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自建
加強頂層設計搭建增收平臺
□ 童自建
2012年10月,“兵團促進團場職工多元增收工作現場會”在十師北屯市召開以來,正式拉開了兵團促進職工多元增收三年攻堅行動的序幕,也吹響了師市上下“調結構轉方式,共促職工多元增收”的號角。十師北屯市總工會,通過實施兵團職工自主創業示范項目,引導職工積極主動創業、多元增收,帶動師市團場農牧家庭收入逐年增加,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示范項目實施之初,為確保項目落地后能夠有效、持續、高效發展,十師北屯市總工會成立了總工會主席親自抓,部門成員全員參與,師市范圍八個農牧團場密切配合、協調推進的“示范項目”領導工作小組,對各團場申報的項目逐一核對、現場查看,采取“好中選好、優中選優”的原則,對項目進行嚴格篩選、上報。
自2013年至今,師市總工會共向兵團工會申報職工自主創業示范項目42個、立項36個,其中兵師團三級貼息項目34個,共申請到貸款總額6255萬元,兵團工會全額貼息項目2個,兵師團三級貼息額度達418萬元;2015年師市總工會扶持職工自主創業示范項目3個,貸款總額300萬元并全額貼息,貼息額度21萬元。所有示范項目內職工戶數552戶,輻射帶動職工604戶,職工自營經濟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60%以上。
(一)鞏固傳統優勢項目
十師地處阿勒泰地區屬水、牧草資源相對集中區域,發展畜牧業十分有利。師市總工會對畜牧養殖給予大力扶持。如,2014年示范項目扶持的一八一團惠民養殖合作社--萬頭牛場養殖項目,申請兵團工會貼息項目資金400萬元。該項目積極發揮養殖協會、合作社的作用,使原來散、亂、小的養殖、育肥向規模化發展。現年出欄3200頭(只)牲畜的養殖戶達到55戶。在合作社、協會、示范戶的帶動下規模效益凸現,同時不僅加快了優良品種的引進和改良,也使抵御疫病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為師市穩步推進小畜換大畜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開發特色種養項目
2014年對一八七團北屯豐慶綠色果蔬基地“農超對接”項目進行扶持,350萬元項目貼息資金的注入對剛剛起步的果蔬基地無疑是雪中送炭,該合作社采用“基地+合作社”發展形式,運用現代流通方式改造傳統經營網絡,促進果蔬產品銷售。現合作社每年可收購種植果蔬1000畝,帶動近60戶職工增收致富。
2014年,一八四團綠殼蛋雞養殖示范基地項目申請示范項目,為10個上規模的養殖戶提供100萬元的貼息貸款,項目實施建設當年向市場提供4萬只商品雞、20萬枚綠殼雞蛋的養殖基地,年可獲利40萬元。不僅建立了養殖、技術培訓、檢測和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還帶領周邊百余戶職工群眾養殖致富。
(三)發展現代服務項目
2014年,一八八團水產四連職工申請到兵團職工自主創業示范項目“漁家樂”貼息貸款項目100萬元,為“漁家樂”職工經營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2015年,連隊景區年接待游客近4萬余人。連隊實現戶均收入11.5萬元。
2016年,兵團工會積極調整戰略,把扶持項目向“互聯網+”電子商務類轉型。一八八團職工注冊成立了“絲路盛宴”商貿有限責任公司。這是北屯地區首家集實體經營和網絡銷售為一體的“雙線店”,職工或商家提供產品,店鋪負責銷售,減輕了商家的經營風險,更方便了職工和商家,解決了銷售難的后顧之憂。
通過典型示范戶的樹立,不僅能使廣大職工排除恐懼心里,更能為發展職工自營經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升級改造,規模經營
十師一八四團佳馭修理廠項目是唯一一個連續兩年被兵團職工自主創業示范項目立項的項目,通過連續兩年的項目資金注入,不僅為修理廠更新了維修設施、增加新型車輛及設備零部件的存貨,還解決了團場20余人的就業難題,升級改造后的修理廠建設規模已達到二類汽修標準,各車間年產值可達300萬元,平均利潤較往年上升4萬元。
(二)自主創業,多種經營
楊道會是一八六團的一名普通職工,自2000年就開始在吉木乃口岸做水產生意,2015年,兵團職工自主創業示范項目落戶她的冷庫建設項目,通過示范項目的實施,楊道會依托專業合作化經營,辛勤耕耘,使吉木乃口岸進口冷水魚貿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逐步發展成為吉木乃口岸區唯一一家加工、銷售冷水魚的外貿專業合作組織,帶領全體社員共同致富,為帶動職工多元增收樹立了榜樣,先后被兵團授予屯墾戍邊勞動獎章、師市“多元創收示范戶”。
2012年以來,為鼓勵和扶持職工發展自營經濟,師市總工會籌集資金409萬元,采取還本、免息、無償的辦法,為78戶職工提供兩年期無息借款,扶持職工創收增收。2016年師市工會積極申報爭取兵團工會職工創業創新扶持資金147萬元,計劃扶持餐飲、養殖、電子商務等16個項目,扶持職工25人,覆蓋師市7個農牧團場。同時鼓勵示范戶、協會、合作社和龍頭企業幫扶貧困職工。對帶動困難職工增收的示范戶、各類組織和龍頭企業,按照帶動人數、收入情況等年終予以獎勵。
師市總工會要立足自身優勢、發揮獨特作用,促進職工多元增收工作是兵團開展“雙創”的重要載體和有效結合體。下一階段,以職工多元增收來推進“雙創”,不僅要充分調動職工多元增收的主體作用,通過政策帶人、市場帶人、能力帶人等方式,把職工從身份地這一固化體制、固化思想中解放出來,讓大眾有創業的動力。同時還要在解決職工融資難、創業難的問題上,提供更多的就業創業出路,使大眾創業有機會,萬眾創新有崗位,最終實現農牧工家庭人均收入多元化。□
欄目責編:建新
(作者系時任十師北屯市總工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