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曉林是誰?他是一個農民工,家住陜西省岐山縣祝家莊鎮杜城村謝家坡組,現為中鐵電氣化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接觸網第六工程段職工、班組技術員。
按現任職務,可能他連科級都論不上,可就在1月17日,他成為了中華全國總工會史上第一位農民工副主席。這是為何?
首先必須承認,巨曉林把工作干得“棒棒噠”。他從一名普通農民工成長為知識型新型工人,成為上億農民工的楷模。在平凡的崗位上,巨曉林被授予“北京市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光榮稱號。2015年4月,他還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
“位卑未敢忘憂國”,巨曉林還有心懷天下的抱負。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農民工的地位和訴求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2012年,巨曉林被選為中共十八大代表。走進人民大會堂的他,深知自己肩負著億萬農民工的期望。
在參加北京代表團分組討論時,巨曉林拿出一幅自己創作的漫畫《找到新期盼》說:“我畫了個放大鏡,里面有個心,心里是十八大報告。放大鏡,就是尋找的意思,我是帶著工友們的重托,來這里尋找新的期盼。”發言中,這位西北硬漢一度哽咽得說不下去,可見動情之深,責任感之重。
值得一提的是,巨曉林還趕上了好時候,新政策成全了他。2015年11月9日,中央深改組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全國總工會改革試點方案》。隨后,全總陸續提出具體改革措施,其中重要一條就是要“在本屆全總執委會委員及主席團成員中,分別提高勞模和一線職工比例,全總領導班子中增設農民工兼職副主席和掛職書記處書記”。
可以說,巨曉林正是這樣一位農民工代表人物。只要有付出,必將有回報,這才是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基本要義。從這個角度上講,農民工當全總副主席具有示范性,意義非同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