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沙
從理論上說,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甚至中央委員都有可能當選下一屆黨中央總書記,當然,其中現任政治局委員顯然是具有優勢的競爭者。
越南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從1月20日至28日在河內召開,大會將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委員會、政治局和總書記。據環球時報報道,彭博社援引越南匿名官員的話稱,對中國略顯強硬的現總理阮晉勇正與傾向于對中國采取和解立場、有意謀求連任的阮富仲爭奪越共總書記的位置。
越共紛繁復雜的“四駕馬車”
越共作為越南唯一的執政黨,其中央領導機構政治局是國家權力核心。在政治局成員中——目前的越共第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共有16名委員,包括國家主要機構和黨內主要部門的負責人——黨的總書記、國家主席、政府總理和國會主席組成的“四駕馬車”分別掌握主要的國家權力。
在這現有的“四駕馬車”結構里,根據越南的法規,總理有相當大的權限,可批準省級人民議會選出人民委員會成員,可自行罷免或革除人委會主席和副主席;省級人委會主席的指令,總理可停止執行或將其廢除。
盡管越南憲法規定國會是“最高權力”機關,且越南國會近年在監督和選舉改革方面亦有不少上佳表現,但實際上它仍是越共和政府決策的事后承認機構,所以國會主席一職還是較虛。
越南國家主席相當于國家元首,憲法賦予國家主席多項通過國會才能實現的行政權力,如向國會建議選舉或罷免副主席、總理、兩院院長等,但最終人選須得到由黨領導的國會“程序”上認可,而真正的人選決定由黨的高層做出,所以,國家主席的權力,多具象征性。
國家主席還是“越南所有武裝力量總指揮”及“國防安全會議主席”,是名義上的人民軍最高統帥,但人民軍的最高決策機構實際是越共中央軍事黨委,即中央軍委,一向由總書記兼任軍委主席,總書記才是軍隊實質上最高統帥。
根據越共黨章,黨代會是黨的最高權力機關,原則上每五年召開一次,由黨代會選出中執委,中執委選出中央政治局,并從中選出總書記。2001年九大修改黨章,明確規定總書記任期不得超兩屆,算是對第一把手的限權。
有一點可以確定,越南的最高權力實際上在黨的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總書記是有影響的人物,但在目前的權力分配關系和資歷大致平輩的政治局架構下,決無也不可能有“獨裁權”。
得票多不一定當選
“最強勢總書記”黎筍去世后,越共元老長征臨時接任。經過幾個月的過渡,1986年12月越共召開六大,阮文靈當選總書記,長征帶頭和幾位元老退出越共中央政治局。自此,越南結束了領導人終身制,開始了按屆輪換。
根據越共黨章,越共中央委員會選舉政治局委員,在政治局中選舉產生總書記。據媒體觀察,擁戴“弱勢總書記”在越共已是不成文的慣例。據越南媒體報道,越共十一大時的政治局委員得票排名,張晉創(現國家主席)、馮光清(現國防部長)、阮晉勇(現政府總理)位居前三。阮富仲在16名委員中得票第八,卻當上了總書記。這說明,總書記的產生并不完全由中央委員會的選票決定。
此外,在越共中央委員的選舉中,年齡限制也常常被打破。1991年,越共七大規定,超過70歲的中央領導人都要退位,第一次當選中央委員的年齡必須在60歲以下,第二次當選中央委員則必須在65歲以下。然而,前任總書記農德孟在2006年獲得連任時已經66歲,而阮富仲是在67歲時當選總書記。如今,阮富仲已經超過70歲,按規定應該退位,但仍在爭取十二大獲得連任,而與他競爭總書記的阮晉勇,今年也已經66歲。不過,對于總書記以外的職位的年齡限制,越共卻是按規定嚴格執行。但這一次會不會再破規矩,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漫長的十二大人事安排
越共十一大之前,十屆十四次、十五次會議對越共十一大進行了前期人事安排。而據鄭州大學越南研究所所長于向東在《近期越共十二大準備工作的若干動向》一文中的梳理,越共十二大的人事安排,從十一屆九中全會就已開始。2014年5月的越共十一屆九中全會,依據《黨章》和在過去頒布的黨內選舉規定的基礎上,討論并通過了新的《黨內選舉規則》,引發外界的不少議論和猜測。該規則一方面強調了差額選舉,另一方面還取消了十大十一大中央委員候選人除組織提名外還可以由代表提名和個人自薦的做法,規定所有中央委員候選人必須由中央政治局批準,以避免中央對候選人提名的失控。
2015年1月,越共召開十一屆十中全會,阮富仲主持會議,并在開、閉幕式上發表講話。會議重點研究了召開越共十二大的準備工作,包括各文件草案的審議和涉及人事工作的相關事項。
2015 年5 月初,越共十一屆十一中全會,仍在著重研究十二大人事安排的工作方向和原則,也包括十二大代表名額的數量和分配等具體問題。中央委員會的組成人員還要符合年齡規定、身體健康。阮富仲談到新的中央委員會應由三個年齡段人員組成,50 歲以下、50歲至60 歲、61 歲以上。也就是說,并未重申65歲的年齡上限。
在十二中全會和十三中全會上,越共中央委員會終于對越共十二大的人事工作各項重要內容作出決定,并且在十三中全會上確定了越共十二大的具體的會期。據報道,越共十一屆十三中全會討論并表決通過越共十一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和連任越共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提名名單,投票表決通過越共十二屆中央政治局、秘書處、中央紀檢委員會人事提名。包括正式和候補委員在內的第十一屆中央委員也將提出滿足年齡限制等條件的越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政府總理和國會主席等四名主要領導人的推薦名單。
2016年1月13日,越共十一屆十四中全會閉幕。據越南媒體報道,會議以“民主和坦率的方式進行”,高票通過越共第十二屆任期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提名人選名單,并表決通過了屬“特別情況”參選連任第十二屆中央委員的第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在內的提名人選名單。何為“特別情況”?或許要等到越共十二大閉幕才會揭曉。
從理論上說,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甚至中央委員都有可能當選下一屆黨中央總書記,當然,其中現任政治局委員顯然是具有優勢的競爭者。從十一屆九中全會到十三中全會,越共中央經過了馬拉松式的開會討論,終于在十四中全會達成一致,確定了“四駕馬車”的候選人,其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這是阮富仲和阮晉勇的競爭,還是阮晉勇和其他政治局委員的競爭,外界都很難做出預測。以致于有媒體稱越共將在十二大秘密確定下一任總書記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