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靈燕

摘要:教師上課拖堂在中小學教學中是比較常見的現象。本文剖析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同時分析了拖堂造成的不良后果。要消除這種不良現象,首先應該從教師自身做起,學校管理也需要不斷完善。
關鍵詞:拖堂 ? 原因 ? 危害 ? 對策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135
在現今一些學校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拖堂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上搶5分鐘,下拖5分鐘,多上10分鐘,考試如神通”,特別是參加中考高考的學科拖堂尤為嚴重。因此,它需要引起教師們的重視和反思。
一、拖堂的原因
筆者在本校初二、初三兩個年級做了一次關于拖堂問題的問卷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20份,統計結果如下:
同情教師但是不欣賞的占48.02%,怨恨教師的占26.47%,因課后有事而對教師有所不滿的占20.59%,沒反應的占4.9%。由此可見,拖堂是一種得不償失的勞動,但為什么還會普遍存在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教師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教學理念落后
有些教師對課程標準把握不到位,對考綱解讀不夠,以至于不能合理地安排教學內容。個別教師備課內容偏多,講話不精練,喜歡在課堂上講題外話;有些教師對于整個課堂結構安排計劃不周,不能從全局通盤打算, 津津樂道于個別的、瑣碎的知識傳授,抓不住重點; 另外上課過程中遇到突發事件不能靈活處理,耽誤了講課時間。
有的教師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認為通過增加教學時間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考試分數,為了給學生多灌輸一點知識,爭分奪秒搶時間,逐漸養成了每次下課還要講的習慣。盡管教師可以找出很多理由為自己“拖堂”解脫,但其根本則在于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和業務素質不高。
(二)教學評價不合理,學校默許拖堂的行為
目前很多學校把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教師的評價、考核、獎金掛鉤。領導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只要學生分數高,其他一切都可以不管不問。有的領導甚至認為愛拖堂的教師更敬業,大會小會多次表揚,各種場合次次宣揚,讓不拖堂的教師反而變成了落后分子。唯分數論英雄的評價體系,使得教師們爭先恐后地投入到拖堂的“先進”隊伍中,導致學生更加苦不堪言。
二、拖堂的危害
教育部印發的《中小學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方案》明確提出:任課教師要按時下課,做到不拖堂,不利用各種方式變相占用學生課間休息時間,不隨意多留課外作業。長遠來看,拖堂,不管是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還是對學生的進一步提高都是不利的。
(一)拖堂違背了教學規律,擾亂了正常的作息時間
拖堂,違背了教學規律,學生的大腦得不到正常的時間休息。下課鈴響之后,縱然教師在教室里講得唾沫四濺,天花亂墜,但多數學生的心早已飛到窗外,即使強迫學生聽講,效果也很不好,還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拖堂擾亂了正常的教學作息時間。學生本來可以在下課十分鐘里上好廁所和準備好下一節課的學習用具,現在就會占用下一節課的時間;值日生本來可以在下課十分鐘里擦好黑板,而現在大家全在座位上,下一堂課的教師也已經走進了教室,滿教室的粉筆灰影響著師生的健康;有的學生本來在下課十分鐘里能解決的問題,現在就會帶到下一課,直接影響下一節課的聽課效率和質量。
(二)拖堂影響了下一堂課的正常教學,會造成惡性循環
拖堂,使學生的大腦沒有正常的課間休息,產生疲倦。同時,拖堂還直接延誤了學生對下一節課的準備,這樣不可避免地要影響下一堂課的教學。有的教師都拖到了下一節課上課了才結束講課,如果遇到同情和理解學生的教師,還會讓學生出去上一趟廁所,這顯然又會耽誤了他們自己上課的時間。如果下一位教師的教學進度沒有按時完成,又會占用下課時間來彌補,你拖我也拖,如此一來必然造成惡性循環。如果一個教師過分考慮自己而不顧他人的時候,不僅學生會怨恨,也會造成同事關系緊張。
對于教師而言,不管有多少理由,有多少善意的想法,都不要剝奪學生課間的休息時間。當清脆的下課鈴聲響起時,教師最后一句話話音剛落,然后從容地走出教室,那才是真正的瀟灑!這樣的教師才是最受學生歡迎的教師!
三、避免拖堂的措施
(一)教師要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
作為教師,了解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學生特點精心設計教案是我們的工作,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運用新穎的教學方法,這些都能更好地幫助我們工作。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自身業務能力過硬以外,還應該及時了解學生的心態,能夠用最有效的方法解決問題,贏得學生的信任與尊敬,樹立自身的人格魅力。
(二)學校要明確反對拖堂,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
學校領導要更新觀念,要堅決反對拖堂。學校可以將拖堂列入教學事故,讓教師沒有渠道向課堂外要時間,促使教師精心備課,科學設計教學,把每一節課都上成精品課。只有向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轉變,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學校要改變評選優秀教師的方法,更合理地評價教師,借此轉變教師的觀念。那些能夠在規定教學時間內完成授課任務,教學效果顯著的教師才是真正的優秀教師。
同時,學校可以采用音樂鈴聲提醒教師。例如,新疆烏魯木齊雪蓮小學的上下課鈴聲,均是由學生播音員錄制的。其中,上課鈴聲為:“同學們,現在是上課時間!”下課鈴聲則是:“下課了,老師您辛苦了,請您回辦公室休息!”自從這幽默而體貼的下課鈴響起后,教師再也不好意思拖堂了。
湖北大學李崇義教授曾指出,拖堂是傳統應試教育觀念遺留的一種表現。因此,教師就應該在下課鈴響時立即下課,這種習慣不僅體現了尊重自己、他人的勞動成果,更體現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如果我們每所學校、每個教師都不存在“拖堂”,那么,我們教師自己將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學生也會從滿負荷的操練中得到解脫,實現學生、教師、學校多方共贏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曹廣文.初探“拖堂”現象[J].教學文摘, 2000(10).
[2]暨麗瓊.淺談教師拖堂的危害性[J].當代教學論壇, 2009(4).
[3]毛志遠. 教師上課拖堂的根源及糾正措施[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2(7).
[4]牛峰.“拖堂”教學的弊端[J].教學研究, 2009(10).
(責編 ? 金 ?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