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秋棉 劉永紅
25年呵護患病妻子不離不棄
□ 侯秋棉劉永紅
5月12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筆者走進六師新湖農場水管處職工文法的家,剛下班回來的他給郭芳喂完水,又溫柔地幫她穿好外套準備出去曬太陽。“要是沒有文法的精心照顧,我哪能活到今天啊,遇到他是我的幸運。”郭芳一臉幸福地說。
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然而,在新湖農場,卻流傳著一個感人的夫妻恩愛故事。該場水管處58歲的職工文法25年來日日夜夜無微不至照顧身患類風濕的妻子郭芳,用無盡的愛和耐心化解著妻子身體和心靈的痛苦,用愛心延續著妻子的生命。
1987年,在水管處上班的文法,經朋友介紹,認識了郭芳,一年后兩人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并約定相互扶持走完今生。婚后夫妻倆日子甜甜蜜蜜、恩愛有加,妻子把家里的一切大小事務操持得井井有條,每天文法回到家后,看著滿桌可口的飯菜,整潔的房間,家里洋溢著溫馨幸福的生活氣息,讓他十分感動,也同時為擁有這樣一個賢惠的妻子而感到自豪和知足。
然而好景不長,1989年郭芳生下女兒后,月子里不幸患上了類風濕病,開始患病的最初幾年里,妻子勉強還能打理這個家庭。屋漏偏逢連夜雨,2007年,妻子郭芳的一次意外摔傷,使得病情加重,慢慢變得完全不能自理,丈夫文法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從那時起,文法就寸步不離地照顧妻子郭芳,天天陪妻子聊天,喂妻子吃藥,擔當起家庭的家務。為了養家,文法還得繼續工作,單位照顧他給他調整了工作崗位,并為郭芳辦理了低保手續。為了不耽誤工作,文法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買菜做飯,收拾家務,精心照顧妻子起床吃飯,再打理孩子上學。

圖為文法在給妻子郭芳按摩。
別看文法是個大男人,卻心靈手巧,在妻子不能自理后,文法不僅學會了做針線,還能做一手好菜。一個女人能做的家務活,文法樣樣會干,他每天變著花樣給妻子做各種飯菜。妻子郭芳患病后,常常心情不好,文法有空就給妻子講故事、唱小曲兒,逗她開心,雖然妻子嘴上說他瞎折騰,但臉上卻寫滿了幸福。妻子由于體虛愛出汗,不管春夏秋冬,只要躺倒床上,一覺醒來,不僅自己身上的衣服汗透,就連整個被子和身下鋪的床褥都是潮濕的,為了讓妻子睡得舒適,文法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給全身僵硬的妻子換洗衣服,晾曬被褥,把妻兒安頓好再去單位上班。
郭芳是個要強的女人,病后,她時常覺得自己的病拖累了丈夫、拖垮了這個家庭,幾次都想不開,想偷偷地吃老鼠藥、割腕了結生命,好讓丈夫和女兒解脫,但都被細心的文法及時發現了,他心痛地開導她:“這個家如果缺少了你,就不完整了,哪還談得上什么幸福呢?我們都要好好地活下去!”
也許是這個家庭特殊的原因,只有十幾歲的女兒要比她同齡的孩子顯得懂事得多,在學習上她努力勤奮,在生活中她從不與班里的同學攀比,省吃儉用從不亂花一分錢。在父親外出工作的時候,她就擔當起了照顧媽媽、操持家務的重擔,同時還要抓緊時間學習,因為她知道只有好好學習才能讓父母親放心,讓爸爸安心工作。
有一天,看著忙前忙后的文法,妻子心疼地問文法:“你這么操勞,怨不怨我?”文法笑著說:“怨啥?夫妻本應該互相扶持,相濡以沫。如果今天換成是我躺在這床上,你不也得照顧我?牽了你的手,就要一直走下去。”
在文法家的桌子上常年放著火罐,為了能讓妻子少些疼痛,文法隔三差五地就給妻子拔火罐。“照顧病人,要有持久戰的思想,還要有愛心和耐心,只要活著,就有希望。”文法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對妻子郭芳的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細心照顧著妻子。
2014年,借助低保戶補助樓房款的政策,文法一家搬進了新樓房,照顧起郭芳來也方便了很多。
在文法的單位和他所居住的小區,只要提起文法,大家都會翹起大拇指稱贊他:“不容易啊,現在妻子吃、喝、拉、撒都要靠他,他一個人還要上班掙錢養家,這些我們都是看在眼里的。”面對別人的稱贊,文法總是說:“我只是在盡我做丈夫的責任,也是做人的本分。”
看著文法推著郭芳遠去的背影,不禁讓人感慨,25年的真情呵護,25年的相濡以沫,丈夫的這份愛,是平淡樸實、是不離不棄,更是堅持不懈,愛心讓這個家庭處處充滿著溫情。□
欄目責編:磊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