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衛文 林 樺
(515000 汕頭市汕頭公證處 廣東 汕頭)
關于遺產繼承中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分析
方衛文 林 樺
(515000 汕頭市汕頭公證處 廣東 汕頭)
在對被繼承人遺產債務進行清償時,不僅要考慮到繼承人的利益,還要將遺產繼承中的債權人利益納入其中。本文即是結合遺產繼承中債權人利益保護制度的相關內涵,針對現行制度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議。
遺產繼承;債權人;利益;保護
在我國現行的《繼承法》中,針對被繼承人遺產債務清償實行的是無條件有限責任繼承制度,該項制度主要體現了以保護繼承人利益為主、債權人利益為輔的制度。不過針對目前有些繼承人法律意識淡薄,利用自己的有利優勢對債權人的利益構成侵犯時,我國就應該進一步對遺產債權人利益的保護制度進行完善,以達到保護遺產繼承中債權人利益的有效保護目的,基于此,本文對相關的內容進行了探討。
所謂遺產繼承中的債權人主要是指在對被繼承人享有債權的基礎上,當繼承正式開始之后,可以要求繼承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權利人。換句話說,遺產繼承中債權人的利益主要是在對被繼承人享有合法債權的基礎之上而要求繼承人清償債務的權益。而關于遺產繼承中債權人依法享有的權益主要包括哪些內容,目前有很多種說法,并不統一。而本文則認為,這些權益主要包括被繼承人生前所欠下合法債務的債權人利益、酌給遺產請求權債權人的利益以及繼承開始之后產生的繼承費用的債權人利益。不過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遺產繼承中債權人的利益存在前提是,雙方存在著合法而且有效的遺產債權債務關系,如果這種債權債務關系是非法的,甚至是在不公平前提下產生的,就得不到法律的認可和保護,更不用說利益保護了。
1.有關遺產范圍的規定不充分
在對被繼承人遺產范圍的界定將和遺產的償債能力以及特定的債權能否實現有著直接的關系,這一項同樣對于遺產繼承中債權人利益保護來說同樣重要。而對我國現行的《繼承法》進行分析后發現,在遺產范圍中僅僅將積極財產列入其內,而對于消極財產卻沒有提及。這就直接導致了繼承人在對其財產權益進行繼承時,不需要承擔相應的償債義務,這方面明顯對遺產的債權人是不利的,也和公平和平等的原則相悖。
2.遺產債務履行的法律手段欠缺
有這么一起案件,張某經營公司不善,向好友李某借款100萬元,然后一年后,張某染病暴亡,其繼承人迅速關閉了公司,并將財產分光。當李某催要借款時,張某繼承人宣稱只繼承了10萬元并同意拿出來償還債務,對于其余的債務則拒絕償還。加上公司財務制度的不健全,財產究竟遺留多少,已經難以查明,這就給債務履行增加了很大的難度,而且如果按照現行的《繼承法》規定,如果僅以10萬元遺產為界限,顯然對李某不公,而一味保護李某利益,也有可能會對張某繼承人的利益造成損害。種種原因,都能夠歸結為我國在遺產債務履行方面的法律手段缺乏有關。
3.遺產規定的相關期限比較模糊
在國外一些發達國家中采用的遺產繼承制度大多數是間接繼承制度,也即是說,當被繼承人死亡之后,財產直接轉由獨立的遺產法定繼承人接受,不存在著選擇接受或者放棄繼承的制度。而在我國的法律中,直接繼承是基本的原則,當被繼承人死亡后,其遺產所有相關的權利以及義務都直接轉交給繼承人,在這種情況下,就帶來了接受和放棄繼承期限模糊的問題。根據我國《繼承法》的相關規定,在遺產正式處理之前,繼承遺產的人才能最終確定,在此之前,要繼承遺產的人一直是不確定的,在這種狀況下,就很容易導致遺產難以有效管理處理、遺產債權債務問題長期難以解決等問題,從而導致遺產糾紛的發生,同時對繼承成本也是一種浪費。
針對我國現行遺產繼承中債權人利益保護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本文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來采取完善的措施。
1.對被繼承人遺產范圍及遺產債權范圍進行明確
一般情況下,被繼承人的遺產主要包括積極和消極財產兩個部分,其中消極財產便是債務等。針對我國現行《繼承法》中規定的遺產范圍主要包括積極財產的問題,使得存在遺產債權人權益難以得到保證的情況,此外,還可以酌情賦予繼承人的繼承選擇權,也即是說,繼承人有權在有限、無限以及放棄之中做出選擇,換句話說,如果繼承人選擇了有限責任繼承的,在繼承正式開始之后,就需要在其繼承的份額范圍之內對遺產的債務進行清償,繼承人個人固有財產和繼承遺產不發生混同,當然,在這種情況下繼承人的權益也不會受到侵犯。
2.對現行的遺產管理制度進行完善
可以針對現行的遺產管理制度進行進一步的完善,首先,對遺產清點造冊制度進行完善,當被繼承人死亡之后,潛在的繼承人是選擇有限責任繼承還是放棄繼承,都應該開始對遺產清點造冊進行制作,否則按照無限責任繼承處理。同時,在遺產清點造冊中還應該對被繼承人的遺產債務范圍、債務狀況等內容進行明確;其次,對遺產管理人進行明確規定,是選擇繼承人直接承擔、還是人民法院或者相關的部門進行管理等進行明確;三是建立遺產的公示催告制度,在繼承正式開始之后,向與遺產相關的人員向法院請求發出公示催告,目的是催促遺產的債權人前來申報債權或者是被繼承人的債務人前來清償債務。
3.完善繼承債權人利益保護的手段
在我國現行的《繼承法》中,雖然明確規定了遺產應首先用于清償被繼承人生前所欠債務以及生前所欠稅款,而對于履行的保障措施卻沒有提及,從而造成在繼承執行中經常出現債權人的利益被繼承人侵害的案件,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增設遺產分配的配套措施,以保障債權人的合法利益。比如,為了保證被繼承人遺產的完整性以及透明性,防止被繼承人的遺產被繼承人惡意支配、占有和應用,應該建立繼承人財產與遺產相分離的“財產分立”制度。
總之,一方面需要我國在立法層面上對遺產繼承中債權人的利益保護制度進行完善,而另一方面對于繼承人來說,其在繼承遺產時享有其應有的權利同時,還應該積極承擔包括遺產債權人債務清償等相應的義務。
[1]徐穎.淺析法定財產繼承中債權人的利益保護[J].法制與社會,2014,01:269-270.
[2]陳沐.論遺產債權人利益保護──從放棄繼承的角度入手[J].金田,2014,05:346-348.
[3]郝樹楷.論繼承法對遺產債權人利益的保護[D].河北大學,2014.
[4]葛耘彤.債權人利益在財產繼承中的保護問題的研究[J].商,2013,2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