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賀
她擁有目前全球播音界少有的鏗鏘有力,聲情并茂,落地有聲。
一般觀眾根本想不到她慈祥的外表下藏著驚濤駭浪般的聲音。
東邊朝鮮一聲巨響,給世界人民送來了詫異和恐慌。雖已時隔半月,世界人民已經認定那只是顆2萬噸當量的嘴炮。
不過另一個讓世界人民尤其是韓國人民聞風喪膽的嘴炮可是貨真價實。
她就是朝鮮中央電視臺(KCTV)的“央視一姐”李春姬。她聲如洪鐘,穿透力極強。只要她出現在屏幕上,朝鮮必有大事發生。
當祖國遇到危險,她能給敵人造成5000點傷害
媒體宣傳是促進朝鮮式社會主義建設的有力武器。從KCTV到田間地頭的文藝宣傳隊,都肩負著傳達中央聲音的使命。其中,KCTV的幾位新聞主播在朝鮮都是家喻戶曉的名人。
不過,由于語言限制,普通人可能對他國名嘴的興趣有限,想想中國有多少人知道丹·拉瑟、湯姆·布羅考,美國又有多少人認識趙忠祥。而在朝鮮這樣一個神秘保守的國度,新聞主播又有多少空間能展現出個性和活潑?
比如“人民播音員”李相壁,被稱為朝鮮播音界的泰斗。他是朝鮮播音理論的奠基人,撰寫的《話術通論》等有關語言技巧的專著,是朝鮮播音員的必備教科書。李相壁最為知名的是做現場直播,曾解說1966年英國世界杯朝鮮淘汰意大利進入8強的關鍵戰役。
關于朝鮮的足球轉播,有一個小花絮:2010年南非世界杯,朝鮮隊在小組賽中0:7遭葡萄牙屠戮,朝鮮國家電視臺在丟掉第4個球的時候,果斷掐斷了直播信號……
而朝鮮的主播能為中國人所熟知,還是要歸功于已半退休的“國寶”李春姬。2010年11月,朝韓發生炮擊事件,李春姬以鏗鏘有力的嗓音嚇壞了地球人:“如果韓國軍隊膽敢闖入朝鮮領土0.001毫米,朝鮮人民軍都將毫不猶豫地進行對應的軍事打擊!”
這段視頻被其他國家媒體轉載后,李春姬迅速成為網紅,在Facebook上還有她的粉絲小組。《朝鮮》畫報在2008年4月介紹李春姬“嗓音強勁有魄力”、“能讓敵人肝膽俱裂”,簡直比炮彈還有力。
這就是名副其實的嘴炮
怎樣才能成為國寶級播音員?
首先,出身成分要好,家里有不清不楚的海外關系的肯定不行。
據朝鮮的公開信息,李春姬1943年出生于江原道通川郡的貧困勞動家庭,因為出身純正,受到了朝鮮政府培養,考上大學。所以說是徹底改變了一個人的命運啊,李春姬也不知道她一個江原道的貧民孩子,怎么就到平壤上大學了。
朝鮮其他媒體曾在報道中提到,朝鮮前領導人以“溫暖的愛和信實”栽培她,讓她成為了一名慷慨激昂的新聞播報者。
其次,要經過科學的訓練。
李春姬進入的大學可不是一般的大學,是為宣傳戰線培養后備軍的平壤話劇電影大學。由于那時候平壤話劇電影大學還沒有專門的播音系,李春姬同志只好先在表演系深造。
在開始她的播音事業之前,李春姬曾在國立話劇團擔任過一段時間的演員,這對她在主播崗位上能做到情緒純熟、收放自如幫助很大。
1971年,朝鮮中央電視臺成立,李春姬進入KCTV,成為了電視臺的第一代員工,3年后開始擔任主要播報員。
在接受采訪時,李春姬曾說:“在我拿起話筒的第一年5月,金日成主席鼓勵我‘好好干。我將主席的話深深刻在心里,為了練習口才,我付出了嘔心瀝血的努力。”
由于業務水平高,她迅速成為業務骨干,也成為播報金正日活動等重要報道的最佳人選。
她還主持KCTV的晚8點新聞。按照朝鮮中央電視臺的節目編排,每天晚上8點整的新聞節目是最重要的節目,她就是這檔新聞節目的女主播。
這檔相當于CCTV新聞聯播的節目,通常由一名播音員播報,片頭出現主體思想塔的畫面,“主體”兩個字閃爍金光之后,播報開始。內容結構如下:世界各國人士對朝鮮最高領導人的贊頌;國內各條戰線的光輝事跡和經驗;水深火熱的韓國民眾渴望南北統一的消息;少量的國際新聞。最后以天氣預報收尾。
多年來,李春姬在電視上一邊譴責韓國、日本和美國,一邊播報類似朝鮮兩次核試驗等軍事成就的新聞。她講述朝鮮偉大領袖金日成、金正日在軍事基地、卷心菜地和鋼鐵廠的事跡時洋溢著自豪之感。
國寶級播音員的業務水平怎么樣
2012年1月,KCTV啟用了一位20多歲的年輕女主播,換下了李春姬,新主播的聲音比起李春姬來真是溫柔如水。之前在宣傳畫報《朝鮮》上,曾展現了李春姬與熒幕形象截然不同的一面:她與年輕的播音員們在一起度過愉快的時光。
外界據此猜測,李春姬的時代恐怕已經結束了。然而,李春姬并沒有退居幕后。作為KCTV的形象代言人,朝鮮選拔的男女主播們均以李春姬為樣板,然而在原版面前,仿制品終究略遜一籌。對于播報不同新聞的情緒,李春姬的拿捏可謂爐火純青。
拿她戰斗力滿格的憤怒腔來說,每當痛斥美帝和韓國時,都能做到情緒飽滿、咬牙切齒,在屏幕前義正辭嚴地宣讀朝鮮政府聲明,怒斥韓國前偽總統李明博是“叛徒、逆賊、走狗、賣國賊”……恨不得分分鐘讓敵人化為焦土。
然而當談到國家建設的成就,主播就必須切換到另一個模式。比如成功放了一顆衛星,女主播就會滿懷驕傲、滿臉喜悅地鏗鏘播報,半分鐘里能出現五六個“思密達”,傳遞著喜慶與自豪之情。
最重要的莫過于播報領導人新聞,主播要流露出像對父親一般的愛戴,尤其是在領導人走訪幼兒園、鋼鐵廠、養殖場之類的新聞時。
2011年金正日去世,李春姬在消失數十天后,面容哀傷、眼含淚水現身。她一字一頓地緩緩朗讀金正日逝世的消息,似乎馬上要放聲哭泣,又極力克制,淚水在眼中打轉卻終未落下,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大有演藝圈老戲骨之風范。
這就是朝鮮的新聞主播的必備素質:適應這種不同類型新聞的穿插,在表情和語氣上及時轉變,剛才還是滿心崇敬的宣揚,轉眼就變成武裝到舌尖的怒斥,情緒能這般切換自如,難度可想而知。
在接受我國央視采訪時,李春姬表示每一名主持人都得有自己的風格,播音方式要跟內容相匹配。有些新聞必須要充滿戰斗性,有些新聞就未必。“(比如讀)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只是在喊,沒有感情,沒有對象,我們要把觀眾作為對象,溫柔地說話”。
2012年1月24日,李春姬通過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春五洲行》節目,向中國人民送上一份節日的問候。一向端莊威嚴、慷慨激昂的她還即興演示了一段“溫柔播報”。她表示,“我們在朝鮮首都平壤祝中國人民春節快樂。”
拿到領導的題詞才是最光榮的
近些年,李春姬確實慢慢從臺前退到幕后,除了特別重大的新聞之外很少露面。她的工作是專心培養新人。金正恩上臺后,朝鮮電視臺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大膽使用年輕主播。
韓國國內有分析認為,隨著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金正恩的掌權,朝鮮電視界也將出現相應的“新老交替”。此后,李春姬逐漸退居二線。其后每次出現在熒屏上,都使朝鮮新聞主播成為熱點。
李春姬在播報新聞時,總是身著朝鮮傳統服飾,而今男主播多已改穿西裝打領帶,女主播穿著艷麗的套裝。國內媒體曾觀察到,一名朝鮮女主播在12天內兩次變化發型,從直發變成卷發,又從卷發變回直發。
變化最大的則是延續數十年的鏗鏘播報,亢奮和哭腔似乎正漸漸消失。KCTV的主播金永信對日本同行表示,金正恩書記說過,要主播們都柔和一點,經濟和社會生活新聞要和人民產生共鳴,讓人民感受到生活氣息。
不難看出,朝鮮的播音員受到領導的高度重視,待遇高,工作壓力也大。能當上朝鮮電視臺的主播頗為不易。新聞主播大多出身于名牌大學,平壤戲劇電影大學播音系是培養名牌播音員的搖籃,金日成大學語文學院和其他院校的優秀人才也是選拔對象。
平壤戲劇電影大學從1973年開設播音專業,已培養了上百名畢業生。該系有5名教授,在讀學生約50人。從學生的選拔到招生都要經過嚴格程序,學生要通過播音技巧、外貌等初選后,才能參加正式考試。
每年一度的播音主持大賽則是競爭者脫穎而出的機會。朝鮮有3家電視臺,其中KCTV是覆蓋全國的最重要媒體,想成為這里的新聞主播“難如登天”,需要得到中央決策人的同意才能上鏡。作為播音員,要發音準確、有節奏感,還要保持思想上的“先進性”,在政治上領先他人一步。
從政府到廣播電視委員會,都非常重視朝鮮播音員的發展。“人民播音員”是朝鮮主播們享有的最高榮譽,有些人還享有“勞動英雄”的榮譽,相當于中國的勞動模范。一旦躋身“人民播音員”,則能夠享受到國家提供的優厚待遇,可以在平壤的休閑娛樂場所免費享受美食和美發、洗浴等服務,平時也能穿到平壤服裝研究所生產的最新服飾。
在領導的親切關懷下,在主流媒體的王牌節目里不斷磨練下,李春姬的榮譽值肯定是“滿分”——她獲得過“人民播音員”的榮譽,這是朝鮮播音界最高榮譽。也正是因為她獲得過“人民播音員”的優秀稱號,所以她雖然到了退休年齡,可依然可以活躍在播音一線。
朝鮮的月刊畫報《朝鮮》2008年4月刊介紹李春姬時表示:“她的家位于首都平壤的一個美麗的地方,在那里她與丈夫和兩個兒子,還有兒媳、孫女一同生活。現代式的住宅和高級轎車都是國家送給她的禮物。”
在重要節日或紀念日時(包括領導人的生日),中央會給有突出貢獻的播音員發福利,這被稱作“將軍給的禮物”。曾有一位駐外記者在一位功勛播音員的家中見到了海鮮罐頭、洋酒等進口的高級食品。然而更重要的是,他家墻上掛著金正日的親筆題詞,上寫“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