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英(吉林省松原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吉林 松原 138000)
?
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的護理體會
劉淑英
(吉林省松原市中心醫院神經內科,吉林 松原 138000)
【摘要】目的 探討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神經內科收治的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護理措施,現分析護理體會。結果 40例患者病死率為10.0%,其他患者病情被控制。結論 對于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患者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盡早發現與治療癲癇,減少并發癥,改善預后,減少死亡現象。
【關鍵詞】出血性腦卒中;癲癇;護理
腦卒中患者易并發繼發性癲癇,且出血性腦卒中為腦卒中常見類型。在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易并發癲癇,亦會出現于恢復期,臨床特征為發作反復。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會導致大面積腦梗死或者腦出血[1],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健康安全。通常而言,出血性腦卒中患者若出現癲癇并發癥提示病情嚴重,特別是患者有持續性癲癇表現時。對于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患者而言,做好護理工作十分重要。本文為探討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的護理體會,現選取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神經內科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排除自身癲癇病史與家族癲癇病史患者。40例患者中26例為男,14例為女;年齡為46~79歲,平均(67.4±8.7)歲。癲癇類型:精神運動發作7例,精神大發作5例,局限運動發作14例,癲癇持續狀態14例。
1.2 護理方法
1.2.1 盡早發現與治療:基于原發病得以合理控制對患者病情行密切觀察,若患者出現癲癇征兆一定要即刻告知醫師并緊急處理。對于出血性腦卒中患者而言癲癇多為早發型,對于發作患者予以及時科學處理,盡快控制病情可對預后進行改善。本組中患者并發癲癇多導致大腦皮質受到累及,因此若患者癥狀較輕可常規肌注魯米那鈉,不僅可對癲癇發作進行預防,在該藥物鎮靜作用下還可恢復腦功能,避免出現血腫擴大與再出血現象。由于出血性腦卒中患者癲癇持續后有較高致死率與致殘率,會永久性損害大腦,基于腦出血這一原本癥狀上誘發其他并發癥。因此患者出現癲癇狀態后一定要將抽搐快速控制,避免其他并發癥。
1.2.2 心理護理: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病情危急,患者易出現不安與恐懼心理,此時護士一定要積極溝通交流于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予以講解,告知治療成功案例,對患者不良情緒予以最大限度消除,及時掌握其心理狀況,樹立治療信心。同時還要動員家屬參與到心理護理工作中,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防止外界因素刺激患者,避免情緒波動。
1.2.3 急性期護理:出血性腦卒中出現癲癇并發癥多于出血性腦卒中急性期發生,因此一定要做好該階段的護理工作。若患者處于急性期需開展如下工作:將其頭位抬高,與床面角度為30°,在頭部墊上冰袋或者冰帽,低溫狀態可減慢大腦氧代謝,對腦水腫予以緩解;提供營養支持,定期翻身叩背,每間隔2 h為患者翻身,保持身體清潔,每日更換衣物,確保床鋪平整與清潔,避免出現肺部感染或者褥瘡等并發癥。
1.2.4 癲癇持續狀態護理:癲癇發作持續或者反復即癲癇持續狀態,多為急診入院,若患者發作時間長且未得到及時治療會導致神經嚴重損傷,若嚴重者會成為永久性。因此對于癲癇持續狀態患者不僅要做好常規護理工作,還要靜注10~20 mg安定,控制好注入速度,而后再使用微量泵將安定與5%葡萄糖溶液泵入,控制速度為10 mg/h。給藥期間對患者生命體征行密切觀測,確保呼吸道處于通暢狀態。若患者昏迷應及時切開氣管,堅持無菌操作原則。
1.2.5 強化基礎護理:由于患者處于癲癇持續狀態時有較大的機體消耗量,導致水電解質酸堿失衡,患者會表現出腦水腫或者腦缺氧癥狀,因此不僅要給予抗生素對顱內感染進行預防,還應給予甘露醇等對腦水腫進行緩解。并依據水電解質等生化監測指標對電解質進行補充,對平衡紊亂予以糾正,及時補充營養,對患者24 h出入量予以嚴格記錄。若患者出現高熱癥狀應行物理法促使體溫降低,而后行密切觀測,為腦組織提供保護。
1.2.6 強化呼吸道護理:由于腦卒中患者多為中老年患者,生理功能減退,有較低的機體免疫力,易出現呼吸道感染等并發癥,喪失或者減弱咳嗽反射,難以咳出分泌物,集聚于呼吸道后易對呼吸道產生堵塞繼而誘發窒息或者感染,因此一定要確保患者呼吸道處于通暢狀態。定時開窗通風,確保空氣處于流通狀態,維持濕度為55%、溫度在20 ℃左右。若患者敏感于強光應居住于暗光線病房中[2]。每間隔3 h為患者叩背翻身,將呼吸道分泌物清理干凈。若患者發作癲癇要使其平臥,使其頭向一側偏,將其腰帶、衣領等解開,通暢呼吸,行吸氧治療,避免胃內容物向氣管反流,堵塞呼吸道。若患者要接受氣管插管或者切開器官需強化氣管套管護理,對內套管行及時消毒與清洗,4次/天,明確套管中不存在異物才可將其放入其中,若外套管出現堵塞現象一定要快速更換。
1.2.7 低溫護腦:據調查[3-4],患者溫度每降低1 ℃便可促使腦耗氧量減少5%~6%,且還可促使顱內壓降低,進而對患者腦水腫與低氧血癥進行緩解。因此對于出血性腦卒中合并癲癇患者應將冰枕或冰帽墊于頭部為其降溫,若體溫在39 ℃以上應將冰塊在腹股溝、腋下等大血管處,亦可用濕毛巾擦拭身體。夏天需將四肢暴露,對患者體溫改變行密切觀察,及時處理。
1.2.8 強化出院指導:若患者長時間處于用藥狀態一定要叮囑從小劑量開始,維持在最大劑量范圍內。一定要遵醫囑合理用藥,不可貿然停藥,對服藥期間不良反應進行觀察,養成定期復查習慣。保持生活規律,防止酗酒或者勞累,以免癲癇復發。
本組40例患者接受上述護理后4例死亡,死因為再出血、腦疝以及呼吸衰竭,病死率為10.0%。36例患者病情得以控制,且有所好轉。
對于出血性腦卒中患者而言癲癇并發癥有兩種,早發型癲癇為一種,誘因為顱內高壓或者腦水腫,渡過急性期后可停止抗癲癇藥物;遲發型癲癇則需長時間用藥,因卒中軟化灶被機械刺激,致使神經細胞出現變性,膠質細胞出現增生現象變為瘢痕[5],導致癲癇灶形成,消除難度大。上述癲癇類型預后情況均關聯于治療時機,若治療及時且得當可促使治愈率得以提升,若最佳治療時機被延誤則會延長發作時間,對預后產生影響。且治療效果差的原因還包括患者用藥依從性低,無法長時間合理用藥,擅自停藥或換藥,復發癲癇。因此在護理過程中一定要盡早發現與治療,并強調堅持合理用藥的必要性。同時由于患者長時間治療失去耐心,不良情緒多,因此一定要行心理護理,鼓勵患者傾訴,提供精神支持;確保呼吸道通暢,減少并發癥現象;降低體溫,為腦部提供保護。本組病死率為10.0%,其他患者病情被控制。綜上所述,對于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患者一定要做好護理工作,盡早發現與治療癲癇,減少并發癥,改善預后,減少死亡現象。
參考文獻
[1] 李秀芹,馬桂芬,劉書琴,等.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的護理體會[J].現代醫學,2012,40(1):130-132.
[2] 洪方.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89例的護理體會[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下半月),2013,(4):55-56.
[3] 潘薇.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6):216-217.
[4] 陳巖.出血性腦卒中繼發癲癇的有效護理措施[J].吉林醫學,2013,34(2):343.
[5] 王香莉.出血性腦卒中并發癲癇的護理以及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31):315.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8194(2016)10-02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