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江 古娜爾
(新疆哈巴河縣人民醫院,836700)
?
拔牙術后發生特發性面神經炎1例報道
馬明江古娜爾
(新疆哈巴河縣人民醫院,836700)
【關鍵詞】特發性面神經炎;天麻鉤藤飲;牽正散;針刺
特發性面神經炎在中醫學上稱“口歪”“面痱”“面癱”。多因素體虛弱,風邪入絡,脈絡失養。癥見口角歪斜,眼瞼閉合不全,流淚,口角漏水。西醫學認為與外傷、腫瘤、血管病變、病毒感染等有關。按特發性面神經炎的部位,可分為核性癱、腦橋小腦角癱、面神經管內和面神經管外病,前兩種多見于腫瘤、血管病變,后兩種臨床多見,預后良好,稱為特發性面神經炎。
我科于2012年12月29日收治1例因拔牙術后發生特發性面神經炎患者,現報道如下。
病例資料
患者,女,62歲。既往高血壓病史5年,自服硝苯地平控釋片30 mg,每日1次。血壓控制尚可。2012年12月28日上午10∶00許,因左側牙痛,自行至口腔診所診治,診斷為齲齒,神經性牙痛。行局麻下拔牙術。術后患者自覺左側面頰及口腔麻木不適,診所醫師考慮局麻藥物反應,告知患者不必在意。下午無緩解,伴有左目疼痛流淚,未做特殊處理。次日晨起梳洗時發現左口角歪向右側,左眼閉合不全,流淚。刷牙時口角漏水。故來我科就診。就診時癥見:左口角歪向右側,左眼閉合不全,畏風畏光流淚。口干口苦,乏力,潮熱汗多,煩躁,納食差,大便干,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測血壓120/80 mmHg,體溫36.8 ℃,左側額紋變淺,左口角歪向右側,左眼閉合不全,左側鼻唇溝變淺,示齒實驗左3右6,考慮為周圍性面神經炎,收治住院治療。查血常規:WBC 5.65×109/L,中性粒細胞37.5%;甘油三酯1.7 mmol/L,心肌酶正常。心電圖正常,腦CT未見異常。辨證分析考慮為:肝陽上亢,風邪入絡。予天麻鉤藤飲合牽正散加減:天麻6 g,鉤藤30 g,白術15 g,陳皮10 g,法半夏10 g,柴胡10 g,全蝎3 g,蜈蚣2條,僵蠶10 g,地龍10個,當歸20 g,川芎10 g,桃仁20 g,大黃5 g,紅花10 g,黃芩10 g,五味子10 g,黃芪45 g,防風6 g,甘草10 g。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2次。針灸治療每日1次。取穴:迎香(患側)、人中、牽正(患側)、翳風(患側)、頰車透地倉(患側)、魚腰透太陽(患側)、陽白透魚腰(患側)、合谷(雙側)、足三里(雙側),平補平瀉。TDP照射30 min。10次為1個療程。共住院治療25 d,痊愈出院。
按語:特發性面神經炎是針灸科臨床常見病,常受風受寒后出現,與患者體質虛弱、正氣虧虛有關。中醫中藥、針灸理療對面神經麻痹療效顯著。
患者拔牙后出現面神經麻痹,考慮可能與繼發感染有關,治療按照中醫辨證論治。此病例臨床少見,故報道以供臨床醫生參考。
(收稿日期2015-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