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月
(610000 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 成都)
淺議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
魏明月
(610000 西南民族大學 四川 成都)
有限責任公司較強人合性的特征,使股東向股東以外的其他人轉讓股權時,受到比股份公司更多的限制。近年來隨著公司投融資的活躍,公司股權變動也呈現出愈加頻繁復雜的趨勢,在此背景下,《公司法》第七十二條設置的股東優先購買權制度,由于過于原則,造成諸多理解與適用中的分歧。
股權轉讓;特別權利;優先購買權
從法律本質上來講,優先購買權本質上是對出賣人行使所有權的一種限制,主要是對其處分權能的部分限制。它以犧牲出賣人和第三人合法利益為代價,換取對優先購買權人特殊利益的保護。但由于我國現行公司法在立法上過于原則,且缺乏相應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和(二)均未對此作出規定),所以在實踐中存在著較多的爭議,亦使司法缺乏統一性。
1.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權利主體
(1)在轉讓方股東征求意見時發表同意意見的股東。在轉讓方股東征求意見時已經表示同意轉讓的股東,其同意即意味著對優先購買權的放棄,如果該股東在表示同意后又主張優先購買,不僅違反誠實信用,而且對受讓人也有失公平,不利于加速流轉和維護交易安全,因此認為“其他股東”是指在轉讓方股東征求意見時不同意轉讓的股東。這種觀點其實違背了設定優先購買權的目的,從維護公司人合性的考慮出發,即便該股東在被征求意見時同意轉讓,也應肯定其享有優先購買權。
(2)視為同意對外轉讓出資的股東。現行公司法對“視為同意”對外轉讓出資的股東分為了兩類,一類是“在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而視為同意的股東,一類是發表同意意見的股東和“在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而視為同意的股東之和未達到“其他股東過半數”時,明確表示不同意且又不購買而被視為同意轉讓的股東。對于第一類股東,如果其怠于答復征求其同意的意見而最終被視為同意轉讓,公司法已經規定了三十日的期限,如果再賦予其優先購買權,實際上是助長了其通過消極行為而獲得優先購買權的支持,這對于轉讓方股東、受讓方以及其他明確表示同意的股東都是不公平的,因為他們不僅要等待其至少三十日看其作出何種意思表示,而且還要在行使優先購買權時再等待一個“合理的”期限,這實際上喪失了效率和公平。
2.能否部分行使股東優先購買權
對于股東優先購買權能否部分行使,理論與實踐中存有較大爭議。第一種觀點認為,應該允許部分行使股東優先購買權。其理由為:首先,《公司法》并未禁止其他股東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法無禁止即自由;其次,《公司法》規定股東優先購買權,目的是為保證其他股東可以通過優先購買權的行使,實現對公司的控股;第三,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是可分物,法律允許對其分割、部分轉讓。第二種觀點認為,部分行使股東優先購買權,取決于轉讓出資股東。如該股東同意部分轉讓,則可以;反之則不可以。其理由為:首先,法不禁止即自由的解釋規則不適用于帶有“公因素”色彩的《公司法》;其次,未經轉讓股權股東同意,其他股東部分行使優先購買權違背民法中自愿原則;第三,從《合同法》角度看,某個股東提出的轉讓股權數量可視為要約中的主要條款,其他股東只同意購買其中的一部分不是承諾而是反要約,必須經轉讓股權股東同意才能成立。
實踐中,經常出現轉讓股東未將轉讓事項或者轉讓價格通報其他股東,從而導致其他股東無法行使優先購買權的情況,對此,在司法實踐中應區分如下情況予以考慮。
1.股權轉讓經過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但轉讓股東未就轉讓條件告知其他股東,或者實際轉讓價格低于告知的價格條件
對于股權轉讓而言,并非經過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轉讓股東就可以任意轉讓股權而不受任何限制,而是要為其他股東行使優先購買權提供可能性,如告知轉讓條件,給予必要的考慮期限等。如果轉讓股東未履行上述義務或者不適當地履行上述義務,將導致其他股東的優先購買權事實上被架空,就會嚴重損害其他股東的合法權利。此時,應該賦予其他股東撤銷權,但這種撤銷權的行使應該是有條件的,即請求撤銷的股東應以被撤銷的股權轉讓合同中的轉讓條件或者實際的股權轉讓條件購買該股權,否則不應得到支持。未申請撤銷的其他股東也主張購買該股權的,按照《公司法》第七十二條第三款處理。
2.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而轉讓股權
根據本文分析,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的規定并非是實質性障礙,而僅具有程序意義,因此,未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轉讓股權的,所侵犯的仍然是股東的優先購買權,其他股東有權請求法院撤銷股權轉讓合同。但是,請求撤銷的股東是否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轉讓價格如何約定?有的觀點認為,請求撤銷的股東應當收購該轉讓的股權,但收購價格并非是股權轉讓協議約定的價格,而應當由雙方協商確定。有的觀點則認為,是否同時提出購買請求取決于股東的選擇,且如果請求撤銷之股東同時提出購買,除非出讓股東與購買股東另有相反約定,應當以被撤銷的股權轉讓合同約定的價格為準。
綜上所述,由于立法上的原則性和實踐的多樣性之間存在著矛盾,所以在實踐中必然會產生一些爭議,對于本文探討的保護股東的優先購買權而言,在立法和司法中出臺相應的司法解釋之前,我建議,股東可以在制定公司章程時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對股權轉讓制定更為詳盡、有效的約定,并在發生股權對股東以外的人轉讓時嚴格依照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的規定進行,以盡可能地減少爭議,從而提高交易的效率和安全。
[1]齊奇.《公司法疑難問題解析》,法律出版社,2006年2月版,第82頁
[2]王欣新,趙芬萍.《三論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法律問題》,2003年5月9日,人民法院網
[3]高國華.《股東優先權涉訴問題研究》,2004年6月29日,人民法院網
[4]王欣新,趙芬萍.《再談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法律問題》,2002年7月19日《人民法院報》理論專版
[5]洪流.《談有限責任公司股東的優先購買權》,人民法院網
魏明月(1993~),女,漢族,新疆人,四川省成都市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2014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