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時不慎摔碎酒店的玻璃杯 就應當按酒店自定的價格賠償嗎
吳律師:
前不久,我去南方某省會城市出差,入住一家三星級賓館。晚上在用酒店準備的玻璃杯刷牙時,不慎將玻璃杯摔碎了。我當即用房間內的電話向酒店前臺做了說明并表示我會按價賠償,前臺服務員很客氣地答復我說沒有問題的。第二天中午我退房結賬時,服務員除了收了我一天320元的住宿費外,還收了我48元的玻璃杯賠償費,我事先交的400元押金只找給我32元。我認為這玻璃杯,無論如何也不會超過20元的,收48元賠償有些離譜了。前臺服務員讓房間的服務員將我房間的《房間物品價目表》拿來給我看,上面標注的玻璃杯價格確實是48元,電熱水壺的價格460元,拖鞋的價格29元……都明顯高于市場價格。我提出異議,認為價格過高不合理。我撥通酒店值班經理的電話反映這個情況,值班經理說,我們在房間內都放有《價目表》,明示了房間內各種物品的價格,你入住時也沒有提出異議就是認可了這個價格的,不能到了賠償時就反悔了,酒店是不會為某一個人破例的。請問:像我遇到的這種情況,在住宿時不慎摔碎酒店的玻璃杯,就應當按酒店自定的價格賠償嗎?
讀者:余英武
余英武讀者:
從你信中介紹的情況看,客人不慎損毀了酒店的物品,在雙方不能就賠償數額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是不能按酒店單方確定的價格賠償的。
客人到酒店住宿,客人與酒店之間達成的是住宿服務合同,這屬于消費服務合同的一種,住宿客人是消費者。客人對損壞的酒店物品,當然要賠償,在雙方不能就賠償協商一致的情況下,其賠償的標準應當是被損壞物品的實際價格。如果酒店能夠證明被損壞物品的價格就是在《價目表》上標注的價格,那當然就要按這個價格賠償;如果證明不了標注的價格是實際價格,而是以我酒店事先向住宿客人明示了價格并以此認為客人同意了這個價格,就要按這個明示的價格賠償,則是沒有法律依據的。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減輕或者免除經營者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等對消費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規定,不得利用格式條款并借助技術手段強制交易。”第三款規定:“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內容的,其內容無效。”酒店一方將低于48元的玻璃杯標注為48元并要求客人以此數額進行損害賠償,當然屬于是“加重消費者責任”的告示,是無效的。
酒店在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情況下扣除住宿客人48元錢賠償款,明顯是一種侵權行為,你可以向酒店所在地的工商管理部門或者消費者協會求助,也可以通過法院訴訟解決。只要堅持到底,是一定會得到法律的幫助和救濟的。
吳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