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湖農場工會
發展職工自營經濟促進職工多元增收——十佳團場代表發言材料
□ 新湖農場工會
農場制定了《推動多元增收實施方案和考核辦法》,形成“黨委重視、工會牽頭、各方協作”的工作機制,把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各單位,落實領導責任,納入各單位績效管理重點考核項目,推動職工發展自營經濟,促進職工多元增收全覆蓋。完善“考核獎勵、政策扶持、產業支撐、職工誠信”四大體系,分階段督導考核。
一是農場工會探索創新“四位一體”融資發展模式,聯合發展肉羊產業;二是按照“小額貸款+創業培訓+跟蹤服務”的模式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農場工會的協調下,三年累計發放各類貼息貸款1.2億元支持職工群眾創業,協調貧困職工小額貸款350萬元。三是依托落戶工業園區的金正薯業、中基醬廠、希普生物、中兵控股等企業,幫助職工聯系崗位;利用農閑季節,農場各級工會組織帶領職工外出務工,新民社區三十一連工會帶領64名職工前往寧夏安裝滴灌設施,60多天人均增收1.57萬元。四是大力發展服務業,積極推動商貿、物流、餐飲等服務業發展。3年來,落戶農場中小企業由2012年的15家增加到2015年的76家,流轉身份地開店職工968戶,為農場職工提供了更多就業創業機會。
3年來,在農場黨委的領導下,農場工會積極推動實施“成體系、上規模、帶動強、可持續”的“四進兩化”增收模式。即:進廠打工、進城開店、進場養殖、進棚種菜、全程機械化和專業組織化的職工自營經濟多元增收措施。通過“四進”來引導職工,讓職工在結構調整中拓展增收途徑;通過全程機械化來解放職工,讓職工流轉土地,開辟增收新途徑;通過專業合作社來組織職工,對接市場,推動創業創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是推動原連隊居民區功能轉型??茖W規劃,因地制宜認真做好4個連隊轉型發展,帶領職工發展設施農業、農家樂、食用菌栽培、畜牧養殖等職工易接受的短平快項目,初步形成北蟲草種植、養殖合作社和冷棚種植為特色的多種增收平臺。二是各級工會組織鼓勵職工創辦合作社,形成豐富多樣的創業增收平臺。農工專業合作社由2012年的18家,發展到2015年的81家,社員670人增至3331人,社員年人均增收8000元。眾新農機專業合作社于2015年8月份正式成立,到目前,已投資4500萬元,購置機械設備823臺(架)。合作社2015年發展社員120人,僅秋季機采棉打模、運模這一項,社員人均增收3.5萬元。今年新增社員266人,社員總數達到386人。2016年,山西省總工會、福建省總工會援助10萬元,在合作社建立了職工活動室、職工書屋,配備了投影機、乒乓球桌、辦公桌等設備。合作社在農場工會指導下,積極開展“工人先鋒號”評選活動,在機車組之間開展“安康杯”競賽活動。今年,被師市總工會推薦為兵團工會職工自主創業先進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