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兵 陳艾明
湖北省隨州市中醫醫院,湖北 隨州 441300
?
小包裝中藥飲片運行模式初探
馬小兵陳艾明
湖北省隨州市中醫醫院,湖北隨州441300
【摘要】我院實行小包裝中藥飲片運行模式,在資金、設備、人員方面以最小的投入,得到大家一致認可。現總結分析我院在中藥小包裝供貨商的遴選、品種及規格的確定、信息系統的設定、采購及保管要求、藥房調劑模式及運行中的一些經驗和問題。
【關鍵詞】中藥飲片;運行模式;基層醫院
自2008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下發《小包裝中藥飲片醫療機構應用指南》以來,小包裝中藥飲片已經在各醫療機構特別是中醫醫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顛覆了幾千年以來“戥藥”調劑的傳統模式,改變過去稱量誤差大、份量分配不均、飲片漏撒、灰粉飛揚的狀況,同時保留了中醫臨床以飲片入藥、臨用煎湯、諸藥共煎的傳統特色[2]。因其具有計量準確、飲片純凈、易于復核、取藥快捷等優點,受到了老百姓的喜愛。我院自2011年開展此項業務以來,醫生及大部分病人對此非常滿意,現將我院小包裝中藥飲片運行模式簡要說明,以作進一步研究參考。
1供貨商遴選
采用招標方式邀請5家小包裝中藥飲片生產資質的生產企業,對紙質資料初審合格后,醫院列出60種常用且市場容易出現質量問題[3]的品種,如紅花、蒲黃、黃芩、葛根、柴胡、川貝等,各廠家提供相應規格的產品,醫院組織藥劑科、物價科、審計科等相關部門組成評審小組對5家企業產品根據外觀、鑒別、炮制、包裝、計重誤差等情況進行綜合評分,前三名再按供貨商評估表及評估細則進行實地考察,對其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全面了解,核實其供貨能力,方作為合格供貨方。從近兩年來看,只有3家或3家以上供貨企業配送,才能滿足醫院需求,因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加強了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監督檢查,可能因《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生產管理質量規范》等驗收檢查而停止供貨,導致供貨不及時。
2品種及規格的確定
從醫院信息系統導出近2年來有進出記錄的普通中藥飲片品種,再人工統計一年近30000張門診中藥飲片處方中單味藥出現的使用劑量和頻次,藥房工作人員每人負責一個月統計數據,匯總后,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于印發小包裝中藥飲片規格和色標的通知》,其頻次低于10%的使用劑量和不在標準規格之內的劑量不納入遴選規格,通過分析及剔除低頻次劑量后發現,基本上2種規格即能滿足90%以上的臨床用藥需要,總共篩選出323個品種共計462個品規,然后將規格表下發給所有中醫醫師征求意見,最終確定為465個品規。另外膠類如阿膠、鹿角膠、龜板膠及蜈蚣、人參、西洋參、蛤蚧、海馬、大棗等15個品種由于用藥習慣或破碎后不便于鑒別仍然在調劑中按克、條、只、枚等單位
3信息系統的設定
醫院信息系統中每一個品種的一個規格作為單個目錄藥品,如黃芪,15g是一個信息,10g是一個信息, 藥品價格按包計算,兩種規格就是兩種價格,在試運行初期曾經按“克”為單位,導致醫師處方與實際規格有較大出入。醫師在開具處方時和中成藥一樣要開具品名、規格、數量,如黃芪 10g×2包,白芍15g×1包,便于計價和調劑。同時采用計算機管理系統對小包裝中藥飲片設立電子臺帳,包括品規、數量、單價、產地、生產日期、產地、入庫時間、驗收日期、質量情況、貨位編碼等,實現了科學規范管理[4]。
4采購及保管要求
從采購到驗收入庫、儲藏保管除要嚴格按照普通飲片一樣執行嚴格的程序外,還有幾點要注意的地方,小包裝的內包裝袋除要嚴格按色標管理外還要部分透明,最早有些企業的產品包裝袋都是不透明包裝,無法從外面直觀的看到藥品,不便于質量檢查與日常養護,一般正面印圖案,背面透明就能直觀的檢查、鑒別、核對。另外大包裝一般用蛇皮袋包裝,紙箱包裝成本較高,一個蛇皮袋只能裝一種規格的飲片,不能混裝,袋子外面要標注品名、規格、包數,有的廠家習慣在袋子中間標注,入庫碼放時都被壓住了,不便于查找藥品。一般要求廠家將標示標注在蛇皮袋底部,橫向標注,碼放時向外,可以直觀地看到藥品標識。結合庫房定位管理。使小包裝中藥飲片的入庫、出庫、養護及計劃的制定等更方便。
5藥房調劑模式
藥房采用4×5格式貨柜,每個貨柜可儲備20個品規飲片,除最底層外采用底部傾斜式可大大增加儲存數量,一般質較重者可儲藏1000包左右,質輕著600包左右,曾經考察省內一些醫院,大多采用傾斜式貨籃,可以根據使用量大小移動隔板設置貨位,個人認為傾斜式貨籃美觀而且直觀,但都較淺,儲藏空間不及貨柜,后期補充藥品頻繁,增加工作量,并且貨位間有串貨的風險。斗譜排列也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參考其他醫院做法,按照近一年30000張門診中藥飲片處方中單味藥出現的頻次進行排序,斗譜排列也按照頻次高低依次進行排列,醫師開具處方后,藥房工作人員收到紙質或電子處方后,查詢處方,電腦系統按照使用頻次由高到低的順序重新排列,生成發藥單,藥師按照發藥單所列順序依次配方,走一圈便可完成,不用來回尋找,大大節省調劑時間,也減輕來回奔波的勞動強度,進過合理排序斗譜后,4~6min即可完成一次調劑,大大縮短了患者等候時間。
6運行中的一些問題
配送周期比普通飲片長,普通飲片一般3~5天即能配貨到位,小包裝因占用倉庫面積更大,一般儲備量較小,還有各個醫院所用規格不一致,個性化較強,因此更多的是廠家收到計劃后才包裝,包裝時換原料、換包裝等工序繁瑣,耗時耗工,加工周期長。種種原因導致從發出計劃到廠家出庫周期較長,加之運輸個環節的周期,小包裝中藥飲片正常配送周期在10~12天之間,有些缺貨的甚至更長,因此小包裝要做到勤購勤銷。
塑料包裝包裝嚴實,不透氣,有些中藥飲片水分控制不好,容易長霉[5]。《飲片標準通則》規定:一般的飲片含水量宜控制在7~13%;蜜炙品類含水分不得超過15%;酒炙、醋炙及鹽炙品類等含水分不得超過13%;燙制醋淬制品含水量不超過10%。及時嚴格按照標準控制水分,由于在塑料袋中受環境溫度變化、水蒸氣蒸發等因素影響,導致飲片表面水分較高,容易霉變,部分生產廠家會在包裝袋上打幾個小孔,但對于一些粉狀、細碎品種不適用,容易漏藥。
煎藥或制劑不便。由于小包裝中藥飲片每一味藥都是一個獨立的包裝,一副藥就是12~30個包裝,患者普遍反映煎藥時撕袋比較麻煩,也給醫院煎藥室代煎及制劑來料加工等帶來不便。廢棄的塑料袋難以降解,給環境帶來污染,能否用新型材料包裝有待進一步研究。
價格較高。由于小包裝中藥飲片相比傳統飲片更純凈,包裝加工成本高,運輸成本高等原因,其價格比普通飲片價格高10~20%。如何降低運行成本也是生產企業和醫療機構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我院從小包裝中藥飲片配送招標到采購、入庫驗收、在庫養護、出庫復核、處方調劑在借鑒其他醫院小包裝中藥飲片的管理經驗[6]的同時,也形成了我院自有的一套運行模式,由于我院門診量不大,中藥小包裝處方絕對數偏小,暫未考慮自動化藥房管理,我院小包裝中藥飲片運行模式在資金、設備、人員方面以最小的投入,贏得了老百姓、醫生、藥師的滿意。目前國家大力推進使用小包裝中藥飲片,基層醫院普遍存在處方量小、資金投入不足、中藥房面積不足、無成型模式等原因,導致此項政策推進過程中有很大困難。我院的供貨商遴選制度可有效保障藥品質量及藥品供應;品種及規格篩選更能體現醫師用藥習慣,依從性好;信息系統的設定能確保劃價及藥師審方、配方更快捷方便;藥房調劑模式不斷有效利用了藥房空間,還能較少藥師工作量,候藥時間較以前縮短4~6min。每一個環節都從基層醫院的實際情況出發,既方便又符合藥品管理要求。基層醫院可以借鑒我院小包裝的運行模式,深入分析小包裝中藥飲片利弊后,不斷加強患者對小包裝中藥飲片的認可,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付文嬌,卞麗,趙臻.中醫醫院小包裝中藥飲片推廣使用情況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02,25(2):741-742.
[2]沈中琴. 中藥飲片小包裝的利弊[J].山西醫藥雜志,2008,31(6):192-193.
[3]姜斐. 中藥小包裝飲片使用現狀及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32(5):172-173.
[4]張燕,馬月光,李進. 醫院小包裝中藥飲片的庫房管理[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8,16(9):693-694.
[5]唐萬東. 試析中藥飲片的水分控制[J].中國藥業,2003,12(11): 60-61.
[6]張燕,孫國珍. 醫院小包裝中藥飲片的庫房管理[J].天津藥學,2012,23(2):74-75.
作者簡介:馬小兵,主管中藥師,主要從事中藥鑒定、中藥制劑質量標準研究。
【中圖分類號】R28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8517(2016)09-0155-02
(收稿日期:2016.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