°,嘔血時頭不要偏向一側,以免出現窒息。處理患者體位的同時要備好急救用品、藥品,并及時報告醫生,協助醫生進行搶救處理[2]。加強基礎日常護理,盡量避免患者二次出血,減少并發癥。
1.2.2 心理護理 大部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會伴有嘔血、便血等癥狀,此類癥狀屬于激烈的表現癥狀,會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當患者遇到這種情況時一般會產生異常的情緒波動,影響其心理,使患者的信心逐漸被磨滅,失去對未來生活的自信。護理人員遇到這種情況時,要多與患者進行溝通,對患者進行細致的思想工作,向患者解釋疾病的成因、治療方法以及成功案例。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穩定患者情緒,指導患者如何配合治療。
1.2.3 飲食護理 對出血量相對少,又無嘔血、嘔吐等激烈臨床表現的患者,可以選用清淡、溫和、無刺激性的流食。對于急性大出血患者,其食管、胃壁靜脈出現破裂的患者要采取禁食措施。出血停止后適當采用流食、半流食直至軟食為止。患者進食要從少量多餐開始,逐漸轉變為普食正常飲食。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的患者在止血成功后,1~2 d即可進食高熱量、高維生素的流食以補充體力,但是要限制鈉鹽及蛋白質的攝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切忌食用堅硬、帶刺、粗纖維及刺激性食物,避免對上消化道造成損傷,導致二次出血。
1.2.4 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 如果患者是肝硬化門脈高壓導致的食管破裂出血,那么患者除使用止血藥物外,還要在必要時采用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在實施措施前要向患者解釋清楚,本措施是搶救措施,請患者積極配合下管[3]。插管前要認真檢查設備是否符合插管要求,并做好標記。插管后注氣應先胃囊后食道囊,放氣時要先食道囊后胃囊。注意管子末端要垂掛500 g的重物,利用滑輪作為重力牽引,固定位一定要保持牢固。對下管后情緒激動、煩躁不安的患者要嚴防患者自行拔管,以免對身體造成意外損害。胃管可以抽吸胃內臟物,亦可進行藥物注入,或采用少量的生理鹽水進行胃部沖洗。出血停止后24 h可進行胃管注入少量流食,繼續觀察24 h后確認無出血癥狀,即可拔除。拔除前患者可少量飲水或者適當服用石蠟油潤滑食道壁,方便拔除。
1.2.5 口腔護理及皮膚護理 護理人員要隨時保持患者口腔清潔,消除口腔內異味,避免造成口腔內細菌的繁殖,也防止口腔內異味造成患者惡心、嘔吐。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使用生理鹽水進行漱口,漱口時要將患者頭部稍微抬起,避免液體流入體內,護理過程中要避免刺激患者口腔內易引發惡心嘔吐的部位。協助患者用溫水清洗肛門部位,做好皮膚護理,迅速清理患者產生的嘔吐物及嘔出血,保持患者床褥潔凈,使患者有一個健康、整潔的休養環境。
1.2.6 健康指導 健康指導不僅是對患者進行,也要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具體內容如下:①要使指導其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醫學知識,通過對病理原因及臨床表現的學習,可以盡早的識別出血征象,采取適當的搶救措施。②要告知其需要執行的醫療措施與輔助檢查,需要患者怎樣配合治療,使患者能積極的配合治療。叮囑患者及其家屬,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切勿亂用藥物,避免誘發出血。③要協助患者建立起自信心,消除恐懼、緊張心理,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合理安排預后的生活[4]。
98例患者通過護理人員的精心護理,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為100%。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疾病的表面病證過于激烈,所以在治療過程總的護理措施就顯得更為重要,特別是心理及飲食方面的護理。在治療過程中要避免患者產生緊張、恐懼等負面心理,這樣會影響治療效果。治療恢復的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患者的飲食情況,避免不合時宜的飲食造成患者不適,甚至導致患者再次出血、病情加重的情況發生[5]。
綜上所述,上消化道患者的有效止血治療與高質量的護理,可以很好的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風險,避免患者再次出現出血及產生并發癥,從而能夠使患者更快的恢復健康,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彭習蘭.循證護理與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護士進修雜志,2012,27(3):271-273.
[2]何艷,鄧永翠,王幸紅.上消化道出血80例內科護理體會.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11,24(1):32-33.
[3]郭潔,李科軍.三腔二囊管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使用護理.當代醫學,2010,16(14):133-134.
[4]朱承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與護理體會.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9-10.
[5]權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觀察及護理體會.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23(6):729-7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1.157
2015-06-08]
132011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