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強
(430212 武漢東湖學院 湖北 武漢)
論顯失公正的行政行為的界定和處理
周文強
(430212 武漢東湖學院 湖北 武漢)
《行政訴訟法》賦予人民法院對行政機關處罰的變更權,這是我國行政訴訟制度中確立的一定限度的司法變更權的惟一規定?!缎姓V訟法》規定:“行政處罰顯失正的,可以判決變更。”也就是說,只有行政處罰被認為顯失公正的情況下才能適用司法變更權。這是人民法院審查不適當的具體行政行為的法律依據。但是,對不 適當的具體行政行為的研究,至今尚未引起我國行政法學界的高度重視。筆者認為,不解決這一理論問題,將有礙于我國行政訴訟法制的完善和行政訴訟法的實施。
顯失公正;行政行為;界定;處理
顯失公正的合同是指一方在緊迫或缺乏經驗的情況下而訂立的明顯對自己有重大不利的合同。顯失公正的合同往往是當事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極不對等,經濟利益上不平衡,因而違反了公平合理原則。設置顯失公正制度的目的,在于保證合同雙方在完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完成交易行為,督促人們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訂立和履行合同,同時賦予交易中遭受損害一方以變更或撤銷合同的請求權,以維護交易的公正性。顯失公正原則并不是對合同自由的否定,而是對不能體現當事人真意的形式自由加以限制,以最大限度地體現真正的實質意義上的合同自由。而如何在確保契約自由與維護合同正義之間尋求一種平衡,即保證合同正義,又維護合同自由,在契約自由體制下維護契約正義,則正是契約自由原則正確適用的關鍵。
行政行為原則上自告知之時起發生法律效力,但在附款有規定時自規定之時起生效。受領之時生效和即時生效的規則,是不能成立的。行政行為公定力、確定力、拘束力和執行力的發生時間,一般為告知之時。
行政行為的特征是:
(1)行政行為是執行法律的行為,任何行政行為均須有法律根據,具有從屬法律性,沒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或授權,行政主體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為。
(2)行政主體在實施行政行為時具有單方意志性,不必與行政相對方協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即使是在行政合同行為中,在行政合同的締結、變更、解除與履行等諸方面,行政主體均具有與民事合同不同的單方意志性。
行政行為顯失公正在行政法學理論中可以有三個分析范疇。第一個分析范疇存在于行政法基本原則理論之中。我們知道,在行政法原則理論中有一個行政合理性原則,所謂行政合理性原則是指行政主體在行政執法中若某種行政管理行為和行政執法行為存在相對能夠進行裁量的余地,此時,行政主體必須公正地作出裁量,選擇最大限度的行政合理性,若行政主體選擇了不太合理的處置方式就可以視為是顯失公正。第二個分析范疇存在于行政行為理論之中。在行政行為理論中,人們對行政行為設置了諸多構成要件,當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在法律規定的構成要件之中為之就是合法行為,行政主體沒有依法定要件為行政行為的就是違法行為。而當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要件都比較符合法律規定的形式要件,但行政行為的內容有一定瑕疵時,就可以將這個有瑕疵的行政行為視為顯失公正的行政行為,也就是說,其對行政行為顯失公正的分析是從行政行為理論入手并以行政行為理論而告終結的。第三個分析范疇是行政行為進入司法審查狀態的范疇,即行政行為進入行政訴訟階段的分析進路。在司法機關對行政行為進行司法審查時,一般情況下其只能作出行政行為合法與非法的判決,即只能判定行政行為的正確與否,而不能說一個行政行為部分正確部分錯誤。但是,依行政行為顯失公正的審查范圍,司法機關能夠作出行政行為雖不構成違法但欠妥當的司法認定。換言之,只有在司法審查的狀態下,行政行為顯失公正的論題才是存在的。由于我國行政行為顯失公正是由《行政訴訟法》規定的,目前我國學者的分析范疇基本上都存在于第三個范疇之中。筆者認為,行政行為顯失公正并不單單是一個法律制度問題,更是一個行政法學理論問題。作為一個理論其就必須放置于法理學乃至于法哲學的角度進行分析,上述范疇中的任何一個分析進路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有些法律、法規由于要照顧到全國或者某地區復雜的情況,不可能規定得十分細致,給予行政機關自由裁量的幅度相當大。如果認為凡幅度內的處罰均屬合法,那么出現處罰畸輕畸重損害社會和個人利益的情況人民法院就無能為力了。有的法律、法規規定的幅度很寬,有些只規定可以處罰,連法定幅度都沒有規定。根據這兩種情況,行政機關在執法中有可能發生畸輕畸重、嚴重損害社會和個人利益的情況,因此規定顯失公正為違法并可由人民法院進行裁判十分必要。
對顯失公正的行政行為,依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變更,也就是說,人民法院可以判決撤銷或者判決行政機關改變,也可以作出判決代替行政機關原處罰決定而直接對原告生效。顯失公正是人民法院惟一可以判決變更具體行政行為的一種情況,給予人民法院這個變更權的目的有二:一是減少不必要的行政程序,人民法院如不直接變更,行政機關還得作一次行政決定;二是減少循環訴訟。比如人民法院撤銷了行政行為,行政機關重新作決定,而原告仍不服,又起訴。
人民法院在審理所謂顯失公正的行政行為時,應當劃清畸輕畸重顯失公正與偏輕偏重的界限,畸輕畸重顯失公正是應當糾正的,而對于偏輕偏重,法院應當判決維持。
[1]余凌云.行政訴訟上顯失公正與變更判決[J].法商研究.2005(5)
[2]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M].三民書局1996年版
周文強(1996~),男,甘肅隴南人,武漢東湖學院文法學院本科在讀。