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纓
摘 要:在分析傳統的各種復習方法的利與弊的基礎上,提出網絡環境下復習生物知識的一種創新的方法——闖關游戲復習法,對此復習法存在的合理性進行研究,并對如何設計制作簡易的生物知識復習闖關游戲進行說明和舉例。
關鍵詞:闖關游戲;快樂復習;生物知識;復習法
中圖分類號:G633.91;G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03-0074-02
雖然初中生物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為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促進學生轉變學習方式為突破口,但是最終我們都要督促學生對知識進行鞏固并對其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檢測。而初中生物知識以“人和生物圈”為主線,內容涉及面非常廣,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細胞、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樣性及其保護、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續和發展、健康的生活等,可謂內容繁多,包羅萬象。初中生雖然好奇心強,但是也很容易在復習的時候分神,要讓他們把這些知識在頭腦中系統地建立起來并不是一件易事。因此,怎樣引導學生自覺自愿并高效率的“快樂復習”生物知識是本文想探討的。
一、以往各種復習方法及優劣勢比較
從教許多年來,各種或傳統或現代的復習方法幾乎都采用過,但是每一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現簡述如下:
(1)重復講解。只針對學習定力特別強的學生有用,屬于灌輸式的復習。現在的初中生都是“90后”甚至“00后”,生活在網絡環境下,對信息的接收量已經很大,很難接受這種復習模式,因此,這是復習的最下策。
(2)課堂測試。事先布置學生復習范圍,進行課堂測試,這也是我們一直都在采用的復習方法,這種方法能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并能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復習鞏固情況,但由于學生從小考到大,對考試已經存在有厭倦情緒,缺少復習的動力。所以,課堂測試不宜經常使用,只能在復習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偶爾用之。
(3)搶答游戲。也是事先布置學生復習范圍,在課堂上分組進行搶答,由于有面對面的小組PK,其趣味性會比課堂測試要強,學生參與的熱情也會高一些,但它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學生的參與面較低。小組之間為了能多答對題,可能會一直求助于本組學習好的同學,而一些學習差一點的同學會慢慢演變成旁觀者,這就不利于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的復習掌握情況。
(4)活動法。對于某些特殊的內容可以采取活動法來復習,如血液循環的知識,可以在地面上畫出心臟及肺等各部分結構模式圖,學生分別演示紅細胞的流經路線及途中發生的變化。此復習法參與面廣,對學生也很有吸引力,但是操作起來挑揀內容,不是所有的知識都能采用這種方法來復習。
二、游戲闖關法存在的合理性
想要人自覺自愿并能相對持久的做好一件事情,總要有一個足夠的動力。先回憶一下小時候媽媽是怎么教會我們走路的。她總是把玩具放在我們前面一點,眼看就要到達了,她又把玩具移遠一點,如此三番,最終我們一關一關闖過去,終于拿到了玩具,也學會了走路。這使我想到如果我們在復習過程中也采取目標設定的方法,便可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達成各種目標。關鍵是什么“玩具”可以作為引導學生爬過去的動力呢?聯想到目前不少學生對網絡游戲的鐘情,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模擬網游的游戲規則設計出一些以生物知識為內容的闖關游戲來幫助學生進行復習呢?只要游戲設計合理有趣,將能吸引學生人人參與,并懷著游戲的精神爭先恐后的去“執行任務”。現代社會是一個信息技術的社會,幾乎人人都可以用到網絡,此方法只需要教師進行前期的游戲設計,后期學生將可以自己進行重復操作,復習的目標定能較快達成。因此,我認為游戲闖關法可以作為一種新的復習方法,此方法值得嘗試。
三、闖關游戲的設計
(1)設計思路。作為闖關游戲,必須設置一定的環節,每闖過一個環節即達到一定的等級并獲得一定的獎勵或特權。而這種特權將激勵游戲者勇往直前。為了防止有人一直闖不過關而放棄,在答題前可以準備一個環節——知識儲備以自救。如果能力允許的話,教師可事先準備好一些相關復習資料的鏈接,學生可以在家里先進行復習準備,每點擊閱讀一個復習資料可以得到1分,每積累10分,在闖關時將可換取一個查找資料的機會。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先自覺進行復習。而真正的游戲環節的設置一般按照認知的規律,由易到難,先認(選擇題)、再回憶(填空問答題)。生物知識復習闖關游戲畢竟不同于真正的網游,雖然會比傳統的復習方式要有趣,但是還滿足不了真正愛玩游戲的人的過高心理需求,因此首先要降低學生的期望值,告訴他們這個游戲闖關成功以后,他大概能獲得什么享受。比如經過調查發現很多初中生都喜歡聽歌,并且十個里有八個都愛許嵩,那么可以以他的某一首歌作為終極獎勵,并以相關海報或信息或一些幽默笑話等作為前面幾關的小獎勵。當某個學生最先全部闖關成功時,他的電腦里將最先傳出許嵩的歌聲,這應該能成為吸引學生快速持續闖關的一個動力。由于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愛好,我們還可以設計不一樣的獎勵供他們選擇。
(2)怎樣將一份試卷改編成一個簡易闖關游戲。作為一名生物教師,制作一個游戲軟件不是我們的強項,那我們就可以揚長避短,簡化游戲界面,避開游戲制作的一些技術性問題,充分利用我們手上最多的資源:試題庫。我們的試卷本身就是經過再三推敲,按照難易程度編的,我們只需要改變題目出現的方式及計分方式,將若干道題設置為一道關,用是否過關代替得分多少,每過一關便出現相應的等級稱號并給予一定的特權,這便是一個簡易的闖關游戲了。如果想增添闖關的趣味性,可以在游戲中添加一些相關圖片或笑話資訊。最簡易的闖關游戲用Flash制作軟件或者PowerPoint就可以制成。另外,心理學上有一條著名的耶克斯-道德森定律,既“在執行任務時,工作效率與動機強度有關。在比較容易的任務中,工作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在難度較大的任務中,較低的動機水平有利于人物的完成”。因此,在每一關開始時的引導語的設計要合理,這也能提高學生的答題效率和準確度。下面列出我所設計的一套生物知識闖關游戲模式(以許嵩的歌作為終極目標):【開始闖關】引導語:“歡迎你進入奇妙的尋歌之旅,如果你喜歡許嵩的歌,你可以點擊此頁面開始尋找了,但是你必須先闖過所有的關才能聽到你喜歡的歌!”【第一關】引導語:“歡迎闖關,此乃尋歌第一關,你一定可以成功的!”(題目略,難度易)過關后,出現大笑臉并文字:“恭喜你闖過第一關,請欣賞一個笑話,然后繼續笑著完成后面的任務吧!”【第二關】引導語:“歡迎進入第二關,你離你喜歡的歌又進了一步,再接再厲,也許你將得到意想不到的驚喜。”(題目略,難度中)過關后出現一個更大的笑臉并閃出一張許嵩的大幅海報,并出現文字:“恭喜你闖過第二關,帶著你喜歡的歌手繼續上路吧!”【第三關】引導語:“闖過這一關,你就能聽到幫你想聽的歌了,但是此處可能有地雷,請謹慎行事哦!”(題目略,難度難)。過關后,音樂響起,是許嵩的《壞孩子》。
四、結束語
經過嘗試,通過游戲闖關的形式來復習生物知識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效果。學生的知識鞏固率得到了提高,更難得的是學生能夠在復習知識的同時還能獲得極大的樂趣,并且還有想繼續闖關的想法,能夠為下一階段的復習提供強大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楊華,崔鴻,王重力.生物課程教學論[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劉金花.兒童發展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3]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