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亮 潘年松 劉英波* 馮 華 周德權 譚懷美 莫應明
1.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貴州 遵義 563002;2.遵義市食品藥品檢驗所,貴州 遵義 563002;
3.遵義綠普森農業有限公司,貴州 遵義 563000
?
文獻綜述
蓼子草的研究進展
劉亮1潘年松1劉英波1*馮華2周德權3譚懷美1莫應明1
1.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貴州遵義563002;2.遵義市食品藥品檢驗所,貴州遵義563002;
3.遵義綠普森農業有限公司,貴州遵義563000
【摘要】蓼子草又名水蓼,為蓼科蓼屬植物。對近20年來蓼子草的研究現狀,包括化學成分、質量分析、藥理活性三個方面進行綜述,以期為該藥的資源開發和利用等提供參考。
【關鍵詞】蓼子草;化學成分;質量分析;藥理活性;研究進展
蓼子草polygonumhydropiper,又名水蓼、辣蓼,為蓼科蓼屬植物。蓼子草在遵義長期多被用于治療酒精性胃炎、外傷出血、子宮出血、扁桃體炎、痢疾等。作為食品原料,董酒生產中將其作為酒曲的重要原料,江南一帶生產黃酒也用其做酒曲。近年來,國內對蓼子草進行了廣泛的研究,現對其有關研究情況進行綜述如下。
1化學成分
1.1黃酮類劉洪升等[1]采取甲醇浸取、乙酸乙酯分離并經過鑒別確定蓼子草中含有黃酮或黃酮醇化合物;張國英[2]采用聚酰胺柱層析的方法,從蓼子草中分離得到5個黃酮類化合物,分別為金絲桃苷、蘆丁、斛皮素、異鼠李素、山萘酚。
1.2揮發油類林聰明等研究鑒定蓼子草中揮發油有石竹烯、石竹烯氧化物、正癸醇、十二醛、紅沒藥烯、補身樹醇、α-葎草烯、香檸檬醇、玉米黃素、a-咕巴烯、反式-石竹烯、芴、蒎烯、金合歡烯、丙酮香葉酯、2-甲基-6-甲苯基-2庚烯、姜烯、γ-松油烯等[3-6]。
1.3脂肪酸類劉瑜新等[7]從蓼子草中分離鑒定了16個脂肪酸成分,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
1.4萜類黃健等[8]從蓼子草中分離得到5個萜類化合物,分別為蒲公英萜酮、木栓烷醇、烏索酸、齊墩果酸、3β,13β-二羥基-11-烯-28-烏索酸。
2質量分析
2.1工藝研究蔡玲等[9-10]采用單因素和正交實驗方法系統地研究了超聲波法及微波法提取蓼子草總黃酮的工藝 。常瑛等[11]考察了蓼子草顆粒不同輔料對浸膏粉吸濕性的影響,并評價顆粒的流動性與吸濕性等,楊家楷[12]對勻漿法提取辣蓼莖中總黃酮工藝進行了研究,確定了最優工藝參數。
2.2含量測定高雅等[13]應用HPLC測定了不同產地蓼子草中槲皮素的含量;羅杰等[14]應用HPLC法測定蓼子草中蘆丁的含量;何立美等[15]應用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蓼子草中6種黃酮成分的含量;張宏武等[16]對蓼子草中槲皮素、槲皮的含量進行了測定;賴偉勇等[17]對蓼子草中鉛、鎘、砷、汞的含量進行了研究。上述5篇文獻均進行了方法學考察。
2.3金屬元素分析蓼子草是錳超積累植物,并對其吸收及代謝影響、生理與分子機制、錳污染土壤和蓼子草修復、錳毒的生理響應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18-22]。錢建平等[23]報道不同濃度的汞對蓼子草生長與生理表現沒有影響。葉代樺等[24]研究表明蓼子草對磷具有較強的吸收和積累能力。
2.4種植研究趙明齋等[25]對蓼子草栽培種引進試驗進行了研究表明其具有較強的溫光反應、抗旱抗病和適應性強等特征特性。馬玉梅[26]研究了蓼子草的豐產栽培技術。周元清等[27]研究了不同濃度的表面活性劑SDS處理對蓼子草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操國興等[28]探討了一年生蓼子草花大小在花序上和個體上的變化及花大小與花數量的權衡關系。熊莉麗等[29]對峨眉山保護區不同海拔的蓼子草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研究表明兩者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楊春生等[30]對蓼子草的生物學特性及防除技術進行了研究。
2.5鑒別研究田怡濤等[31]對陜西產蓼子草藥材的品質進行了鑒定。常瑛等[32]對蓼子草分別進行理化鑒別和含量測定,為其開發新藥及其相關質量標準的研究提供了依據。
3藥理活性
3.1殺蟲活性徐昌棠[33]研究發現蓼子草聯合茶菜餅可有效防止雷竹林地蟲害。陳建芝等[34]以蓼子草粗提物對茶尺蠖3齡幼蟲的室內生物活性測定進行研究。李強等[35]研究報道蓼子草揮發油對小菜蛾具有一定的毒殺活性。曾維愛等研究了蓼子草提取物對煙蚜、菜青蟲的田間防治效果;同時論述了蓼子草的分布、毒性、藥用性、化學成分及其對昆蟲的生物活性,并對其在植物源農藥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前景進行了一些探討[36-39]。顧地周等[40]研究表明蓼子草乙醇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餾液聯合使用對一字紋稻苞蟲同時觸殺和拒食活性最好。
3.2抗炎活性李明等[41]研究表明蓼子草醇提液具有體外抗HBV的作用,同時有一定毒性。楊衛麗等[42]研究發現蓼子草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炎、解痙及抗乙醇引起的胃粘膜損傷作用,對胃腸道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朱顯[43]以雄性大白鼠為動物模型,對蓼子草的抗炎作用進行了研究。
3.3釀酒活性李新社等[44-46]研究蓼子草等在小曲制作過程中的最佳添加量,研究表明蓼子草等的添加對小曲的質量有促進作用。高永強等[47]研究了蓼子草不同添加量對機械化黃酒酵母菌株的發酵特性的影響,結果表明添加蓼子草對后者發酵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3.4抑菌活性陳春林等[48]研究表明復方蓼子草提取液對大腸桿菌均有抑菌效果,尤其是對K99效果更為明顯。
3.5抗氧化活性楊新周等[49]研究報道蓼子草不同部位提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的效果因體系不同而呈現一定的差異。
4小結
綜上所述,蓼子草在化學成分、質量分析及藥理活性方面均有研究,其中質量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多,其次為藥理活性研究。質量分析文獻中種植及金屬元素分析的文獻較多,而在鑒別方面較少。蓼子草作為遵義董酒酒曲的重要原料,對董酒質量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年董酒公司均需要大量的蓼子草,但由于蓼子草未能實行規范化種植,所收集的蓼子草質量參差不齊,甚至以同屬其它植物用作蓼子草,嚴重影響了酒曲的質量。筆者認為今后應加強對蓼子草的基原及鑒別研究,同時GAP種植基地的建立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劉洪升,范云,王秀蘭.海南辣蓼中黃酮體的提取與鑒別 [J].熱帶農業科學,2011,21(4):42-43.
[2]張國英,曾韜.辣蓼主要化學成分的研究[J].林產化學與工業,2005,25(3):21-24.
[3]林聰明,王道平,崔范洙,等.貴州產辣蓼揮發性成分分析[J].廣西植物,2012,32(3):410-414.
[4]吳莉宇,李強,蒼濤.辣蓼揮發油的提取及其 GC/MS 分析[J].廣東農業科學,2007,43(9):72-74.
[5]蔡玲,李愛陽.水蓼揮發油的提取及GC-MS分析[J].中成藥,2009,31(6):918-921.
[6]姚祖鳳,劉家欣,周亮成.湘西辣蓼揮發油化學成分的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8,11(2):37-40.
[7]劉瑜新,秦俊鋒,張貝貝,等.GC-MS法分析辣蓼脂肪酸成分[J].河南大學學報,2009,28(1):32-34.
[8]黃健,侯朋藝,吳立軍,等.水蓼化學成分的分離與鑒定[J].沈陽藥科大學學報,2012,29(1):22-25.
[9]蔡玲,李愛陽.超聲法提取水蓼中總黃酮的工藝研究[J].中成藥,2008,30(10):5-7.
[10]蔡玲,陳曉青,余俊,等.微波法提取水蓼中總黃酮的工藝研究[J].廣州化學,2007,32(4):25-29.
[11]常瑛,王四旺,涂劍波,等.辣蓼顆粒成型工藝的研究[J].解放軍藥學學報,2007,23(6):436-438.
[12]楊家楷,楊新周,李學嬌.高速勻漿法提取辣蓼莖中總黃酮[J].云南化工,2014,41(6):23-25.
[13]高雅,張可鋒,朱華.HPLC測定不同產地辣蓼中槲皮素的含量[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21):89-91.
[14]羅杰,陸霞.HPLC法測定水辣蓼中蘆丁的含量[J].中草藥,2004,35(3):285-286.
[15]何立美,陳玉婷,劉洪梅,等.高效液相色譜法同時測定水辣蓼提取物中6種黃酮成分的含量[J].廣東農業科學,2014,50(13):94-99.
[16]張宏武,任恒春,丁剛,等.水辣蓼中2種黃酮類成分含量測定[J].藥學實踐雜志,2012,30(5):378-340.
[17]賴偉勇,楊衛麗,劉明生,等.辣蓼等四種黎藥藥材重金屬元素含量研究[J].中國熱帶醫學,2011,11(5):579-581.
[18]于方明,李燕,劉可慧,等.Mn對超富集植物短毛蓼和水蓼生長、Mn吸收及氮素代謝的影響[J].環境科學學報,2011,31(8):1783-1789.
[19]王華,唐樹梅,廖香俊,等.超積累植物水蓼吸收錳的生理與分子機制[J].云南植物研究,2008,30(4):489-495.
[20]王華,唐樹梅,廖香俊,等.錳超積累植物-水蓼[J].生態環境,2007,16(3):830-834.
[21]任立民,劉鵬,蔡妙珍,等.水蓼、小飛蓬、杠板歸和美洲商陸對錳毒的生理響應[J].水土保持學報,2007,21(3):81-85.
[22]劉華,劉可慧,周振明,等.Mn、Zn 單一及復合污染對水蓼氮素代謝的影響[J].生態環境學報,2015,24(3):517-521.
[23]錢建平,江文瑩,張力.水蓼對汞積累與分布的水培實驗[J].生態學雜志,2012,31(8):2119-2124.
[24]葉代樺,李廷軒,張錫洲,等.高磷對礦山生態型水蓼磷富集特性的影響[J].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4,20(1):186-194.
[25]趙明齋,畢美光,王同基,等.“水蓼栽培種”引進試驗研究 [J].中國農學通報,1995,11(5):21-23.
[26]馬玉梅.水蓼豐產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2008,23(6):14.
[27]周元清,李淑英,段漳波.表面活性劑SDS對水蓼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8,24(4):22-25.
[28]操國興,李燕,劉欣.水蓼花大小在花序和個體上的變化及其與數量權衡關系研究[J].廣西植物,2008,28(3):307-310.
[29]熊莉麗,王萬軍,譚睿,等.峨眉山車前草﹑水辣蓼及天名精RAPD遺傳多樣性分析[J].現代農業科學,2009,16(6):31-33.
[30]楊春生,郭學福,丁文杰,等.水蓼生物學特性及防除技術[J].雜草科學,1994,12(4):33-35.
[31]田怡濤,高揚,陳千良,等.陜西產辣蓼的品質鑒定[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4,49(4):73-77.
[32]常瑛,王四旺,張超,等.辣蓼中蘆丁的薄層及紫外光譜鑒別[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06,6(10):46-48.
[33]徐昌棠.茶籽餅辣蓼防止雷竹林地蟲害[J].新農村,2002,20(11):15.
[34]陳建芝,譚濟才,李先文,等.辣蓼粗提物對茶尺蠖的生物活性[J].茶葉通訊,2007,34(1):7-9.
[35]李強,吳莉宇.辣蓼揮發油對小菜蛾的毒力測定[J].廣西熱帶農業,2006,19(4):17-18.
[36]曾維愛,周國生,鄧正平,等.辣蓼提取物對煙蚜的田間防治效果[J].湖南煙草,2009,24(S1):234-238.
[37]曾維愛,譚濟才,譚 琳,等.辣蓼粗提物對菜青蟲的生物活性[J].湖南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33(1):76-78.
[38]曾維愛,譚濟才,張春艷,等.水蓼殺蟲活性成分的提取與活性[J].植物保護,2007,33(1):59-61.
[39]曾維愛,周國生,鄧正平,等.蓼科殺蟲植物—辣蓼[J].植物保護科學,2008,24(10):450-452.
[40]顧地周,車喜全,趙玉敏,等.水蓼不同提取液對一字紋稻苞蟲的生物活性篩選[J].昆蟲知識,2009,46(4):574-578.
[41]李明,劉笑甫,張可鋒.辣蓼醇提液對HepG2.2.15細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影響[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4,23(13):2-3.
[42]楊衛麗,曾祥周,張俊清,等.牛耳楓與辣蓼提取物藥效學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08,19(9):2229-2231.
[43]朱顯.水蓼抗炎作用的實驗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1988,31(2):43.
[44]李新社,陸步詩,何紅梅,等.絞股藍與辣蓼草對小曲質量的影響性研究[J].中國釀造,2009,28(10):108-110.
[45]李新社,陸步詩,唐美艷,等.辣蓼草、桑葉及何首烏對小曲質量的影響[J].釀酒科技,2008,29(1):65-68.
[46]陸步詩,李新社.辣蓼草對小曲質量的影響研究[J].釀酒科技,2006,27(11):42-43.
[47]高永強,徐大新.辣蓼草對機械化黃酒酵母菌的影響研究[J].釀酒,2009,36(6):67-68.
[48]陳春林,鄭華,曹國文,等.復方辣蓼提取液對大腸桿菌抑菌效果的試驗[J].上海畜牧獸醫通訊,2012,57(3):52.
[49]楊新周,郝志云,朱以常,等.辣蓼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活性[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2):284-285.
(收稿日期:2015.09.24)
【中圖分類號】R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1-0027-02
作者簡介:劉亮(1981-),男,碩士,主要從事中藥、民族藥化學成分及質量研究,E-mail:jikman1@163.com通信作者:劉英波(1979-),男,碩士,主要從事中藥、民族藥新劑型及新制劑研究,E-mail:gzliuyb@126.com
基金項目:貴州省科技廳、遵義市科技局、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合作專項基金項目(黔科合LH字[2015]75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