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評價焦慮癥的協同護理研究開始出現。因此,采用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評估初級醫療中協同護理對成年焦慮癥患者的效果研究是有必要的。方法 在PubMed、PsycINFO、EMBase、Cinahl和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入選標準: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對象為成人焦慮癥患者,試驗組采取協同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采用一般或其他干預措施。分析方法:焦慮量表采用標準化均數差()表示,隨訪12個月,隨訪數據進行隨機效應分析。結果 共檢索3 073篇文獻,最終納入7篇文獻,包括2 105例參與者,文獻質量均為中高級。對于所有焦慮癥患者,協同護理優于常規護理〔=0.35,95%(0.14,0.56)〕;亞組分析(5篇文獻)顯示,恐慌癥患者采用協同護理優于常規護理〔=0.59,95%(0.41,0.78)〕。結論 初級醫療中協同護理在改善焦慮癥方面有一定的應用前景,尤其是對于恐慌癥。然而,本試驗納入文獻較少,還需進一步的研究,以評估該方法對其他焦慮癥患者的有效性。
?
WONCA研究論文摘要匯編
——初級醫療中焦慮癥的協同護理:一項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
【摘要】背景評價焦慮癥的協同護理研究開始出現。因此,采用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評估初級醫療中協同護理對成年焦慮癥患者的效果研究是有必要的。方法在PubMed、PsycINFO、EMBase、Cinahl和Cochrane Library數據庫進行文獻檢索,入選標準:隨機對照試驗,研究對象為成人焦慮癥患者,試驗組采取協同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采用一般或其他干預措施。分析方法:焦慮量表采用標準化均數差(SMD)表示,隨訪12個月,隨訪數據進行隨機效應分析。結果共檢索3 073篇文獻,最終納入7篇文獻,包括2 105例參與者,文獻質量均為中高級。對于所有焦慮癥患者,協同護理優于常規護理〔SMD=0.35,95%CI(0.14,0.56)〕;亞組分析(5篇文獻)顯示,恐慌癥患者采用協同護理優于常規護理〔SMD=0.59,95%CI(0.41,0.78)〕。結論初級醫療中協同護理在改善焦慮癥方面有一定的應用前景,尤其是對于恐慌癥。然而,本試驗納入文獻較少,還需進一步的研究,以評估該方法對其他焦慮癥患者的有效性。
原文見:MUNTINGH A D,VAN DER FELTZ-CORNELIS C M,VAN MARWIJK H W,et al.Collaborative care for anxiety disorders in primary car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C Fam Pract,2016,17(1):62.Published at http://bmcfampract.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75-016-0466-3.
——初級醫療提供遺傳學教育干預措施的系統評價
背景在初級醫療中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即至少10%的患者存在遺傳的影響。然而,具有高遺傳風險疾病的患者可能沒有被識別,因此治療建議可能沒有提及或者管理不恰當。初級醫務工作者缺乏遺傳學知識,在日常工作中缺少遺傳學相關檢測,開展遺傳學服務不足。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初級醫療中采取的遺傳學教育的干預措施。方法本研究采用標準審查和傳播中心指定的系統評價步驟,在5個數據庫中檢索相關文獻。納入涵蓋初級醫務工作者采用遺傳教育學干預結局的文獻,對每篇文獻的結果進行分組和主題歸類。結果共納入11篇文獻。確定的5個主題分別為:既往經歷、信心變化、知識變化、實踐變化以及滿意度和反饋。其中5篇文獻介紹通過執行教育計劃,醫務工作者的知識層面得到提高,但是僅限定在特定的領域;6篇文獻介紹醫務工作者的信心得到改善;然而實踐行為并沒有明顯的改變。結論目前,缺乏相關而有質量的文獻證實遺傳學教育干預措施在初級醫務工作者中的作用。教育措施應該在實踐、信心和知識方面進行評估,以判斷教育措施是否在改善患者遺傳風險評估和適合的管理措施方面發揮顯著作用。
原文見:PANEQUE M,TURCHETTI D,JACKSON L,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erventions to provide genetics education for primary care[J].BMC Fam Pract,2016,17(1):89.Published at http://bmcfampract.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75-016-0483-2.
(本刊編輯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