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梅
摘要:“陽光體育運動”是為了促進中小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養成自覺鍛煉的好習慣,不斷增強身體素質而實施的一項全國性、有組織的系統工程。意義深遠,涉及校內校外。因此,我們要科學制定方案,加強各部門協作,切實把這一事關青少年發展的工作做好,帶動學校向前發展。
關鍵詞:陽光體育運動 ? 中小學生 ? 機制 ?制定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9.247
學校教育是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事業接班人。可是在“應試教育”下,學生終日不見太陽,呼吸不到新鮮空氣,對身心發展極其不利。黨和政府一直重視學生的體質健康,一直重視學校的體育運動開展。“陽光體育運動”就是為了促進中小學生積極參加學校體育運動,養成自覺鍛煉的好習慣,不斷增強身體素質而實施的一項全國性、有組織的系統工程。
一、實施“陽光體育運動”的意義
(一)關系到祖國的強盛和民族的興旺
青少年的身體素質不僅影響到個人的學習生活,也關系到國家和民族。舊社會,中華民族受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帝國主義三重壓迫,體弱多病,人稱“東亞病夫”。國家沒有自主,人民飽受欺凌。只有一代代后輩身強體壯,勇往直前,才能建設好、發展好社會主義,繼往開來,走向國家強盛、民族復興。
(二)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舉措
目前,多數學校在升學的壓力下大張旗鼓地搞應試教育,學校領導只看重成績,而忽視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其他發展指標。青少年學生視力下降,肥胖,運動技能不足,防病能力下降,心理素質差,意志薄弱,貪圖享受,缺乏吃苦精神,已經成為公認的事實。開展體育運動和體育鍛煉,一方面可以改善學生的身體狀況,另一方面可以磨練學生的堅強意志,幫助學生養成頑強拼搏、團結協作、不怕苦不怕累的優良品質。這對人的一生發展是多么寶貴。
(三)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為“終身體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生在學校養成了運動的好習慣,會在以后的生活中自覺加強鍛煉,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和健康體質會一代一代傳下去,影響到家庭和社區。學校要擔當起學生終身體育教育的責任,從興趣培養、習慣養成入手,開展豐富多彩的運動比賽,營造“我運動,我健康”的運動氛圍,為學生終身體育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建立陽光體育運動在校內外開展的長效機制
(一)政府要統籌協調各部門工作
政府要加強對學校和社會各部門(如團委、體育局、宣傳部等)體育工作的統一指導和部署,促使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相輔相成,和諧發展。政府要定期組織好區域內的大型體育活動,做好對學生體質健康的調查研究,實施好“蛋奶工程”和“伙食補助”,做好傳染病的治療和防控措施,加大對學生重大疾病的補助力度。
(二)學校要經常教育學生自覺鍛煉身體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好,才能學習好,工作好,生活好。學生是在長身體的時間,更應該加強運動,把身體鍛煉好,為自己的一生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改變他們狹隘的“唯成績論”觀,幫助他們樹立遠大志向,從我做起,自覺鍛煉身體,積極參與班級和學校組織的各類體育活動。
(三)學校要落實好“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
學校領導要充分重視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制定具體實施計劃,落實經費、場地設施、衛生條件和師資等情況,動員每一位師生積極參與。要認真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保質保量上好體育課,其中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學校必須在下午課后組織學生進行一小時的集體體育鍛煉,并將其列入教學計劃。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每天上午統一安排25-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認真組織學生做好廣播體操、開展集體體育活動。寄宿制學校要堅持每天出早操。幫助殘疾學生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參與學校體育運動。加強對教師的教育,不占用、不擠壓陽光體育運動的時間,不詆毀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成效,是陽光體育運動成為常態。
(四)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力度
沒有學習就不能進步和發展。學校要鼓勵教師自學,并增加教師外出培訓的機會,建設一支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這是保障陽光體育運動長期有效開展的必要條件。社會在進步,新的體育項目層出不窮,培訓可以讓教師提高理論水平和專業技能。
(五)挖掘體育資源
體育課堂是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培養體育技能,養成良好體育道德的主陣地。廣大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的各種資源開展體育活動,鼓勵走出學校,鼓勵自制體育器械,鼓勵自編教材。農村地區可以用石頭做杠鈴,用木箱做山羊,用自然河道做游泳池,用大山開展爬山。
(六)發揮社團的作用
充分發揮學校體育社團、體育運動興趣小組的帶動作用,在校內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構建校園體育文化,并積極參加社會各部門組織的體育比賽,以賽促訓,多出人才。課余時間和節假日,學校要開放體育場館,支持體育社團或興趣小組外出參加校外的各類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莫過于給與學生成功的體驗,體育運動也一樣。積極參加社會各部門組織的體育比賽,是對學生的一種鍛煉、是對學生的一種教育,是對學生的一種激勵 ,是對陽光體育運動最好的宣傳。
(七)做好學校各方面的管理教育,綜合提高學生的健康水平
1.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確保睡眠時間充足。 人的健康水平與睡眠的質量、時間有很大關系。睡眠時間充足,學生個子長得高,精神狀態好。六年級、九年級、高三年級要保證最低睡眠時間,不能因為考試升學影響了健康。寄宿制學校要在兩飯后開放宿舍樓,允許學生適當休息。
2.“辦好學生灶”,提高學生伙食標準,加強對學生的衛生教育、疾病預防教育、毒品預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加大學生灶的檢查指導力度,做好“蛋奶”和“伙食補貼”的按時按量發放,定期檢查學生宿舍、教室衛生,定期檢查學生的儀容儀表,定時組織學生做眼保健操,加強眼病預防、傳染病預防、毒品預防的教育,提高學生的伙食標準,建立健全學生體檢制度,加強對學校醫務室的管理,加大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力度,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指導。
3. 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舉辦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生體育運動會(或項目),促進更多學生有更多時間參加體育運動。
教務處要做好控制學生作業量的工作,統一作業標準,不給學生加重負擔,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與體育活動。學校每年舉辦春、秋兩季學生體育運動會,每學期再安排多種形式的體育運動項目,做到周周有訓練,月月有活動。
總之,陽光體育運動意義深遠,涉及校內校外,要科學制定方案,加強各部門協作,切實把這一事關青少年發展的工作做好,帶動學校向前發展。
(責編 ?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